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大爷捐50万给武汉,奶奶捐20万!网友:不要收老人的钱


老大爷扔下50万要捐给武汉、87岁奶奶捐20万毕生积蓄、七旬拾荒阿婆捐钱遭拒大哭……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至今,江苏、成都、重庆等多个地区都出现为支援抗疫而捐出自己多年积蓄的老人,他们有的可能并不富裕,许多甚至生活相当清贫。


然而网友开始担忧,在收获感动和赞美之后,这些老人的生活该如何继续?“不要收这些老人的钱”,网友们疾呼。


对于老人“倾家荡产”式捐赠,有学者向南都记者表示,这种“牺牲自我”的捐赠方式不应提倡。他指出,慈善捐赠是权利,老人也有捐款的权利,相关组织机构没有“拒绝的义务”,但应尽到告知的义务,“告诉他们这样的捐赠意味着什么,是否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影响等等,这主要是慈善机构的职业伦理问题”。


87岁独居奶奶捐出20万毕生积蓄


2月10日上午,在重庆市某街道社区便民服务中心,87岁奶奶倪素英拎来一袋现金,一共20万,这是她积攒30多年的积蓄。老人说国家有难,不能做旁观者,“我年纪大了要钱也没用,就想把这20万元全捐了”。


20万积蓄的87岁奶奶倪素英


人们得知,这位老人多年来一直独居,租住在一个老旧门市内,平时摆摊卖小百货来补贴家用。这笔钱是她一分一毛攒下来的。


疫情期间,老人倾囊捐赠的案例并不少。南都记者注意到,近日仅媒体报道的类似案例就已经有多个。


1月30日,在四川成都市双流区彭镇政府值班大厅,68岁环卫工大爷李学明放下一个装有10071元的袋子后迅速离开,离开时说把钱留给武汉。后来被记者找到时,他说这相当于他一年的收入,包括一年的养老金、土地流转租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


2月2日,在江苏江阴周庄镇东林村村委会,73岁徐阿婆要拿出自己辛苦捡垃圾攒来的9000元钱,说要捐给武汉,结果遭拒而大哭。当天下午,徐阿婆又来到村委会,再次拿出1000元凑足了10000元。面对阿婆的再三坚持,村委会最后只好决定收下这笔钱,代其捐给武汉,实现她的愿望。



2月8日,在江苏常州高新区管委会,一位老大爷搬来一个箱子,说要捐给武汉。他将箱子放下后急匆匆就走了。工作人员惊讶地发现,箱子里面是整齐包装好的一沓一沓的百元大钞,一共是50万元。他还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希望能早日送到武汉,共渡难关,武汉加油”。


老人“倾家荡产”式捐赠令网友担忧


南都记者注意到,各地老人为抗击疫情而捐款的案例还有很多,这些捐款少则几千,多则几十万。老人的事迹给疫情中的人们带来一丝丝温暖,网友不禁感叹,这些老人单纯又善良,有着朴素的爱国情怀,也更愿意自我牺牲。


然而,也有网友认为,这些老人本身就属于弱势群体,他们是独居老人、退休工人,是环卫工人、街头摆摊的小贩,他们并不富裕,甚至可以说相当贫困。这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善款,往往是他们省吃俭用几年甚至几十年积攒下来的。



“这些都是压箱底儿的存款,是用来养老送终的,用来应急的,现在都捐了,以后生病了怎么办?养老怎么办?”有网友说。


“我们现在真的需要这些底层小人物的牺牲吗?”有人提出质疑说,当前全国抗疫缺的不是钱,而是医疗物资。这些老人的捐赠对抗疫的帮助微乎其微,然而他们却牺牲了自己此前几年几十年的辛勤成果,以及以后的养老生活保障,这种牺牲并不值得。


“我们应该倡导力所能及的公益,而不是‘倾家荡产’的慈善。”有网友评论。


许多网友也指责收款机构,“收款的时候良心不会痛吗?”网友们认为,收款机构应该拒绝这些老人的捐赠:“真心希望各大公益组织放过这些老人的捐款吧”。 


学者:

收款机构应尽到告知义务

部分“冲动型”捐赠可退还


网友认为,慈善机构应拒绝接受这些老人的捐赠,即“心意领,钱拒收”。


不过,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公益慈善与非营利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马剑银告诉南都记者,让慈善机构拒收老人捐款不妥,“捐赠是权利,是自愿的,老人也有权利捐款,而且慈善组织和工作人员也没有‘拒绝义务’”。


不过,他认为慈善组织等收款机构在接受捐赠时,应尽到告知的义务,尤其是当老年人等一些特殊的群体进行大额捐赠之时。


“尽到告知义务很重要,这种告知义务应该是实质的,而不是形式上的,也就是不能说拿出一张格式的纸让他们看看就行,而是要详细询问、鉴别,告诉他们这样的捐赠意味着什么,是否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影响等等,这主要是慈善机构的职业伦理问题。”他说。


在接受捐赠时,慈善机构应如何鉴别捐赠人的能力?马剑银认为,一方面这需要慈善组织工作人员的“眼力劲”,也就是工作人员相应的能力与意识;同时,此次疫情期间许多老年人的捐赠都可以算是大额捐款了,而对于大额捐款,慈善组织应该专门有人对捐赠人进行“管理”,要有信息了解的相应渠道,有定期反馈等一系列的制度。


“如果发现对方的捐赠有超出自己能力的可能,就要有相应的‘预警’机制,这虽然不是法律要求,但是慈善的职业伦理要求。”他说。


南都记者注意到,实际上,接收老年人善款的多数并不是慈善组织,而是当地派出所、街道办、居委会、村委会。马剑银指出,这些机构虽然不是慈善组织,但同样也应该有慈善伦理的意识,对类似情况的捐赠者,要尽可能尽到告知的义务。


马剑银认为,有的老年人激情型、冲动型的捐赠,事后可能会严重影响其个人生活。这种情况下,如果当事人要求,慈善机构是可以退回相应善款的。“我们不应提倡、鼓励这种牺牲自我的捐赠方式,媒体更不要炒作。”他说。


南方都市报(nddaily)报道

南都记者 胡明山 实习生 陈莉红


南都民调

▊  疫情期间公众工作生活状态调查


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不少人开启了在家办公/网络上课的状态。这对你的工作/学习效率有影响吗?这段时间你的生活作息是怎么样的呢?南都民调中心为此发起网络调查,希望了解你的复工/复学状态!戳链接参与调查




▊  疫情期间公众情绪和心理状况调查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持续,不少市民对相关信息十分关注,情绪也随之波动。你最近的心情还好吗?南都民调中心为此发起公众心理状况调查,希望帮助大家了解自己目前的心理健康情况。问卷填写完成后,你可以立即查看自评分数及结果,知晓自己的心理状况。戳链接,一起来自测一下吧!


* 南方都市报(nddaily)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南都君特选(戳下方标题)

钟南山回应“新冠肺炎潜伏期最长24天”


别在小区入口搭“消毒屋”了,不靠谱!专家:有害


31例确诊患者与一百货大楼有关!近万人隔离


儿童读物称果子狸肉是“山珍”,武汉大学出版社回应


广东新增确诊42例,出院人数创新高


简单粗暴防控不是硬核,是懒政 | 南都评论


最近超市里买菜的都是男的?网友们忍不住了


点个“在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