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1月22日)17时,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2022年总第131场)举行。
![]()
广州昨日社会面40例
大部分区域疫情已基本阻断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在会上表示,11月21日0至24时,广州市新增8210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社会面发现40例,其余在隔离观察、高风险区筛查或闭环管理重点人员检测中发现。新增感染者中无症状7957例,其余253例为轻型病例,无重型、危重型患者。当前广州大部分区域前期本土聚集性疫情传播链已基本阻断,感染者持续集中在海珠重点区域。
海珠呈现重点片区集中发病特点
白云疫情多点散发、多链条交织
增城续发可能性大
荔湾番禺天河区疫情趋稳
海珠区21日新增7832例,新增个案仍然高度集中在凤阳街康鹭、南洲街大塘、华洲街龙潭高风险区,呈现重点片区集中发病,围绕重点片区多点散发的特点,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白云区呈现多点散发、多链条交织的特征。太和镇草庄村聚集性疫情趋于稳定,昨天区域核酸筛查仍有多管核酸检测结果出现异常,部分个案感染来源不清,同时阳性感染者多数居住在城中村,社会面传播风险高。增城区近日社会面感染者数量增多,存在社会传播的隐患,续发可能性大。荔湾、番禺、天河区疫情趋稳,呈现多点散发、低位波动的特征,涉及多个街道,部分新增感染者有跨区活动史,且有社会面活动轨迹,社区传播风险高。
近期广州每日新增阳性感染者持续徘徊在高位平台,疫情多点散发与局部聚集并存,本地疫情与外地输入交织叠加,防外溢压力大,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很严峻。
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就核酸检测、风险区划定等出台相关规定。
张屹表示,广州严格按照要求,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根据疫情发生地人口规模大小、感染来源是否明确、是否存在社区传播风险,以及传播链条是否清晰等因素,每日综合研判,确定核酸检测方案,科学划定风险区域,分区施策,强化重点区域防控,并根据疫情形势,及时动态更新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
张屹提醒,低风险区并非“零风险区”,区域内的居民朋友们要强化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离开本市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广州疾控:
海珠疫情感染者数量
这几天仍会维持较高水平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新闻发言人张周斌表示,目前全市的疫情形势仍严峻复杂,海珠区疫情处于高位波动期,“因为感染者基数大、且人口密度高,续发感染者数量这几天还会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
张周斌称,除了海珠区以外,其他区的前期疫情虽然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甚至是阻断,但持续存在多点、多源的散发疫情,给防控工作造成了巨大压力。
“譬如这两天白云区疫情出现了反弹,多个街道发现了社会面个案,也多是发生在城中村和产业密集的区域,局部扩散的风险还是比较高的。”
张周斌提醒,这也意味着广州可能要面临一个新的常态,“那就是面对新冠疫情,需要有一起、处置一起,动态调整、动态清零。针对目前的防控形势,也要求我们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对于广大市民而言,广州疾控呼吁,仍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测核酸、少聚集等常规防控措施,这些“举手之劳”,能够切实有效、最大程度地阻断疫情的传播。
天河回应“停堂食”和“人员聚集事件”
会上,广州市天河区副区长袁笑一表示,经过努力,天河区前期聚集性疫情已得到控制,前期疫情传播链条已阻断,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可控。但受外部疫情形势影响,天河区输入性风险增加,部分社会面阳性个案活动轨迹涉及社会餐饮服务单位以及密闭、半密闭场所,天河区持续面临输入性病例引发的疫情风险。基于此,一方面,天河区扎实做好流调溯源工作,按照“双清零”要求全力做好阳性个案和密接人员的流调转运隔离工作,确保“日清日结”,快速定点清除新增阳性个案风险,阻断疫情传播链条。另一方面,发布通告进一步强化社会面疫情防控措施,从11月21日零时起,全区辖内社会餐饮服务单位暂停堂食,密闭、半密闭场所暂停营业,减少因人群集聚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此外他还提到,天河区关注到近日网络上有两起涉天河辖区内人员聚集的消息,经核实为招工纠纷,非涉疫事件,天河区已妥善处置化解。![]()
花都区:部分区域调整为低风险区,划定高风险区、临时管控区;
海珠区:部分区域调整为低风险区,解除部分区域临时管控措施。今日17时,越秀区发布“关于解除矿泉街部分区域管控措施的通报”。根据疫情处置进展,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工作要求,经专家综合研判,自2022年11月22日18时起,我区决定解除以下区域管控措施。二、矿泉街王圣堂社区王圣堂大街45号至93号单号、王圣堂大街96号—146号双号,王圣堂大街横一、二巷,王圣堂后街1—25号以南。四、矿泉街瑶华社区景苑街21—53号,三元里大道383号。相关区域范围和管控要求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适时调整。今日16时许,荔湾区发布“关于划定风险区域的通告(第32号)”。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需要,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第九版)》相关规定,经荔湾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自2022年11月22日起,我区划定高风险区如下:多宝路41号、多宝路43号、多宝路45号、多宝路47号、多宝路49号、多宝路51号、多宝路53号、多宝路55号。南岸埗头六巷9号、南岸埗头六巷11号、南岸埗头六巷11号之一、南岸埗头六巷13号、15号、17号、19号。上述区域防控措施按照国家防控要求自管控之日起执行,后续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区域内居民如遇到生活、就医等困难,可拨打相应区域24小时暖心服务热线。
81836907、81937780、1996623255981815089、81829931、19966231374今日16时,花都区发布“关于调整风险区域的通告(第175号)”。根据疫情处置工作进展和疾控专家建议,经区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自2022年11月22日16时起,以下区域调整为低风险区:(一)宝华路以南、马房三街以北、铁路线以东、建设北路以西区域。(二)田美新都花园区域(1、2、8、9、15、16、22、23、27、28、32、33、39、40、46、47栋除外)。塘口北路西十巷以南、商业街以北、曙光路以东、塘口北路以西区域(塘口北路西九巷以南、商业街以北、曙光路以东、塘口北路13号巷以西区域除外)。金狮大道、苏屋黄泥潭旧街、时代康桥小区西侧围墙合围区域。今日16时,花都区发布“关于划定风险区域的通告(第176号)”。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第九版)》相关规定,经专家组研判,自管控之日起,划定风险区域如下:
石塘村六社八巷22号、23号、25号、26号、28号、29号,六社九巷14号、15号、16号。商业大道、凤凰南路、新村路、环湖北路、水渠、七座新区二巷沿线、新村九巷合围区域(高风险区除外)。石塘村六社东庄北街以南、六社东庄南街以北、六社东庄西街以东、镜湖大道北以西(高风险区除外)。花都大道东168号、170号、178号、180号、182号,水口营路2号。上述区域防控措施按照国家防控要求自管控之日起执行,后续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区域内居民如遇到生活、就医等困难,可拨打24小时暖心服务热线。今日15时许,从化区发布“关于城郊街部分区域实施临时管控的通告”。11月21日,从化区城郊街在核酸筛查中发现1例核酸检测异常人员。根据疫情防控需要,经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研究决定,自2022年11月21日起对城郊街部分区域实施临时管控:一、城郊街坑尾村农民新村东七巷5号、7号、9号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的管理措施。二、城郊街坑尾村全区域(以上第一点区域除外)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的管理措施,11月21日起,实施三天两检。以上区域范围和管控要求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适时调整,请市民群众配合相关管控措施。区域内居民如有生活、就医等需求可致电以下24小时服务热线。城郊街暖心服务热线:020-87912288、17688892635坑尾村联系电话:020-87866072、13926128993![]()
今日13时许,海珠区发布“关于调整风险区域等级的通告”。根据疫情处置进展,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工作要求,海珠区决定将以下区域由高风险区调整为低风险区,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防控措施。今日13时许,海珠区发布“关于解除部分区域临时管控措施的通告”。根据疫情处置进展和疾控专家建议,海珠区决定自2022年11月22日14时起解除部分区域临时管控措施,按低风险区管理,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防控措施,通告如下:嘉汇街17号嘉汇华庭C座,前进路63号嘉汇华庭A座,前进路65号之20、21、22底商。南方都市报(nddaily)、N视频报道
![]()
广州最新最快最清晰
堂食/返校/防控措施
点击查看实时动态图
↓↓
![]()
![]()
![]()
“广州抗疫服务平台”上线!
遇到“急难愁盼”问题请告诉南都
“疫”有困难,“疫”起解决!南都“广州抗疫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如果您在抗疫一线遇到“急难愁盼”问题,请告诉南都,我们将第一时间反馈相关部门一起解决。您可通过以下渠道反馈:1、南方都市报官方微信后台,输入“广州抗疫服务平台”,留下相关信息,请写清楚:姓名、电话、地址、求助信息;点击链接直达 →2、登录南都APP、南都N视频APP上传问题和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