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居民不敢消费?国家统计局回应



去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9733亿元,同比下降0.2%,12月当月下降1.8%。今年会有哪些有效措施来提振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


在国新办今天(1月1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表示,国内消费市场扩内需是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去年,整个消费市场受到疫情冲击较大,特别是聚集性、接触性消费受限。另外居民消费意愿也在下降,不敢消费、不便消费问题比较突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0.2%,消费市场受疫情短期扰动比较明显。


他指出,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及时出台了一些促消费政策,基本稳住了国内消费市场,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比如,整个市场销售2022年12月份边际就已经在改善,12月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8%,11月份的数据是下降5.9%,收窄了4.1个百分点。一些新型消费发展比较快,网上零售占比稳步提升。2022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比是27.2%,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升级类消费需求也在持续释放。这是过去一年消费的特点。


“2023年,对中国的消费市场,我们充满信心。”康义认为,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和线下消费场景加快拓展,消费市场有望逐步恢复。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图据中国网直播


会上,他分析了几个有利的条件:


一是我国居民消费潜力巨大。14多亿人口,本身就有一个巨大的消费需求。同时,消费结构升级总体趋势没有改变。


二是线下消费和服务消费正在逐步恢复。随着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消费场景限制将大幅减少,为服务消费、线下消费的恢复创造了条件。


三是新消费热点在不断涌现。“互联网+”“数字+”这些消费新模式快速发展,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文化消费比较活跃。四是就业稳、收入增有利于拉动消费。“2023年中国经济肯定会整体好转。经济好转,就业会相应改善,居民收入也会相应提高,这将有效带动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康义表示,去年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扩消费、扩内需的中长期规划的方案,对扩大国内市场、促进消费、扩大就业、提高收入、改善收入分配、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便利化消费场景,把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作了一系列安排。这些促消费政策的实施,将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消费市场和消费规模都将稳步恢复和提升。


更多发布会内容戳↓↓

减少85万人!近61年来首次!重磅披露


南方都市报(nddaily)、N视频报道

南都记者 陈秋圆 发自北京 


 ▊ 南都君特选(戳下方标题)


有关“去年12月死亡数据”,国家统计局回应


这个网红过冬项目火了!紧急提醒


重要通知!1月17日起执行


知名男星回应:离大谱!



 持续关注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