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来自“网红之乡”的90后女孩,靠一双手火了!


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说:“东亚文明乃是竹子文明。”在中国文人墨客的心中,竹子生而有节,中通外直,长期以来象征着君子之道,是中国文化难以取代的精神符号。苏轼的一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更是道尽了中国人的竹子情节。


在精神层面上,竹子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在实践中,坚韧挺拔的竹子能编易织,成为了人们生活中重要的制作材料。据了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国家,所以竹编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走进被国家林业局评为“中国竹子之乡”的贵州省赤水市,随处可见郁郁苍苍的竹林,生机盎然。这里的人们与竹共生共存,他们以竹造物、以竹兴旅……“赤水竹编”更是赤水最靓丽的城市名片之一。



经过多年的发展,作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赤水竹编”,从“指尖技艺”发展成为“指尖经济”,做到了让赤水人民从“居有竹”到“食有肉”,而这一切离不开致力于传承、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数人的努力,其中杰出代表便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杨昌芹。



与流传了数百年的“赤水竹编”技艺相比,1990年出生的杨昌芹显得过于年轻。而与她的年纪相比,她身上的标签又显得过于复杂:“竹编苗妹”、贵州省高级工艺美术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贵州团最年轻的代表、“赤水竹编”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等等。这些标签充分说明了杨昌芹与“赤水竹编”的故事,并不简单。


虽然是位90后,但杨昌芹钻研竹编技艺,已有十几年的时间了。她与这门古老手艺的结缘,来自一次偶然的机会。


杨昌芹从小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儿时父亲因病去世。孝顺的她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很早就外出打工赚钱了。就在某次她打算踏上工作岗位时,一次竹编培训,让她的命运和竹子紧紧地系在了一起。


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她奔赴赤水参加竹编技艺培训班,漫山遍野的竹林一下子俘获了她的心。如何将眼前的竹林美景,转变成一件件精美的竹编作品,对当时的杨昌芹来说并非易事。


从选竹、砍竹、刮青、破竹、起篾、染色……数十道工序,杨昌芹只能一步步从头学起。刚开始学的时候,她因为掌握不好刀的力度,手上常常是旧伤未愈,又添新伤。



但刻苦的杨昌芹从来没有打过退堂鼓。自幼有些美术功底的她,因作品与常人不同,得到了赤水竹编传承人陈文兰的肯定。师从陈文兰,再加上自身的天赋及努力,杨昌芹的竹编技艺很快就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


但问题随之而来,杨昌芹又遇到了新的瓶颈,她发现传承竹编工艺已经很困难了,创新传统技艺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历史的潮水向前奔涌,带走了许多与人们朝夕相伴的事物。曾经,竹编器皿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器具,而现在有了更丰富的材料后,人们已大大减少了竹编器具的使用,竹编工艺也因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而淡出历史舞台。


经过深入学习竹编技艺和对市场的长期调研,杨昌芹认为是时候转变观念了。她找到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将“赤水竹编”传统的平面竹编改成立体竹编,并和现代生活中的常用器具充分结合,让新式的“赤水竹编”焕发出独特的工艺价值和美学价值。



通过十几年的摸索,杨昌芹不仅研究出了一套成熟的精细立体竹编工艺,从2015年开始还无偿传授给当地留守的妇女们和残疾人,希望能够增加他们的收入。


在杨昌芹看来,“赤水竹编”不仅是一种精神上的遗产, 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杨昌芹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朴素的小心愿,就是继续钻研竹编手艺,希望能够带动周边老百姓致富。



杨昌芹说:“我公司的品牌叫极竹堂,把竹艺发展到极致,公司名叫牵手,就是希望牵手更多志同道合的乡亲,把竹艺传承发展到极致。”


杨昌芹的创业之路走得并不顺利,但万幸前行的道路上,杨昌芹并不孤单。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与杨昌芹都有着相同的梦想。在其携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中国世界遗产地可持续生计项目中,她正是赤水竹编项目的带头人。


杨昌芹发自内心地认为,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提供了很多帮助。自赤水竹编可持续生计项目实施以来,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不仅支持开展多场竹编培训班,还面向培训班学员组织小额资助活动,支持其自主创业,进而帮助更多当地居民增收。


千缕竹丝,一双巧手,“小竹编”最终成就了大产业。



事实证明,杨昌芹的创新、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的扶持是行之有效的。在她的带动下,赤水竹编打开了全国市场,已成为高端旅游工艺品。


杨昌芹的公司从当初只有4个人的小微企业,2019年的产值达上千万元,拥有20多个商标、12项发明专利,特色工艺品除了流行国内各地,还畅销美国、葡萄牙等国。



截至目前,作为“赤水竹编”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她已经培训了1000余名当地村民,直接带动100多名异地搬迁户、建档立卡户等就业。


杨昌芹牵手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将非遗文化“赤水竹编”产业化的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案例示范——用非遗文化引领市场,用市场养活非遗文化,两者相辅相成,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去年10月,该项目还被纳入文旅部“非遗+扶贫”重点支持范围。


与此同时,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通过扶持遗产地带头人的形式,和遗产地居民一起探索出生态致富道路的模式,也在多地上演:如在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卧龙和雅安片区重点发展高山蜂蜜项目,致力于实现居民生计与自然保护的双赢;在云南,支持以撒尼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核的文创经济发展,为当地提供了100多个岗位的就业机会。



去年是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成立十周年。经过十载成长与积淀,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已经发展成为具有科学、高效、合规管理体系的开放性综合公益平台。


站在崭新的2021年,面对新的时代使命,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仍将继续探索企业在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的CSR践行方式,以企业智慧参与助力社会可持续发展。


*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