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纽约时间
4
bxss.me
5
@诉说趣闻
6
1'
7
\\bxss.me
8
search
9
http:bxss.me/
10
@调研纪要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纽约时间
4
bxss.me
5
@诉说趣闻
6
1'
7
\\bxss.me
8
search
9
http:bxss.me/
10
@调研纪要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二湘:朱令去世一周年,清华学子控诉清华在朱令案中的冷血和无耻
“四川大学姜涛与爱人程月玲”,你们现在还好吗?
半年狂赚63亿了,微众银行董事长,还要卷员工
为了这部描述从“反右”到“文革”的禁片,田壮壮付出了十年不能拍片的代价
关于字节基建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警惕!广州芳村“金融茶”崩盘!不是第一次了
南都报道
南方都市报
2023-12-27
12月初,多个短视频平台流传着
广州芳村“金融茶”风波
的视频,视频中多人在昌世茶门口讨要说法。据媒体报道,
数百家茶叶商户持有的几十万元乃至上百万元的茶叶,一天之内价格“崩塌”,从单价5万多元跌到只剩下两三千元,参与其中的茶商损失惨重。
据市场里的茶商初步统计,
涉及此次纠纷的茶户数量达五百人以上,涉事金额超过5亿元。
这成为芳村茶叶市场里爆发的最大的一起纠纷事件。
12月6日,“广州荔湾发布”发文《“金融茶”“理财茶”?赌局陷阱!》称,近期
“金融茶”“理财茶”
事件频发,个别茶企打着销售高端茶叶的名义,承诺一定期限后以本金加利息的方式予以回购,以骗取非法利润。这类“金融茶”“理财茶”的业务模式脱离商品交易实质,由正常销售行为包装成为一种追求高额回报的投资理财产品,实际涉嫌诈骗或非法集资等行为
。投资者需谨记,炒茶并非投资博弈,而是高风险“赌局陷阱”。
崩盘
茶商损失惨重
但没证据证明是诈骗
据《经济观察报》,两个半月以前,一家名为广州市昌世茶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昌世茶”)的茶叶厂商进驻芳村茶叶市场。有茶商介绍,昌世茶先推出四款茶叶产品,以“没有书面约定”的回收价格吸引茶商参与,两个多月的时间把产品的单价从每提(茶叶交易单位,每片重357克,每提7片)3万元左右炒到最高7万余元。之后,昌世茶以高价推出第五款产品,吸收一拨资金后,“接盘”动作戛然而止。茶商透露,上述产品在一夜之间“崩盘”,从单价5万多元跌到只剩下两三千元,参与其中的茶商损失惨重。
有茶商告诉《经济观察报》,昌世茶的董事长陈世鸿是一位“00后”潮汕人,此前曾在类似的“金融茶”平台工作过。其表示,他们打款账户的户名有李业聪、陈棒磊和陈文帆,前面两个人曾为昌世茶的股东,陈文帆为现任股东。12月8日,陈世鸿表示,没有承诺回收产品,昌世茶的经营都是自己一个人做的,没有其他人。李业聪是自己的朋友,自己的账户不方便使用,所以用了李的账户;陈文帆是自己的亲戚。对于茶商“托”,陈世鸿称,那都是茶商的说法,其实没有托,昌世茶是现货的模式。
李业聪曾现身昌世茶的开业典礼。当时的宣传物料显示,其来自广东万基拓展实业集团(以下简称“万基拓展”)。《经济观察报》记者拨打该公司在天眼查上所留电话,对方称,李业聪只是该公司一名员工,不是高级管理人员。目前,多位茶商表示,由于缺乏“承诺回收约定”等证据指证昌世茶,警方尚未立案。
昌世茶崩盘之后,有部分茶商到公安局报案,希望可以立案处理。但是警方认为,这是茶商自发的市场行为,即“自己买茶买亏了,掉价了,现在不服气,找厂家理论”。有茶商认为,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没有实际的证据证明这是一起涉嫌非法集资的诈骗事件。
无论是加盟商签订的合同,还是微信群里的聊天记录,没有任何承诺回收的字眼。茶商“托”口头上说有承诺,但是茶商在面对面询价交易的时候也没有录音,没办法指证。
金融茶
回购热潮停止后
才意识到可能被套路了
将茶叶做成理财产品,凭借一张“提货单”而非茶叶本身流转盈利,在业内被称之为“金融茶”,一直备受争议与关注。这不是芳村茶叶市场第一次出现“金融茶”崩盘。而对于过去的事件,警方多予以立案,涉案金额一般没有超过1亿元。
今年7月,有广州市民向“南都记者帮”反映,他们花重金参与了一家茶叶公司推出的普洱茶回购活动,到期后对方却没有按承诺买回茶叶,甚至卖茶公司都已停止经营。
杨女士今年4月开始接触到广东茶有益茶业有限公司(简称茶有益公司),对方的业务员向她推荐了一些“具有理财价值的”茶叶产品,并且承诺30天之后将由公司回购,届时茶叶价格若有上涨,就作为她投资理财的收益。“他把我拉到一些微信群里,每天都有业务员在里面发茶叶的回收价格,每天的回购价都在涨,搞得行情看起来非常火热。”
面对高额的回购承诺,杨女士先花3万多元购买了一提(普洱茶常用的包装形态,一提通常有7饼茶叶)某品牌普洱茶“试试水”,30天后公司果然将其回购。在茶有益公司,这款茶叶的回购报价几乎每天都在增长,一进一出之间,杨女士获得了大约2800元的投资利润。有了这次投资经验,她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陆续投入大笔资金,共买下16提普洱茶,花费60余万元。
但这一次,投资者们没有等来茶有益公司的如期回购。6月14日,杨女士和一些投资者在茶有益公司组建的交易群中询问回购安排,却被业务员告知“公司没钱了,不会再回购茶叶”。紧接着,这些每天都在热烈讨论回购茶叶的微信群,也被茶有益公司负责人悄然解散。
“之前都跟我们承诺回购茶叶,现在又说不要了。”回购热潮停止后,杨女士意识到自己可能被套路了,“大家回过头发现,群里业务员发的消息是最多的,每天都在哄抬茶叶的回购价格,吸引我们去买来持有,等着他们回购。”有投资者表示,没了茶有益公司的回购,他们手上的茶叶根本值不了三四万元一提的价格。因此,他们认为这是茶有益公司谋划的敛财跑路戏码。
据投资者们自发统计,目前被茶有益停止回购茶叶的投资者有200多位,累计投入金额约5000万元。
此前每天都有业务员刷屏的茶叶交易群,已被茶有益负责人解散。
涨价
茶叶涨幅全由老板决定
买卖交易全凭一个“信”字
南都记者检索发现,涉事的这款名为“拾伍”的普洱茶,在网络上并没有公开售价,在茶有益公司开发的小程序上,这款茶叶的出厂价格显示为4800元一提。该茶叶在茶有益小程序上的行情价格以每天每提100-200元的涨幅不断上涨,截至6月14日,最高行情价格为42400元一提。
茶有益公司停止营业后,有业务员告诉南都记者,他从今年2月初开始在茶有益做回购“拾伍”等茶叶的业务,这些茶叶的所谓价格涨幅并没有参考依据,涨多涨少全由公司老板当天通知,再由业务员更新到微信群和小程序中。
值得注意的是,投资者多数是在茶有益业务员的引导下,从包括茶有益在内的四家指定茶商处购买“拾伍”普洱茶,再由茶有益统一回购。回购要求也相当严格,“如果包装被拆,或者不是完整的一提茶叶,公司都会直接拒收。”因此,不少投资者只将其作为一款金融理财项目,投资购茶后也未真正持有茶叶产品,与茶有益公司的所有交易以及约定,都是通过微信对话完成。
多位受访投资者告诉记者,作为常年在茶叶市场做生意的商家,不少人都没有签合同的习惯,买卖交易全凭一个“信”字。茶有益公司的业务员在推销和回购茶叶的同时,自己也在跟公司购买茶叶,等待被回购赚取利润,有的甚至刷信用卡或借钱去囤积茶叶,“才跟公司做几个月,从来没想到会爆雷”。
工商登记信息显示,广东茶有益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9月,原法人代表为肖某,2023年4月变更为林某。不少投资者称,之所以会相信茶有益的回购计划,是因为肖某和林某从业多年,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大家愿意相信他们。
6月底,南都记者走访茶有益公司办公地址,现场大门紧闭,透过玻璃窗可看到室内装潢还留有“茶有益”等字样,但门口的招牌已被拆除,旁边墙上还挂有属地街道与派出所、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制作的“天上不会掉馅饼,谨慎对待投资理财”横幅。现场有投资者称,目前负责人已被警方控制,相关情况正在调查中。
茶有益公司办公地点,招牌已被拆除。
据茶有益官方微信公众号7月6日发布的消息显示,该公司负责人确已在事件爆发后,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该公司为此提出一项和解方案:每提“拾伍茶叶”对应补偿现金人民币2万元加一提同款茶叶,同时拥有者持有的“拾伍茶叶”亦无须退还。至于投资者的回购诉求,茶有益公司未再提及。杨女士等大多数投资者并未接受该方案,“四万多元买的茶,现在变成两万,剩下的损失都要我们自己承担,大家没法接受。”
投资者以三四万元一提价格购入的“拾伍”普洱茶。
警惕
政府部门号召广大商户
警惕非法集资,防范违法“炒茶”
茶有益等公司的“炒茶”行为引起政府部门重视。8月30日,广州市荔湾区发展和改革局向荔湾区茶业产业商户发布《告知书》,号召广大商户警惕非法集资,防范违法“炒茶”,诚信为本,守法经营,担当社会责任。
荔湾区发改局发布的《告知书》。
《告知书》称,近期发现茶叶市场有涉嫌违法的“炒茶”行为,严重扰乱茶叶市场秩序,影响荔湾区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金融茶”“天价茶”等炒茶行为存在风险,交易中或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与集资诈骗罪,要求广大商户要坚决抵制以上违法行为,警惕非法集资风险。
9月11日,南都记者从一名投资者处了解到,目前已有部分“拾伍茶叶”投资者选择接受补偿。该投资者还透露,目前属地公安部门等均已介入调查,投资者们都在等待官方的进一步处理。
9月14日上午,广州市荔湾区发展和改革局回应南都称,针对茶叶市场“炒茶”线索,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发改局组织相关部门对茶有益等涉事企业进行走访约谈,对相关线索进行甄别,目前区公安部门已介入调查。此外,荔湾区发改局还联合广州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律师事务所等第三方服务机构,对涉事主体包括经营方式、经营范围、合同兑付情况等方面进行线索甄别、风险监测。并会同相关单位开展多轮跟踪研判,协调属地街道、派出所等做好风险监测、事件调查研判定性等工作,及时掌握最新情况;密切与区商务、区市场监管等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告诫各商户要自觉遵守商圈自律规则,确保市场秩序健康。
街道和派出所在茶有益公司外挂起提醒标语。
揭秘
“金融茶”基于“滴水滚珠局”
是一种新型的“庞氏骗局”
12月6日,“广州荔湾发布”发文称,在传统经营利润日益微薄的情况下,茶商通过炒作的方式抬高茶叶价格,高价的“金融茶”往往是资金堆砌和控制发行量的结果,通过锁仓和对敲等手段,不法茶商便能够轻松将茶叶商品转变为金融产品从而获利。新进茶商是“金融茶”市场的主要潜在参与者。与2007年和2014年的炒茶高峰不同,2021年炒茶高峰出现了量在价先的迹象。茶商数量的急剧下降导致增量资金无法持续,进而导致近期来“金融茶”“理财茶”的“爆雷”事件层出不穷。
“广州荔湾发布”发布的文章提到,部分新设茶叶厂商模仿大厂商发展路径,通过集中宣传造势、招揽加盟商,“另起炉灶”打造新“高端”品牌。为了快速变现,新品牌通过对加盟商的兜底回购条款刺激押款压货数量。原本随行就市的茶叶波动,变成了一种“固定+浮动收益”的理财产品,而新品牌茶叶就是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茶叶市场上这种以“注水资产”为基础,通过承诺收益的行为存在高度的诈骗和非法集资风险。
当下盛行于茶市的“金融茶”骗局基本属于传统上所说的“滴水滚珠局”,是一种新型的“庞氏骗局”。
“滴水滚珠局”的逻辑是寻找稀缺性资源,或不容易批量生产类型的产品,经过加工赋予其新的特性,然后鼓吹市场前景以及其稀缺性,拉升产品价值,通过造势、捂盘限量投入市场,拉长战线,拉升价值感,分阶段进行品相叠加,最后高位抛盘,提现走人,制造或寻找下一个风口锚点。
所有“金融茶”骗局都是以高回报为诱饵,承诺的回报率甚至超过20%,但这种承诺都不会写进合同,只是通过聊天等方式进行宣传。由于茶叶交易多以口头商定、微信交付的形式为主,对茶商的信任也源自多年积累的口碑和声誉,一些出面做局的人大都有各种各样的头衔加持。他们像炒股一样,通过“枪手”拉高打低反复收割,甚至茶叶根本没动,只是对单交易。这种以理财为名义的炒茶方式,即使有合同等外衣,实际也可能构成诈骗。
广州市荔湾区发改局(荔湾区处非办)、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及广州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提醒,
公众品鉴、收藏茶叶时,应聚焦茶文化和茶本身的价值,拒绝“金融茶”投机活动,防范非法集资风险;切记任何投资都存在风险,要警惕打着“保本”“高收益”旗号的任何形式的理财产品。
一旦发现涉嫌市场诈骗、非法集资的行为,广大群众应该及时收集和保留广告宣传资料、录音录像、合同协议、转账凭证等涉嫌非法集资的线索,积极向荔湾区发改局(荔湾区处非办)举报或向公安机关报案,举报一经核实将依法依规予以奖励。
国内
“金融茶”屡爆雷
多地监管部门关注
近年来,屡有媒体报道天价茶叶价格暴跌事件,背后都指向“金融茶”的炒作与崩盘。
据报道,2021年下半年,以大益茶等普洱茶品牌为主的“金融茶”产品出现崩盘形势,引发普洱茶行业乃至整个茶叶行业震动,不少茶行和炒家资金断裂,一夜蒸发千万资产。调查发现,一款大益2003年批次的“四星班章大白菜散筒”,在2021年3月底行情价为160万元一提,至6月27日价格直接腰斩,仅剩80万一提。彼时有茶叶业内人士认为,“金融茶”产品缺少监管,后台交易数据可以随意操控,为交易市场的爆雷埋下不少隐患。对此有茶商呼吁,“远离炒作茶叶,回归普通消费,注重产品本身品质,让茶叶行业重新回到正道上。”
同样在2021年下半年,广东、云南等多地监管部门与茶叶行业协会均发布文件,提示金融茶产品风险,指出“金融茶炒买方式和价格泡沫次生风险极大”。今年6月30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召开“整治普洱茶‘金融茶’乱象”专题座谈会,痛斥“金融茶”乱象危害大、影响深,损害消费者利益,破坏市场流通秩序,不利于茶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参会的茶产业链从业者也纷纷表示,全力配合“金融茶”乱象整治行动。
走访茶有益公司期间,有茶商认为茶有益公司打造的并非金融茶产品。“我也接触过‘金融茶’,把茶叶按照期货交易的方式进行炒作,盈亏全看市场变化,赔了也心甘情愿。但茶有益的回购是带欺骗性质的,我们认为它就是非法集资,是诈骗行为。”
也不是没有投资者对茶有益的回购模式提出过质疑,但种种怀疑都被公司法人的背书以及高额的回报所冲淡,有投资者还引用了《狂飙》的台词来诠释自己的想法,
“(当初)也知道投它有风险,但都说风浪越大,鱼越贵。”
6月19日,广东省茶业商会等联合发布倡议书,倡议各会员单位依法依规守法经营,抵制期货交易,不参与非法集资理财经营活动,交易过程中以合同、订货单作为交付凭证,并保证货物的实际交付。
“拾伍”普洱茶生产厂家广州市斗记茶业有限公司也发布声明称:“斗记从未生产及销售任何以‘理财’为功能属性的产品,市场上出现的该类产品均与斗记无关,属于个人行为。”并呼吁茶叶爱好者谨慎投资,警惕非法集资、诈骗、非法期货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带来的风险。
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朱逸聪
律师认为,
“金融茶”交易模式对经营者和投资者都存在风险。如果经营者未经有关部门依法许可,或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并承诺给付回报,那么就可能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如果经营者在其中还有非法占有资金的目的,例如将投资者采购茶叶的资金挪作他用导致无法返还,则可能构成“集资诈骗罪”。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者遭受经济损失、无法拿回投资资金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
朱逸聪律师分析称,如果有经营者在“金融茶”交易活动中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者集资诈骗罪,将面临刑事处罚,情节最严重者,可判处无期徒刑。“投资者在面对‘金融茶’这类产品时,应保持高度警惕,理性看待。”朱逸聪律师表示,任何投资都存在风险,要警惕打着“保本”“高收益”旗号的理财产品。他还建议投资者在投资前谨慎了解投资项目,通过核查企业的金融牌照等资质、咨询专业人士、了解投资项目的合法性和风险,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报道回顾
又“爆雷”!200多人花了约5000万……
南方都市报(nddaily)、N视频报道
南都记者 魏志鑫 叶晓文 实习生 张可
部分内容参考自经济观察报、每日经济新闻
▊
南都君特选
(戳下方标题)
港星周海媚陷离世传闻,刚过57岁生日
富豪之子,突然下跪痛哭
起底缅北四大家族,二代均有中国国籍
持续关注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轻触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