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周涨粉400万!当事人被质疑侵权


近日,两位幼儿老师凭借教唱《花园种花》童谣视频走红网络。


仅仅一周,桃子老师涨粉100万,黄老师涨粉400万。其中,黄老师(网名:音乐老师花开富贵)在短视频平台的粉丝数已超548万,桃子老师(网民:毛葱小姐)粉丝已超171万。


武汉的黄老师还被个别网友质疑是某网红孵化机构的签约网红,直播打赏收入超过200万元。


据封面新闻报道,记者采访到一位知情人。该人士介绍,因为这两天舆论压力,黄老师担心人身安全问题,已请假回老家躲避,“目前没接到辞职的说法,下周会回来工作。她没与机构签约,是跟幼儿园签了合同的正式职工”。


该人士表示,至于拍摄视频上传网络、打赏、带货行为,私立幼儿园无权对其干涉。



知情人称黄老师没有教师资格证

已回老家躲避舆论关注


据极目新闻报道,走红的黄老师是武汉某幼儿园的老师。


黄老师所在幼儿园招生费用(来源幼儿园公众号)


该幼儿园官方微信公众号显示,幼儿园于2018年3月首次招生,每生每学期学费8000元(后期在不同阶段按7折或8折优惠),每月保育费5600元。2021年的招生信息显示,该园双语班每月保教费(包含教材、探究材料和特色课)8000元,每天餐费40元;国际班每月保教费12000元,每天餐费40元。


黄老师因为在视频中强调了奥尔夫音乐课,被网友质疑为该教育品牌策划营销了本轮热度事件。据该园公众号信息,开园之初园方宣传采用的是另一套全球知名的教学系统,2019年开始更新宣传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统。


知情人介绍,黄老师没有教师资格证,只有奥尔夫培训机构的等级证书,所以她只是学校招聘的特色课老师,而不是“幼师”。“她只负责音乐课,是签了合同的正式工,但社保是自己在外地缴纳。她已经工作4年了,不是网传的某网红孵化机构的专业网红。”


该知情人称,突然走红之后园方和黄老师本人压力很大,“园方召开职工会议强调注意言行,她本人请假回家后没来上课,怕舆论压力下人身安全遇到问题。”


针对网传的“一场直播打赏200多万”的传言,该知情人表示“因为是私立幼儿园,园方不能干涉她们的个人行为。打赏、带货收入园方也不清楚。那些视频都是园方上课统一拍摄的资料,她自行剪辑后上传个人账号的。”


该知情人认为舆论已有些失控,“她日常就是个小小的活蹦乱跳的老师,就是普通人,现在舆论下搞得蛮可怜。”


黄老师唱的挖呀挖或涉嫌侵权,

律师:需经著作权人许可


据上游新闻报道,多位网友晒出截图称,火了之后,黄老师开始了多场直播。从观看人数来看,都在10万+,而且不断有打赏。有专业人士粗略估算了下黄老师通过直播赚取的收入,发现仅仅五一期间的几场直播,便收入不菲。



蓝鲸财经报道,走红后的黄老师近日连开多场直播,并在直播时称:“人生中第一个1000万就是点赞,人生第一个1亿是播放量,经得住多大的赞美就要经得住多大的诋毁。”


据大象新闻5月6日消息,记者联系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律师,他表示:黄老师在直播间唱这首歌时,有了网友打赏的收益,所以这涉及商业行为。公开资料显示,《小小花园》是由苏苏作词、作曲、编曲的,所以必须征得歌曲作者苏苏的同意才行,否则就侵权了。我国《著作权法》明确规定了,未经著作权人的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他人作品的,构成著作权侵权。因此原创作者可以要求黄老师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南都评论:

“挖呀挖”完全可以各挖各的

无故网暴实在不该


“挖呀挖”洗脑式传播,洗出一堆是非。日前,一首幼儿歌曲“挖呀挖”在社交平台爆火,多名幼教老师的社交账号因此获得大量关注。几乎与此同时,谁才是原版、谁又在“抄袭”的争论骤起,多名“挖呀挖”演绎者称遭遇网暴,还有多个版本的流言不时传出。


这就没劲了!虽然“挖呀挖”确实挺上头,但因为这么一段手指舞的儿歌也能撕起来,而且殃及多名因儿歌获得关注的幼教老师,不仅没必要,而且挺无趣。


认真来挖,这个事情比较清晰的脉络可能是:“挖呀挖”视频获得央媒转发、海量围观的武汉某位幼儿音乐教师,确实并非本段内容的首发者,而一度被认为是首发者的武汉另一位幼教老师,在随后也被证实非原创,并且还有一位幼教老师被证实是将“挖呀挖”歌词与周杰伦歌曲《听妈妈的话》结合在一起演绎的首位作者。就这么一直往前捯,目前看到最早在2018年就发布“挖呀挖”手指舞内容的,疑似某早教平台账号,且注明系“免费提供”……幼儿园里的手指舞挺多,但真要搞清楚权利主体老实说不那么容易。


短视频更多是即时性的传播和观看,网友发表意见也因此就更随性,往往选择性相信各自的第一印象,进而推导出对其他同类内容演绎者的评价。获得最多关注的武汉幼教老师可能妆容更整齐,不少在这里留下第一印象的网友就因此跑到另一位幼教老师视频下批评人家不化妆、不敬业;而看过武汉版本的网友,则也可能反向跑到另一边去指责所谓抄袭、侵权。


事实上,看似很有点法律观念的网友,可能连这段“挖呀挖”作品的真正权利主体是谁也没搞清楚,这种过于朴素的权利意识,只是网上随口一说的某种情绪,最多也就是在为自己印象里的那个“首发权”站台。但由此引发的多轮针对不同主体的网暴袭击,却是扎扎实实地存在着,而且会让当事人很扎心。


自媒体时代了,确实人人都有个麦克风,特别是在短视频这种新媒介中,普通人突然爆红(或者成为某个新闻事件当事人)的可能性在增加,但普通人对此似乎始终都处于缺乏心理准备的状态。看到旁人一夜爆红,羡慕嫉妒可以有,尽可能地不要酸溜溜,莫名的恨更是没必要。如果自己一夜成为众矢之的,也要做好心理建设,面对动辄上亿的流量围观,要对可能几百几千条的恶语相向尽可能宠辱不惊。当然毕竟是普通人,苛求内心足够强大也不现实,这就要对恶意攻击有基本的证据保全意识,及时固定证据,必要时寻求法律保护。


“挖呀挖”为什么会火成这样,现在很难说得清楚。但最开始火起来的时候,能看到的绝大多数跟帖还是心存美好、唤醒童趣,不少人因此开始追念逝去的童真,更有人谈起幼教群体的付出和收获一直不成比例的现实,这都是可以挖且不会伤到他人的个人表达。但因为一些捕风捉影、并不扎实的说法而网暴他人,一通乱挖坏了风气,伤了人心,就很不美好了!



据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封面新闻、极目新闻、大象新闻、上游新闻、蓝鲸财经
另据南都评论

 ▊ 南都君特选(戳下方标题)


一粒760元!老牌国货再提价


冲脚需扫码交钱,引热议!广东一地回应

重大火灾事故,又有3人被刑拘!




 点亮关注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