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一地办千人宴!主角是广东冼夫人
2023年12月,春节正式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中国年”升级为“世界年”。龙年春节,中华传统文化再度破圈出海。在泰国,以大峰祖师信仰创建的华侨报德善堂,举行隆重仪式膜拜宋大峰祖师。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华侨报德善堂已成为泰国社会一股不容忽视的慈善力量。在加拿大,位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承载着广东谭公民俗文化的谭公庙,也将开放游览活动,向华人社群及当地人介绍早期移民的故事及谭公庙的文化背景。
南粤大地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底蕴深厚,数百年来随广东人闯荡世界的脚步,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传承演变,凝聚同胞乡情、激励勤劳奋斗,并得到当地社会高度认可、推动文化交流、广受保护传扬。
这些广东民俗传承浓浓乡愁,成为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窗口,破圈出海与世界高频互动,以高质量发展生动书写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篇章。
马来西亚增江冼太庙理事会相关负责人向南都、N视频记者表示,冼夫人诞辰这天邀请当地官员、华侨华人参加“千人宴”,目的就是为了增进彼此间的文化交流。
团结海内外同胞
当地时间2月18日,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承载着广东谭公民俗文化的谭公庙,将开放游览活动,向华人社群及当地人介绍早期移民的故事及谭公庙的文化背景。这是一座与广东渊源深厚的庙宇,亦是受当地官方认可的加拿大最古老的华人庙宇。
谭公庙。
今年春节前夕,马来西亚增江冼太庙理事会常务副会长莫天来曾向南都记者透露,今年1月5日(农历十一月廿四),冼夫人诞辰这天,增江冼太庙会再次举办“千人宴”,邀请在当地的国会议员、华侨华人等参加,以增进彼此间的文化交流。
在马来西亚,与丝路精神高度契合的冼夫人文化精髓,不仅促进了当地华人群体的团结,还带动了马来西亚民族融洽,使马来族、华族和其他民族之间出现了团结友好、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莫天来曾告诉南都记者,他们一直坚持倡导茂名高州同乡学习冼夫人精神,对内维护团结,对外维系民族和谐,“让冼夫人精神在我们自己身上生根发芽,这是我们华侨华人在海外拼搏奋斗的精神灯塔,是值得世代相传的无价之宝。”
马来西亚增江冼太庙内香火不断。
在冼夫人精神的凝聚下,当地高州同乡的往来更为密切,举办联欢晚宴、捐赠建设经费帮助修缮其他会馆等,增江冼太庙理事会积极投入公益事业,经常资助当地华文学校。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华文学校里不全是华裔学生,有20%是马来族,“随着中国国力强盛,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不少马来人也把孩子送到华文学校里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莫天来说道。
在法国巴黎,有着30多年历史的“巴黎13区华人彩妆游行嘉年华”活动上,广东民俗元素也曾吸引众多目光。绣制着“潮州青龙古庙”六个金色大字的旗帜在沿途超十万名游客的簇拥之下,缓缓穿行在法国巴黎街头,引来阵阵喝彩。
潮州青龙古庙主祀青龙爷安济圣王,“潮州青龙庙会”也是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海内外潮人凝聚乡情的重要纽带。法国潮州会馆时任会长文瑞潮告诉南都记者,他希望通过这项非遗文化讲好中国的故事,团结海外潮人,“给华人后代一个了解自己文化的机会”。
长期以来,广大侨胞利用广泛的海内外人脉网络和跨文化交流经验,积极弘扬中华文化、岭南文化,为促进文化交流、民心相通作出新贡献。
“潮州青龙古庙”旗帜出现在巴黎街头。
激励华人勤劳奋斗
数百年来,来自故乡的民俗文化成为华侨华人寄托乡情的载体,陪伴他们在异国他乡走过跨越百年的风雨同舟路。如今,在海外得以传承发展的广东民俗已是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建设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窗口。
在澳大利亚悉尼市中心附近的静安街,有着中式红砖绿瓦牌楼的洪圣宫,传承于广东肇庆,已在此矗立逾百年。一百多年前,广东肇庆高要先辈远渡重洋来到悉尼种菜为生。在艰苦卓绝的奋斗岁月里,澳洲要明洪福堂同乡会出资买下了静安街的这片房舍,在保留原有房舍的基础上,于1910年建成了洪圣宫。
高要同乡们将对家乡的思念、对生活的美好愿景寄托其中。当时,他们还以低廉的租金将这些房舍出租给老人和新移民,帮助他们在此安居乐业。后来,他们慢慢摆脱了生活的窘境,有了自己的菜地,供应的蔬菜改良后更加迎合悉尼人的口味,并逐渐占据了当地蔬菜市场。
位于悉尼的洪圣宫庙。
太平洋彼岸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谭公庙,也展示着广东人的勤劳智慧。据记载,谭公生于元代,归善县红花园谭阁地人(现惠东县大布村)。后人有感于他救民于水火、为民消灾的传奇,便建起了“谭公庙”。19世纪60年代,广东五华客家人魏泗漂洋过海前往加拿大谋生,带去了谭公像,使得原本流传在广东的谭公民俗文化,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
魏泗的后代、维多利亚谭公庙现任负责人之一Jackie Ngai向南都记者介绍,大约在1875年,魏泗梦到谭公,梦里谭公嘱咐他设庙。第二年,在魏泗多方奔走筹款及华人同乡的支持下,他将谭公像搬进了一座小寺庙里,从此谭公像在加拿大有了正式的容身之所。
作为从东方漂洋过海来到北美的异乡人,即便在当时华人普遍遭受歧视的背景下,魏泗仍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勤劳换来了建谭公庙的本钱。后来几经易址,1911年,当地客家社团建造了一座四层楼建筑。翌年,谭公庙搬至顶层,多年来华裔远近前来参拜者众。
Jackie Ngai告诉南都记者,除华人外,也会有当地人,以及来自欧洲、澳洲等地的游客前来,他们可以通过参观谭公庙认识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谁都可以来,我们欢迎所有人”。
融入各地创新发展
从广东流传至世界各地的民俗文化,不仅仅影响着华人群体,也逐渐融入当地,见证文明交流互鉴,持续惠及华人以外的群体,以文化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融相通,不断扩大“朋友圈”,从广东这个窗口展示中华文明之美。
数百年前,包含慈悲乐善精神的大峰信俗,随着潮汕人的迁移传至东南亚,并在当地开枝散叶。其中,以大峰祖师信仰创建的泰国华侨报德善堂,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成为泰国社会一股不容忽视的慈善力量。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华侨报德善堂开办华侨助产医院,又渐渐扩展到全科的华侨医院,并将慈善工作进一步拓展到社会救济等众多领域。此后,华侨报德善堂成立了华侨崇圣大学,并在该校开办中文系,教授华文。经过长期不断的善举,华侨报德善堂把潮汕地区民众的大峰祖师崇拜带入泰国社会,得到了泰国社会的认可。
泰国华侨报德善堂。
华侨报德善堂负责人苏细告诉南都记者,将不遗余力,继续各项救济恤难、扶贫济困、严冬送暖、灾后扶助、施医赠药、兴教办学等善行。
在柬埔寨铁桥头,历经近百年岁月的三山国王庙,源自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山国王祭典,承载着柬埔寨潮汕侨胞的乡情。铁桥头三山国王庙每逢元宵节举办的“游神”活动,总会吸引大量市民和游客围观,去年元宵节,甚至有人从法国、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专程赶来观看。
柬埔寨“游神”活动现场。
柬埔寨铁桥头柬华理事会会长赵伟如告诉南都记者,当地潮汕人还在铁桥头三山国王庙附近修建了华文学校,三山国王在当地已逐渐成为一种精神纽带,共同的民俗文化和华文教育,将人们凝聚在一起,守望相助。
在海外传承的广东民俗,以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涵养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化,焕发出热烈升腾的时代气象。
南方都市报(nddaily)、N视频报道
“享誉世界的广东元素”系列报道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佳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本期采写:南都记者 翁安琪
▊ 南都君特选(戳下方标题)
春节福利,戳链接领取 ↓↓
南都红包封面 | 坚果礼盒+阿里会员 | 微信读书年卡+文创 | 700元京东养车券 | 奈雪的茶心意卡 | 探宝觅踪+青桔单车季卡 | 100元美团卡 | 100元高德打车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