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新冠疫情告急,全国医疗力量紧急集结。从1月24日除夕夜,作为国家派向湖北第一批医疗队之一,50天来,广东共向武汉、荆州、宜昌等地派出共26批医疗队,共计2484人,他们来自全省21个地市、272家医院或机构。
春天如约而至,局势初步稳定,3月17日起,四万余名“最美逆行者”启程回家。广东医疗队员陆续返粤之际,南方都市报(nddaily)特别推出广东医疗队系列盘点,记下广东医疗队每一个闪亮的名字,向你们致敬,迎你们回家。
3月20日
东莞第二、第三批队员
分别从武汉、荆州两地撤离
乘坐高铁专列返粤
3月22日
大年初四就出发湖北的
第一批医疗队也安全抵莞
【南都N视频 | 东莞医疗队员回莞】采写/视频:南都记者 黄馨莹 黄慧萍 刘媚赴鄂医护奋战前线
东莞人民也在家乡为他们打气
一个多月来
南都记者拍摄的“最美逆行者”海报
出现在东莞地铁2号线、全市公交
东莞市区、各镇街
众多写字楼、街头的LED屏幕上
更特别的是
这些海报也在许多医院的电子屏上滚动播放
【南都N视频 | 最美逆行者海报点亮东莞】
东莞市民纷纷竖起大拇指
向东莞最美逆行者们致敬
一班任务4小时,看似不长,但由于防护措施必须做到最严格,因此每一个班下来了,大家脸上、鼻梁上都留下了口罩的压痕。邵汉权大概统计过,一个班下来,要搓手接近100次,有些医护人员的手都搓出了伤痕。
02 / 第一次成为战士,一想到这些日子就忍不住哭马上就要离开武汉了。在这几天等待的日子里,想了很多,有很多想说的,可是又觉得自己忍不住会落泪。五十多天的时间里,战友情,亲情,爱情……小情大爱都展现的淋漓尽致。我觉得自己是个控制不住感情的人,泪点特别低。这么多年了,每一次的国家大事,都是从电视、新闻、媒体那里看到,都有关注。可是,这次的抗击新冠疫情,我第一次有幸,能够成为一名战士。即将离别武汉了,作为一个从小在黄河岸边,喝着母亲河的水长大的河南人,一名新莞人,我们带着广东东莞人民的深情厚谊来到武汉,我也深爱着这片我战斗过的土地,我也想再回来看看伤愈的武汉,樱花漫天的武汉。
王雨晴从初中到大学,都一直生活在湖北,这个地方有王雨晴的家人、朋友、同学。湖北对于王雨晴来说,不仅是疫情重区,还是她的第二个家乡。所以,当接到号召的时候,王雨晴义不容辞就报名参与了。因为太危险了,妈妈在电话里的声音都是哭腔,但还是尊重王雨晴的决定。
非典时林俏伶还只是个被保护的孩子,而这次,她来保护大家了。支援的日子转一天天过去,林俏伶说,脸上深深的压痕也已经看习惯了。95后的林俏伶是第二批驰援湖北的医疗队年龄最小的队员。当得知她要去一线支援时,身边的家人、朋友都比她还要紧张。“治病救人是我们每天都要做的事,如果我们都慌了,其他人会更慌。”林俏伶说。“我想喝奶茶!”当问到回到东莞最想做的事情时,林俏伶说太想念奶茶了。她说,虽然在湖北的伙食很不错,都被照顾得很好,但就差了奶茶,希望能快点喝到。
在病区,罗良的角色除了护士,还是别人的女儿、孙女……“她还会主动给咳嗽的奶奶做耳穴埋豆,也会鼓励大家一起练八段锦。”罗良每次值夜班,回去休息都到第二天凌晨了。每晚她想得最多的就是,希望明天接班时,患者总人数有所减少,“希望疫情赶紧过去,大家健健康康的。”
离开家五十多天了,我可以回去当个铲屎官看看我家的喵、遛遛我家的狗子了,就是不晓得在我离家这段时间,这俩小家伙有没有把我家给拆了,哈哈。我在武汉的这段时间,远在江西的爸爸妈妈都非常担心我,每天都要询问我在武汉的情况,如果两天没有和我视频他们就会很着急。今天即将踏上回去的征程,爸爸妈妈终于可以放下心里的重担,踏实地睡个好觉了。然后,我心里还有浓浓的不舍,不舍一起奋战过50多天的战友们,有些虽然叫不上名字,可是听到声音就觉得很熟悉。平常我们上班包的严实,也看不到彼此的样貌,都是靠听声音辨人的……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们即将分离,希望明年有机会一起来武汉看樱花!
面对“出征”,王浩毅然将自己的头发剃光。王浩认为,自己是医护人员,没有退缩的理由。让王浩难忘的是,在第一次上传染病隔离病房的班时,他碰到一名同行患者,这名护士跟王浩说,希望自己早日康复,同样投身救治中
2月14日情人节当天,周明和女友分别在武汉和东莞的隔离房中忙碌着。而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周明托同事帮忙订花,并将花和求婚卡片送到了女友的手上。面对相隔千里的求婚,周明的女友这么回复——“你的归期,就是我们的婚期”。
2月22日,监护室病人少了,病情也都平稳下来。在晚饭过后,王兵华陪着一名大叔病人在走廊散步,在这过程中,王兵华与大叔相互加了微信。王兵华说,大叔是做旅游的,再三强调疫情过后要王兵华到武汉玩,大叔亲自做导游,不许爽约。
疫情发生以来,作为一名具有28年工作经验的护士,张艳红曾多次请愿上前线。她说,这是一名医者应有的担当,“这场战争,没有前方和后方,只要国家需要,人民需要,哪里都是战场。”她盼望疫情好转的这一天赶快到来。“我们一家三口这次都在一线,丈夫在大朗医院发热门诊,女儿在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规培,疫情不除,我们一家也没法团聚。”
每次去查房,王婉华都能熟悉地叫出患者的名字,同时不忘提醒他们饮食注意事项及测血糖时间。在王婉华看来,每次轻轻地关门、轻轻地打针、轻轻地倒开水,都像是在给这个受伤的城市轻轻地换药,希望能减少他们的伤痛,抚平“伤口”。王婉华说,武汉一直都很美,等“战疫”胜利,一定要去武汉大学看樱花。
“师姐”、“师姐”、“师姐”……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里,每天都能高频次地听到这个亲切的称呼。师清莲是东莞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也是来自广东省108家医院的198名驰援护士的领队。共同战疫这段日子,队员们从初次见面,到如今亲如家人,从医院同事,成为抗疫战友。同事们如是说:“师姐就像是一盏明灯指引大家的工作,也让大家拧成一股绳,不畏艰难共抗疫情。”
年近退休的年纪,这位曾经抗击过非典的铿锵女将又果敢地站了出来,两次请战驰援湖北,终获批准。在出征仪式上,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局长叶向阳坦言,当时真的很担心她的身体。但是,师清莲毅然参战并保证,“一定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圆满完成任务,平安归来”。
面对新冠肺炎“做好防护就好,完全不害怕。”在8个小时的工作中,防护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是常态,但罗勇强并不在意,他是过敏性鼻炎患者,鼻炎时常发作,都要张口呼吸才会舒服。“虽然辛苦一点,但我没问题。”“不舍是有的,但也很激动,因为我们完成任务了。”从休舱那天之后,罗勇强和其他队友都在原地休整待命,他们还曾第二次递上请战书。不过近十天后,他们收到回东莞的消息。“我回去想吃烧鹅濑粉,这是东莞的一道特别的菜式,而且我志愿队的小伙伴们也一直叫我赶紧回去和他们一起吃。”
14/ 17年前曾经抗非,两次逆行多年护理经验是底气22年一线护理经验,罗衬章2003年主动参加抗非典工作,2020年依然主动参加驰援湖北工作。她说踏上逆行的路,是责任使然。一开始穿上厚重的防护服,觉得有点可爱,大家露出眼睛,谁也不认识谁。工作一天下来,衣服湿透,鼻梁、脸颊上都是压痕,“很辛苦,但这些都是我们最美的勋章,容貌虽变,不变的是坚定的眼神和与疫情对抗的心。”
“我变丑了,但世界变美好了。”谢如湖说,第一次看到自己脱下口罩的样子被吓了一跳,“这个丑女人是谁”。脸上虽然留下了深深的压痕,但她心里是无比骄傲的。十年的ICU工作经历、熟练掌握危重症病人护理及各项抢救技能等,都是谢如湖从容“出征”的底气所在,她说,希望尽绵薄之力与湖北医护同舟共济,渡过难关。
70后张丽华温柔沉静的她是一位有23年感染类疾病从业经验的专家。2003年非典时,张丽华和同事们毅然走进了隔离病区;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东莞聚集性爆发,在她的带领下,医务团队出色完成了治疗任务,全部患儿治愈出院。
今年情人节刷爆屏的短视频,莫过于来自汉口病房的一对“网红”老人。而这个小视频里的主人公,正是张丽华病区的病人。如今,这两位老人家已经顺利出院,这让张丽华感动不已。更多报道戳>>实际上,在病房当中,张丽华看到不少这样的真情,并为之感动。“为维护这些善良的人们,我定竭尽全力去救治。”
87岁的老伯伯手举着吊瓶从隔壁病房来看83岁的老奶奶。
55天了,将近2个月的战斗,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了,也结束了在武汉的日子了,终于要回家了,这段日子里见到太多生离死别的场景,也见到很多欢声笑语,流过汗也流过泪,但是更多的是开心感动。很开心,55天,我完美结束了我的任务,武汉也开始每天0新增,我终于可以卸下我的白色战衣,回去东莞学习做一个奶爸。14天的医学隔离观察时间里,我想好好休息,看看淘宝京东,给我宝宝准备衣服婴儿车,也想学学孕妇饮食跟护理相关知识,结束隔离能好好照顾老婆,毕竟我已经错过了很多时间了。
武汉,虽然你还没完全治愈,但是,希望你要继续努力,修养好,约定你明年,我要带上我的宝宝我的家人一起来看你盛放的樱花,游览你美丽的长江,去户部巷过早吃热干面豆干。
人们常说医护人员是战士,是英雄,但我们更是普通人,也有为人父母,为人子女,对于我们来说,最坚强的后盾便是远在大后方的亲人。
如今疫情形势好转,我们明天即将踏上回家的路,我觉得我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能交上一份及格的答卷。回到东莞,我希望能和家人好好地通一次电话,好好地睡上一觉,然后好好的吃上一顿美食。
南方都市报(nddaily)原创出品
整合:南都记者 诸浩 实习生 邬宇琛
采写:南都记者 黄馨莹 肖佩佩 韩成良 杨静雨 黄慧萍 唐建丰 梁锦弟 莫晓东 刘辉龙
摄影:南都特派湖北记者 钟锐钧 陈辉 徐杰 刘有志 张志韬
制图:梁嘉宝 苏芬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