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师危秋洁离开一周年:生命定格26岁,微博成陌生人“树洞”
去年7月18日,福建女教师危秋洁独自前往日本北海道旅行。旅途过半,她却不知所踪,最终魂断异乡,留下谜团无数。
一年过去,她曾任教的小学,“猴孩子们”又长大一岁,秋天就要升入五年级;校长向南都记者谈起她,仍难以相信,那个开朗优秀的女孩永远离开的事实。
她的家人逐渐回归日常生活,疼痛缓解,伤痕仍在;好友陆续成家、生子、换工作,步入人生的新阶段。
她的微博永无更新,却仍有网友不断留言,成为陌生人倾诉心事的“树洞”……
时间从不停留。唯有危秋洁,永远定格在26岁。
去年7月,危秋洁在北海道旅行。
迷途
去年7月18日,危秋洁搭乘天津飞往函馆的航班,独自开启北海道之旅。
为了这场原定8天7晚的旅行,她花费数月,做了详尽攻略——除提前订好酒店机票,安排好每日行程,她连巴士发车间隔和要吃哪些甜品都仔细标注。
最初4天,危秋洁按计划游览了函馆山、洞爷湖、小樽和美瑛,并在微博分享沿途美景与感触。
7月22日,她离开札幌的民宿后突然改变既定行程,前往约300公里外的阿寒湖温泉,并留宿一晚。次日,她与家人朋友断了联系,不知所踪。
危秋洁的失联,成为彼时中日两国政府和民间都在关注的谜团。日本警方将搜寻范围扩大至北海道全境,对景区、酒店、车站等公共场所重点搜寻,依然难觅其行踪。
直至8月27日,她的遗体在北海道钏路市桂恋海滩被发现。司法解剖结果显示,死因为溺水,推断死亡时间约1个月。
9月6日,漂泊已久的危秋洁魂归故里,骨灰在家乡下葬。
一些惦念她的网友曾前去致哀。当时尚在广东河源打工的阿辉就是其中之一。
时隔近一年,提起往事,阿辉仍颇有感触,“虽然我们不认识,但还是觉得挺难过。26岁的女孩,说没就没了。”
阿辉告诉南都记者,他和危秋洁都生于1990年,危秋洁是福建邵武人,他是江西抚州黎川县人,两地毗邻。或许是这种亲近感,阿辉得知她失联后,格外关注。“那段时间天天搜索她的消息,盼她能早日回家。”
危秋洁归乡后,阿辉决定去拜祭。百度“危秋洁”吧一位深圳吧友听闻也愿同行,还有网友发了200元红包给他,请他代买一束鲜花,致以哀思。
危秋洁沉睡在故乡小镇的公墓,具体地址是阿辉从她朋友那里问到的。那是闽西北的一个古镇,距邵武约1小时车程,因保留了完整的古街巷和诸多古民居建筑而闻名。
9月17日一早,阿辉和深圳网友抵达公墓。他们提前一天在邵武买了一束纯白的百合和菊花,用素色包装纸扎好;香、烛、黄纸则是当天到镇上才买的,“这些不能提前买,带到旅馆会让老板觉得不吉利。”阿辉说。
公墓不大,共有四五十块墓碑。危秋洁的墓碑是以弟弟名义立的。上面有张照片,她手捧鲜花,浅浅一笑——那是去年旅行前,她为朋友当伴娘,在婚礼上拿到新娘捧花的留念。她失联后,这张照片曾一度被放进寻人启事。
阿辉为她点燃香烛,烧了黄纸。他想说点什么,可作为陌生人,也只能大概讲讲网友对她的关注与关心。之后,他们按当地风俗点燃一串鞭炮,离开,不再回头。
“尘归尘,土归土。”阿辉感慨。
去年旅行前,危秋洁曾参加好友婚礼。
伤痕
这场戛然而止的旅行,原本或许是危秋洁送给自己的礼物。
旅行前的一整年,她一直在为成为小学教师而努力。
2016年9月1日,危秋洁在福建邵武市实验小学新天地分校开始了为期一学年的教学实习。在那里,她分别教三年级语文和六年级英语,各带一个班。
校长郑伙亮告诉南都记者,小危老师阳光开朗,有学识有修养,“在教学上很有激情,孩子们都很喜欢她。”
那段时间,危秋洁常在微博分享学生的趣事,有网友在微博推荐日本绘本作家佐野洋子的《活了100万次的猫》,她转发说,“要给我班的猴孩子们看”。
教学实习的同时,危秋洁也在认真备考。去年1月,她拿到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4月参加的福建省中小学幼儿园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也顺利通过,6月底,邵武市教育局为她出具了调档函。
时隔一年再谈及小危老师,郑伙亮仍难以相信她的猝然离去。“她是个非常优秀的女孩,马上就要入编却离开了,太可惜了。”
郑伙亮不仅是她的前领导,他的妻子还曾是危秋洁读小学时的老师。他们夫妇与危秋洁家住在同一个小区,几乎是看着她长大。“她在我妻子班上一直当班长,无论是学习还是为人处世,都很出色。”郑伙亮对南都记者说。
就在危秋洁赴日前几天,郑伙亮夫妇曾受邀与危秋洁及其父母、亲戚一起吃饭,庆祝她被成功录取,即将成为一名有编制的小学语文老师。
郑伙亮说,那时大家都很高兴,觉得危秋洁真幸运——2017年邵武市共招聘小学语文教师25名,危秋洁排第26名,但因第7名后来主动放弃拟录取资格,她幸运获得递补入围,并于7月1日通过了新任教师体检。
“如果她没走,现在一定是个优秀的老师了。可惜啊。”郑伙亮说。
一切成谜。没人知道,危秋洁为什么会中途改变行程,那之后又发生了什么。
据日本媒体报道,在危秋洁留在札幌民宿的行李中,留有一封“告别信”,夹在她喜欢的村上春树随笔集里。信中,她写道:“对不起,这是离别的信。虽然活了27年,但已经努力不下去了。如果我不在了,请大家不要难过。我将会变成星星守护着大家。我从心里爱着大家。”
只是她已无从知晓,深爱的父母为此承受了什么。母亲因伤心欲绝,在她离开后曾一度闭门不出;赴日找寻无果,最终捧回女儿骨灰的父亲,也只是在故作坚强。
一年来,郑伙亮在小区里碰到危秋洁父母几次,“我们只是点头问好,没有谈及其他,也不敢多说什么,怕触及伤疤。”
毕竟,时间能缓解疼痛,却难以抚平伤痕。
危秋洁曾任教的小学校长说,小危老师阳光开朗,孩子们都很喜欢她。
停滞
危秋洁离开近一年后,好友小希还是没能在心里对她正式说再见。她总在她的梦里出现,笑容真实。
“不知道为什么,我想起她总是那时候她笑得很开心的样子,她不开心的样子我都快记不起来了。”小希说。
危秋洁失联的消息,最初正是几位好友在网络发布的。旅行开始后,她每天都在微信群里和好友们聊天,提议“组团出来玩”,说“iPad比手机好用多了,尤其是看地图的时候”……后来发生的一切,毫无征兆。
在好友面前,危秋洁常自称“危仔”或“老子”,他们则喊她“大脸”、“脸子”。他们会分享喜欢的音乐、书、食物,也常在微博上互相打趣吐槽。
危秋洁离开后,小希每次听到好听的歌,仍会想着她是否会喜欢。“还好,有很多音乐陪着我想念你,你在旋律里,在记忆里。”
好友阿苏还记得,危秋洁喜欢英国乐队Coldplay。她曾在微博说,有生之年一定要去听一次现场。
阿苏曾送她一盘Coldplay的专辑《Viva La Vida(生命万岁)》。
在她离开后,他重买了这张专辑,其中一首《42》总在脑海中萦绕:“逝者并未远去,我将永远铭记”,“生命如此短暂,我确信,它在另一个世界会得以延续。”
那首歌名取自科幻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书中,42是“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终极答案”。
阿苏始终不相信,她的生命会这样终结。他疑惑,“这么多年我认识的她,也许只是从我的角度看到和接触的她,她是否还有不为人知的世界?”
没人知道那个终极答案。
好友小晔清楚地记得,危秋洁启程的日期是7月18日。一年已经过去了。她在微博感慨,“这一年里我们失去了一个好朋友,但一个有趣的灵魂因此被更多人关注。相信这一年有很多事情发生,渴望战斗的人依旧勇敢坚强,而盼望解脱的人也该获得平静了。”
好友小旭对南都记者说,“逝者已逝,我尊重她的选择,就让往事随风吧。”
时间从不停留,生活总要继续。这一年,好友们又成长了一岁,陆续结婚、生子、换新工作,步入人生的新阶段……
唯有危秋洁,永远停留在26岁。
树洞
危秋洁的微博永远不再更新,但仍不断有新的留言。还有许多陌生人没有忘记她。
去年7月21日,危秋洁发布了最后一条微博,配图是她在旅途中拍摄的照片,北海道的花田与山丘,憨厚的羊驼,以及她轻嗅花香的侧颜。
那条微博下,如今已有近2万条评论,从危秋洁失联的那一天起,网友的留言从未中断。她此前记录生活,分享电影、音乐和书的微博,也不时收到回复。
危秋洁发布的最后一条微博,已有近2万评论。
一年过去,危秋洁的微博评论区,就像一片隐秘疆土,惦念她的、有烦恼的、感到孤独的陌生人们总在那里集结。
他们会告诉她,时间的流动,季节的变化——
“广州已经秋天了,好冷”;
“冬天了,过得还好吗”;
“早安,下雪了”;
“今天刮了很大的风”;
“这个春天花开得更美,可惜你不在了”;
“花开了,叶绿了,风暖了,人多了,你在天上还好吗?”;
“姑娘,已经立夏了”;
……
他们会告诉她,她曾喜欢的那些美剧、电影、音乐都有了新的消息——
“(《权力的游戏》)第七季这周结束了啊小姐姐,第八季听说要等两年呢,希望你有自己的方式知道剧情”;
“你喜欢的《怪奇物语2》已经可以看了,但是没有1好看”;
“孙燕姿出新专辑了,你在天上能听到吗?”
……
更多时候,他们会像向对老朋友那样,不断倾诉着生活的艰辛与疲惫,烦恼与忧愁,向她抛出一个又一个难解的问题。
危秋洁无法作答。留言的陌生人之间,有时会彼此鼓励安慰,抱团取暖。
一则留言说,“小危危,我很没用,坚持不下去了”。很快有网友回复,“每个人都有别人所不具备的独特天赋,当你找到它时,你就不会再这么想了。”
一个“工作不顺、感情也不顺”的女生,忍不住倾诉“压力太大了,人生,真的没有意思。”几名网友给她打气,“换个方向努力也许可以,人生不是一条路到底的”,“加油,陌生人”。
一年过去,危秋洁的微博评论区渐渐变成一个“树洞”,留言者们自顾自地说着那些或许对亲近的人难以启齿的隐秘心事,彼此心照不宣。
“人只有和陌生人才能真正倾诉心声。”一个留言者说。
南方都市报(nddaily)原创报道
南都记者 刘苗
* 南方都市报(nddaily)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星+置顶南方都市报
一秒找到南都君
▼
中国姐妹在日遇害被抛尸,辩方称二人活着进旅行箱,法院不判死刑理由是…
男婴被100℃水烫伤!妈妈的急救医生都点赞:当时全家都反对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