其他

2018-06-01

本以为5月28日又是一个稀松平常的周一。


但一大早,我就被同事急促的电话惊醒:

“你老家松原地震了,5.7级!”


我的大脑瞬间一片空白,伴随而来的是震惊与恐慌。汶川地震让我对地震的记忆刻骨铭心,也对地震充满恐惧。


对于从小在美丽的松花江畔长大的我而言,家乡松原保留了我最纯真的记忆和深切的思恋。而此时,汶川地震的画面不断出现在我眼前,最令我焦急万分的是,家人亲朋大都在松原。


我第一时间打电话回家,母亲在电话那头表示:“影响不大,家里人都挺好,不要担心,在外注意身体。”虽然母亲报平安让我紧绷的神经得到缓解,但作为松原人,我依然急切地了解家乡地震的第一手信息,并不断为家乡祈祷。


01

快手上的真实还原“现场感”的历历在目

相关的新闻报道仍在持续跟进中。


从这些媒体报道中,我了解到,虽然此次地震人们比较恐慌,但地震损害比较小,且后续危险性较低。


与这些报道相比,我更关心的是,现场到底如何,我的家乡松原经历了什么?正在经历什么?


可遗憾的是,从媒体报道中,我很难找到满意的答案。


直到有人在群里发了一个快手链接,才得以让家乡“原景重现”:



28日凌晨


男女老少们衣衫不整的奔逃到户外、


不少人驾车狂奔出逃


室内电灯摇摆不定

也有人呼呼大睡的现场景象



更多的地震场景不断出现在快手上,我发现情况看起来还不算太糟糕,也正是这些原创视频,让我紧张的情绪真正开始得到舒缓。



虽然快手上的松原看上去还算乐观,但随着更多的松原短视频被推送至我的发现首页,我意识到情况似乎开始变得严峻



震后

冰雹、龙卷风等极端天气开始陆续出现:


巨大的冰雹在地上堆积起来

甚至砸伤行人的头


灰暗的龙卷风卷起尘土呼啸而过

瓦片在天上飘


仿佛世界末日即将来临的恐怖景象。



更有不少松原当地网友,完整记录了地震、冰雹到龙卷风的整个所见过程。


随着更多同类型不同角度短视频的不断推送,一个更加全面更加真实的松原开始呈现在我眼前:



虽然震级不高

倒塌的房屋 开裂的地面

稻田地涌出的泥浆等画面历历在目


许多网友评论表示现场好可怕

并号召大家协同互助、珍惜生命

此情此景,如此震撼

又如此感同身受


而这一切,都是文字与照片难以企及的


02





短视频正在改变新闻传播规律

在本次松原事件上,快手做到了比新闻更快更直观,但作为媒体人,出于职业习惯,我陷入了反思。


当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新的媒介平台正在展现出强大的新闻制造能力。在重大事件上,短视频的快速普及再次改变了新闻传播规律——在记者尚未到来之前,信息已经被记录与传递。由于拥有大量的第一手素材,有相当多的媒体甚至将快手作为高效的新闻源之一。其在突发事件的全景报道上,为新闻带来的巨大现场感上,已经能够和微博相提并论,甚至犹有过之。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快手第一次展示其对重大事件的记录能力:



4月27至28日,快手记录了北斗卫星在高空变轨划出的漂亮曲线;


5月14日,快手再次记录下69岁无腿勇士夏伯渝成功登顶珠峰的激动瞬间;


5月16日,网友在快手上拍摄下甘肃岷县罕见大暴雨和大冰雹惊险全程;


......




无论是自然事件还是社会热点,快手俨然凸显出短视频在新闻报道和传播中的巨大优势:及时性和现场感。




除此之外,快手出色的互动功能也吸引了许多网友积极发言,社交属性相比微博毫不逊色,可以预见,其未来将成为网络舆论的新重要风向标。

03


给予未来的启示


正是源于短视频本身的真实性,其带来的积极意义还有很多。


在传播层面上,用户成为新闻见证者和亲历者,这些来自于网友的多样化第一手资料,呈现出更加客观与公允的信源,这样就避免了信息在转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遗漏与误读,很大程度上遏制了网络谣言的发酵与蔓延,还事实以真相。


在科研层面上,大批量、多角度的地震短视频素材,结合大数据分析,可以极好地为此次地震进行损失评估,并为地震规律等研究提供了完善的宝贵资料。


作为记录与分享的平台,快手不仅记录了每一个平凡人的点滴生活,也记录了一帧帧不平凡的精彩瞬间。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短视频技术的不断升级,未来以快手为首的短视频平台,将真正实现“取之于民,造福于民”。

 

撰文:张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