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冠军好奇“广东凉茶”,发现一个冷知识!
散落于粤港澳大湾区灿烂的民间文化遗产,历史悠久,体量巨大,是南粤人民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的反映和载体,镌刻着源远流长的湾区文化记忆。南方都市报、N视频重磅推出8集纪录片——《探宝觅踪·寻找湾区民间文化力量》,邀请文化、艺术、建筑、医学等多领域名人作为湾区文化探寻官,一同探寻珍藏于岭南大地的民间文化宝藏与包罗万象的岭南文化内涵。
古时岭南素有“瘴地”之称,祖先常受湿邪、热邪及其他疫疠之邪的侵袭,逐渐形成了以气阴两虚、阳热和脾虚等为主的体质。好在我们的祖先懂得巧用大自然资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养生文化。如今岭南人的喝凉茶、煲靓汤、烹药膳、饮药酒、享茶道,是一种历史记忆的延续。
如此说来,岭南除了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历史记忆的隐喻。历代岭南人生于斯,长于斯,形成生命经验,汇入到岭南文化的血脉之中。而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湾区民间文化探寻者、奥运冠军谢思埸,跟我们一同探寻珍藏于岭南大地的药膳宝藏,学着给岭南文化“把一回脉”。
采草药:古为今用,从古典籍中诞生的青蒿素
为了解“讲饮讲食”的广府人在膳食里藏了哪些家传之秘,谢思埸来到罗浮山。
罗浮山是中国道教十大名山之一,有“百粤群山之祖”“岭南第一山”之美称。这座仙气十足、风景宜人的山,每每让游历的旅人心旷神怡。但它绝对不是一座普通的山,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罗浮山沉淀了无数珍贵的中医药文化,它是岭南中医药文化的肇始之地,集道、佛、儒三教合一,也是举世公认的天然中草药宝库,是岭南百草文化起源的基础。
惬意踱步的谢思埸,在采风路上被一有趣的景点所吸引,这便是罗浮山风景区的洗药池,相传是葛洪和妻子鲍姑洗药之处。从随处可见的介绍性文字中,谢思埸留意到,1600多年前,“岭南医药之祖”葛洪被罗浮山吸引,隐居罗浮山,修道炼丹,其间采集罗浮百草,最终炼成百草药油,解除了岭南民众的瘟病疾苦。
湾区民间文化探寻者谢思埸在罗浮山参观洗药池。
罗浮山葛洪博物馆的雕塑、画像、宝器、庙宇乃至4D电影,将葛洪在历史长河的一瞬拮取出来供人瞻仰,但最能吸引谢思埸的,还得是葛洪为此地留下的《肘后备急方》。其中描写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让当代药学家屠呦呦认识到古人将青蒿“绞取汁”,不是用传统的水煎熬煮中药之法,她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终于,在古人的无意指点下,难题迎刃而解,青蒿素诞生了,拯救了无数生命。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该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由此她也成为第一位获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罗浮山就是历史的灯塔,照耀着葛洪与屠呦呦穿越千年的“相遇”,如今也照耀在了谢思埸身上。先人的宝物,有时候会以古为今用的方式在当下“复活”。
湾区民间文化探寻者谢思埸在罗浮山葛洪博物馆参观葛洪塑像。
在巷子里的博物馆中闻草药悠香
葛洪能够就地取材、悬壶济世,侧面说明了岭南地区药草资源丰富,当谢思埸移步于广府本草博物馆后,对此更加深有体会。
现今风景如画、经济繁荣的大沙头和二沙岛,在800年前还是极目天舒、波烟浩淼的珠江水域。清末民初,大沙头码头泊满交通艇、鱼虾艇、小贩艇、住家艇。据考证,大沙头东船上街一带不仅是水上居民聚集地,还是水上货运集散地,也是中草药集散地,货物包括广府人经常使用的道地生草药和中成药。当时这一带经营中草药的商家都来这里采购,并以此衍生了多家民间中草药房和中医馆及凉茶铺。
广府本草博物馆内景。
广府药膳街就藏匿在一幢幢齐整老旧民居缝隙中。街巷里,低调的广府本草博物馆映入眼帘。匾额由国医大师邓铁涛亲题,散发着浓厚的中医药气息。作为广州首家社区中草药博物馆,广府本草博物馆楼高5层,坐落于居住密集型社区,被居民亲切地称为“巷子里的博物馆”。博物馆装修设计以广府文化为基调,馆内围绕岭南中草药文化的主题,设置了广府本草历史文化展示区、本草养生区、科普区、体验区及百草园五个功能区。
谢思埸看着广府本草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不由得生出了好奇:“广府药膳是怎么在广府地区流行起来的呢?”
广府本草博物馆创办人李少勤给湾区民间文化探寻者谢思埸介绍与广府药膳发展历史相关的宝物。
谢思埸带着疑问游览,知道了一个坊间传说:古时候,一位富商携眷南迁。由于岭南气候湿热,老夫人病倒了。富商请来名医李时珍的后人对症医治,但老妇人病情不轻反重。原来老人家身体极其虚弱,有严重的水土不服,又惧怕汤药苦涩的味道,药物一时难以发挥功效。有一日到乡间漫步时,一阵异香扑鼻而来,竟食欲大开,遂向村妇讨要。原来是村妇在熬汤,汤中除肉以外,还有“地胆头”“薏米”等药材。老人家连喝两碗,回家后病情竟然好转了。商人见状,急请来医师同向妇人请教。原来,妇人是将一些中医去“湿热”的药材与肉汤同熬,对于岭南地区独特的气候,既有营养又有养生治病的作用,更有独特的风味。医师受其启发,开出合适老夫人治病的药方后按此法熬制,老人家的病很快就痊愈了。此法一经传出,人们都纷纷效之。
广府本草博物馆位于大沙头的广府药膳街内,馆内收藏着许多中药材。
后来,以药入汤、以药入膳遂成为广府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和日常养生之道。到今天,广府药膳更成为了广府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饮凉茶:“非遗”凉茶廿四味,路过可否饮一杯
俗语有云:“广州三件宝:烧鹅、荔枝、凉茶铺”。广州多雨潮湿,水质偏于燥热,容易热气。所以升斗市民都喜欢去凉茶铺饮凉茶,下火祛湿。以前凉茶铺比米铺还要多,成行成市。而广州人并非热气才去饮凉茶,更多时候可能因为路过口渴,于是走入凉茶铺喝上一杯。平日喝上一杯凉茶,有病治病、没病预防。
当谢思埸走进广东省凉茶博物馆,一辆停在广式凉茶铺前的凤凰牌二八大杠自行车吸引了他的目光。一方方毛笔手写在竹牌的茶饮,提醒广府人当日在售的金银露、斑痧凉茶、罗汉果五花茶、菊花雪梨茶、红枣桂圆茶……每一样都使用“老广”信任的砂煲煎煮熬制,店铺天花板悬挂的各种干药材证明本店的用料十足。
湾区民间文化探寻者谢思埸在广东省凉茶博物馆内体验碾药。
馆长莫子瑜是凉茶专家,抱有好奇心的谢思埸很自然便跟馆长交流起来,他问道:“广府人爱喝的凉茶廿四味到底是哪二十四味?”
莫子瑜解答道:“一般的凉茶像七星茶、五花茶等就是简单的几味药材,而廿四味凉茶所包含的重要成分是最广博的。廿四味来自民间,不像其他来自古籍的方剂,并没有固定的药方。虽然名为廿四味,然而不是每家店所售的廿四味都用廿四种药材煎煮而成。不同的店铺熬制廿四味时可能会视乎不同情况(如体质、天气、病情、地域)而加减,各有秘方,有些店会多加一些至‘廿八味’,有些只有十多味没有统一标准。”
广东省凉茶博物馆馆长莫子瑜在制作二十四味凉茶。
除了解答谢思埸的疑惑,莫子瑜还开玩笑补充道,在广东人语汇里,廿四味变成了一个日常用语,成为强调程度的副词。比如用“落足‘廿四味’将事情办妥”,就是形成对事情的重视程度强。这一冷知识,让谢思埸深感有趣。
一口入喉生涩苦,却又悠然回甘。凉茶已经成了岭南人在这片土壤上千百年来修炼的情怀和智慧。
为了更深入了解广府药膳,谢思埸来到了隐居在白云山下的广州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当一群人进入中华医药园时,可见浮于青砖石板之上、蕴含深奥宇宙万物之理的河图洛书和阴阳八卦图,更引人入胜的是满园香气各异的1300多种药草,一味味被称为“广药”的广东地产药材,它们的一枝一叶,皆有治病保健的医学妙用。
广州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内的黄帝轩辕氏石像。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正式公布凉茶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粤港澳21家凉茶生产企业拥有的18个品牌、54个秘方及术语,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王老吉、邓老凉茶、上清饮、清心堂等均进入第一批名单。此后又陆续增补认定了两批,截至2007年,粤港澳三地共有189个秘方进入非遗名录。
走出去:广府药膳出海,展现“济世”文化风采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的岭南医史馆内,谢思埸被一个高约30厘米、直径约20厘米,通体呈暗绿色的圆身药罐吸引,仔细一看,其正面赫然雕刻着“王老吉”,这正是清晚期的藏品。
湾区民间文化探寻者谢思埸在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内观察中草药标本。
这背后是广式凉茶品牌的沉淀与积攒。从老式砂煲到新式饮料罐,以上清饮、王老吉、黄振龙、健生堂、沙溪、黎恩、和其正等为代表的凉茶品牌,正将这种养生饮料推向世界。当前,加强人文交流融合成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坚定文化自信,共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发挥粤港澳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联合开展跨界重大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全球华人的文化瑰宝,我们的凉茶文化正作为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从小被药膳文化耳濡目染的潮汕人谢思埸,对此感到非常自豪。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内景。
琳琅满目的广府药膳作为中医的一部分,滋润着国人的身体和心灵,融入城市文化。如今,中医药文化也越来越为年轻人所追捧,不仅大健康时尚产品畅销,就连煲汤煮凉茶也成了不少年轻人的爱好。
同时,它也成了全球华人一大文化记忆,早已名扬海外。近在香港澳门等地的西餐厅,远至美国旧金山、加拿大温哥华等城市的唐人街,都飘散着与广州东山、西关街巷中一样的味道。
作为一张文化名片,广府药膳不断“走出去”,也向世界展示着“济世”文化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