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教育

校长讲话放弃“3500多字”,被狂赞

毕业季,故事多。6月21日上午,西南政法大学举行2023届学生毕业典礼,当天遭遇大雨。

为了让学生们少淋雨,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发表讲话时,把原本准备的3500多字讲稿内容总结成了两个知识点——“知行合一致良知,德法兼修事上练”,并且补充说:“这本来是我典礼致辞的标题,全文阐释请参照稍后学校官微的推送。”


这个插曲很快成为社交网络的热门话题,很多网友为校方的应对点赞——既然下起了大雨,就应当及时避雨,而不是在雨中继续搞毕业典礼,毕竟这样的活动并非不可变通,换个时间搞也可以,实在不行,取消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想想也是,在大雨中参加毕业典礼,即便校长的讲话含金量再高,即便仪式的内容足够吸引人,同学们内心的期待也会大打折扣。毕业典礼是一种告别仪式,若最后搞得浑身湿透,长时间忍受老天的折磨,那得是多么糟糕的告别。

下雨了就该避雨,这是常识,也是本能。但我们经常看到很多违背常识的做法,下雨了活动照常搞,学校领导在台上讲话,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学生在下面吐槽,巴不得活动早点结束。

前不久某地一学校开军训动员会,当时恰好也下起了雨,一位学校领导站在主席台上称:“我与大家一起站在这里,站在风里雨里。”然而此话并未引起台下同学共鸣,有人大喊:“你下来啊!”这一番互动让领导颇为尴尬。当时这个事也上了微博热搜,校方所受到的多是负面评价。或许是感觉委屈,后来校方还煞有介事地回应说,领导也在淋雨,表示领导衣服都湿透了。

学校的回应略显滑稽,大家之所以不解,不是因为领导有没有淋雨,而是说为什么下雨天还要搞这样的活动。仅仅是学生淋雨,还是领导和学生一起淋雨,不会改变大家的评价。

搞活动遇到下雨天,主办方会作何应对,的确能让人看出一些东西。为何会有不同的应对,这背后可能是对待学生态度的差异所导致的。大学生,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用句俗话来说就是长大了,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所以很多学校往往会把他们作为成人来对待。这种态度直观的一个表现就是,学校懂得尊重学生,不会搞一些有损尊严、违背常理的做法,这其实反映了一种教育理念,那就是师生之间是平等的,教育是通过互动、交流,而不是靠家长式的管制来实现。

而有些学校的教育思路则显得有些陈旧。就拿在雨中开动员会这样的活动来说吧,孰是孰非一目了然,校方之所以如此固执,看起来更像是在贯彻他们的教育理念,一副“这也是为了你好”的样子。

在雨中听领导讲话,小细节有大算盘,一来让学生多吃点苦,接受所谓的挫折教育,二来让学生听话,以后教育过程效率更高。实事求是地说,这种教育理念无论在教育界还是民间都颇有市场,很多人担心孩子在优渥的环境中变得脆弱,所以没有困难也要制造困难,总是想着创造条件让他们在挫折中成长。

所谓的挫折教育本来就备受争议,而且,退一步说,能让学生感受到挫折的,恐怕主要靠的是社会的毒打,而不是在雨中听领导讲话。真正理解教育,有着现代教育理念的师者应该清楚,尊重学生,以健康的理念来教育学生,这不分年龄段,无论是在大学,中学还是小学。

不要一厢情愿地想着“为了你好”,教育应该是一个艰辛但温暖的旅途,如果让学生感到难以忍受,那肯定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南方都市报(nddaily)、N视频评论报道
撰文:李建国

 ▊ 南都君特选(戳下方标题)



突发5级地震,多地有震感!


爆笑!没想到,龙舟还可以这么玩!


又一家宣布:停业!


投了60万!他发现网站是假的……





 点亮关注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