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痛心!广州男子晨跑时忽然倒下,抢救失败死亡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咩事 Author 咩事


前天(11月4日)清晨7时许,一名中年男性跑者倒卧于广州市天河区临江带状公园附近的绿道。据附近跑者根据卧倒跑者携带设备读数透露,其跑了10余公里。

待周围热心晨练者给予了相对积极的救治后,120急救医生于7点28分抵达现场时,这位中年晨练者已经完全丧失呼吸心跳,没有大动脉脉搏,双侧瞳孔散大并固定(脑部供血中断表现)。医护人员在现场进行了专业的心肺复苏,呼吸球囊辅助通气和持续的肾上腺素救治23分钟后的7点51分,该跑者心电依然显示没有心跳,呈现代表死亡的平直线,现场医护人员宣告抢救失败,中年男子死亡。

11月4日早上7点-8点,广州市天河区临江带状公园附近绿道,一位晨练男子猝死,急救医护人员对他施救。网友供图

周围跑者和医护人员现场急救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后,广大市民和跑步爱好者普遍慨叹,痛惜于一条鲜活生命的流逝,关于“专业心肺复苏人员的稀缺“和“心脏骤停救命神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匮乏”也再度成为救急圈关注的话题。

南都记者事后以事发的临江带状公园为圆点进行AED搜索,发现最近的AED在1.75公里外。这意味着有人迅速步行往返取回AED也需要30分钟。在这期间,心脏骤停者的大脑及主要脏器的供血将完全依赖持续、不间断、有效的徒手心肺复苏。

“我们广州在公共急救设施设置方面确实有不足,但更不足的是我们缺乏能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急救技能的市民群众”,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网红医生“急诊夜鹰”王西富不无痛心地表示。

调查:
跑友圈热门地
AED普遍较遥远

在11月4日清晨的不幸事件发生后,南都多路记者立即前往广州跑友们相对集中的跑步场所进行实地了解。


在发生不幸事件的天河区临江大道带状公园附近,在非高峰晨运时段,每分钟经过这里的跑者仍有10人左右。记者通过小程序搜索最近的AED,发现距事发地最近的一台AED有1.75公里左右,来回往返就是3.5公里的路程。

南都记者到事发现场发现,距事发地最近的一台AED,单程距离1.75公里左右。

扩大搜索范围后发现,可以看到5公里以内,中轴线上AED分布较为密集,而跑友和健身人群聚集较多的临江大道上,没有AED的分布。

扩大搜索范围后可看到事发地点5公里以内,中轴线上AED分布较为密集,但“跑友”和健身人群聚集较多的临江大道上,没有AED的分布。

针对高校校园内的AED设置检索,结果也不容乐观。打开小程序在中山大学和暨南大学走访调查发现,暨南大学(石牌校区)校内显示无AED的设置,中山大学(广州南校区)校区内显示“设有一台AED”,在位于该校园东区125栋女生宿舍区羽毛球场附近位置。但南都记者按照路线指引到达后,并未发现任何AED设置,询问宿管也表示附近并未见过类似的设备安装。

南都记者在暨大(石牌校区)进行定位查询,显示校内没有AED设施。

记者根据小程序指引来到中山大学南校区设有AED的地址,没有发现。


天河公园完成拆围透绿升级改造工程之后,公园里的健康缓跑道就受到爱跑一族的欢迎。11月5日上午8点45分,南都记者来到天河公园健康缓跑道注意到,跑道周边环境非常好,不少跑友都在围绕着公园跑步,周边也有打羽毛球锻炼的老人家、慢走锻炼者。

记者咨询了多位在公园执勤的保安,均表示在自己执勤的地段,没有看到过AED装置。记者查阅搜索小程序发现,天河公园周边2公里的范围内都没有登记的AED设备,最近的登记设备在距离天河公园2.15公里的地方。

天河公园健康缓跑道。记者在园区内未搜索到AED。

在晨运群体高度集中的天河体育中心,南都记者环中心两圈找到了若干存储柜、自动售卖机和医疗点,但均未在这些固定点周围发现AED。


打开小程序搜索后,在靠近体育中心东门处的跑道位置,搜索周围两公里一共有11台AED,设备比较充足,距离最近的在600米开外。
记者未能搜索到天河体育中心内的AED,距离当时记者最近的一台大约是600米。

广州市从2017年开始尝试在公共场所推广设置AED,从一开始的公共交通运输站场,到人流密集的商业地带,推进设置的速度显得异常缓慢。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有政协委员提交了《在全省主要公共场所配置AED,提升急救成功率的提案》,而随后由于实施主体、实施经费来源等不确定因素,AED推广项目在广州和广东的推进速度仍旧缓慢。

“广州公共场所AED设置数量全国排名不靠前”,微博知名博主“急诊夜鹰”王西富向南都记者表示。更何况,一些即便有AED的场所,也会因为缺乏会使用的人员而导致悲剧事件发生。“几周前,广州市越秀区全民运动中心有人心脏骤停,一楼大厅角落里的AED全程都没有被启动,结果依然是悲剧,该患者死亡。

复盘:需要更多专业的心肺复苏施救者+抢救设施
据专业人士介绍,由于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心源性猝死院外抢救成功率的统计,不同地方的调查数据代表的是不同的居民院前急救素养。北京曾经有一个数据发表,心源性猝死的院外急救成功率接近3%,而欧美日同期的成功率达到了8%-10%,北欧一些国家甚至达到了30%。而我国整体的心源性猝死院外抢救成功率可能仅有1%,与之对应的,我国每年因为心源性猝死的人群数量则高达55万。
“究其根本,还是我们院前急救素养欠缺,尤其缺少能够真正实施有效的院前急救、能高质量完成心肺复苏的市民。”王西富表示,他仔细观看了4日清晨不幸事件的视频全过程。他充分肯定了那位勇敢站出来坚持给患者进行持续心肺复苏的热心跑者,面对心脏骤停的患者,坚持按压,永远要比不按压好得多,抢救成功的希望也大得多。
王西富表示,其中施救者的一些操作手法问题需要复盘讲解,为的是让更多的市民能够掌握最基本的心肺复苏方法。“准确的按压部位在患者的胸骨正中,男性可以取两个乳头连线的中点为按压部位,每次按压深度要求至少5公分,胸廓有明显回弹,持续按压的频率应该是100-120次/分钟,这非常需要耐力,普通人很难坚持超过3分钟以上。”王西富表示,视频中患者出现张口样呼吸,且两次呼吸间隔时间越来越长的情况,这很明显是濒死样的喘息,是心脏骤停的标志性呼吸状态,此时患者心脏完全没有血液泵出,急需高质量的心肺复苏,一般非专业人士可能较难提供。



按压动图:

事件发生后,有院前急救专家将患者的死亡单纯归结于现场AED的缺乏,这显然不够全面。“标准的抢救方案,应该是至少一人在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一人则前往AED存放点,取来AED,现场实施自动电除颤。如果没有AED,则需要一直保持患者在接受有效的心肺复苏”,健身专家、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陆华表示。
科普:AED是救治室颤或恶性心律失常的关键
“如果患者在院外发生心脏骤停,或者说是心源性猝死,在没有现场抢救设备的情况下,徒手心肺复苏和电除颤是唯一的抢救手段”,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危急重症医学部主任尹海燕教授表示,绝大多数的心脏骤停都和室颤有着极大的关联度,也有一部分和恶性心律失常有关。但不管是室颤还是恶性心律失常,在院外只能通过电击的形式来打断这种恶性的心脏异常放电。“如果说心肺复苏是利用外力来帮助心脏进行有效收缩、舒张,是治标的话,那么电除颤,则是纠正室颤、恶性心律失常的根本举措,是治本。也正是因为这样,院前急救领域一直在强调,有效的心肺复苏和电除颤,能够大大提升心脏骤停或心源性猝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尹海燕表示,运动中发生心源性猝死也有好发因素和高危人群。比如一些心脏本身就有基础问题的人群,持续运动使氧耗增加,要通过加快心率来增加血液中氧输送,当心率增快到一定程度就已影响到血流动力学了。“心脏收缩时间是相对固定的,但舒张时间随着心率加快变得越来越短,于是就可能出现舒张功能不全导致回心血量不足,进而影响心输出量、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等,恶性循环就可能发生心源性的猝死。”还有一类人群本身有心脏冠脉疾病,剧烈运动导致冠脉供血严重不足而出现突发事件。
在院外抢救此类心源性猝死患者时,尤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一部分患者会在有效的心肺复苏、电除颤后短暂恢复有效血液循环。“这并不代表患者脱离了危险,而是需要密切的观察,一旦患者又快速进入到了无意识状态,大动脉无搏动,心肺复苏还需要继续进行,直至患者能够恢复有效的、自主心脏节律性收缩。”
AED怎么用?
操作简单仅需四步
↓↓

  • 第一步,打开机器的电源开关,让它提示你进行下一步操作。



  • 第二步,打开盖子,取出电极片,把电极片按它的要求在病人的身体的指定部位贴好。




  • 第三步,让机器自己分析病人的心率,是不是室颤状态。



  • 第四步,如果机器分析病人处于室颤状态,它会提示“现在出于室颤状态”,请大家都离开,这样避免危险,并进行自动充电,当它充电好了以后,充电键会变红提示大家,然后我们按下充电键,这个电流就放出来了,放完电以后,对它进行持续复苏,这一次电击除颤的治疗就完成了。



这些知识一定要记牢
关键时刻能救命!

南方都市报(nddaily)原创报道
统筹:南都记者 王道斌 尹来 游曼妮
采写/摄影(除署名外):南都记者 董晓妍 李文 王道斌 实习生 郑纬浩

* 南方都市报(nddaily)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南都君特选(戳下方标题)

特朗普将在内华达州提起诉讼!


海底捞告输“河底捞”后,申请池底捞、渠底捞等263个商标!


可口可乐蒙牛合资成立“可牛了”公司!网友脑洞大开……


7岁男童被父亲烟头烫伤,双手面临截肢!他说不讨厌爸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