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厕所都能挤七八个人”,变了!爷孙三代人见证
编者按:七十五载波澜壮阔,七十五载春华秋实。中国人民一代接着一代干,创造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即日起,南都、N视频推出“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别策划——跨越时空的接力”,走进多个行业和领域,讲述几代人传承奋发进取精神,真抓实干、接力创新,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故事。
10月1日,铁路国庆黄金周迎来客流高峰日,预计将突破2100万人次。
每年的几个客流高峰期,例如春节、五一、国庆,都是铁路人最忙碌的时间段。列车长王晶也不例外,今年的国庆假期预计和往年一样要在列车上度过,只是具体值班情况还未确定。
2008年,王晶成为一名列车乘务员。1978年,她的父亲王金良开始做铁路炊事员。大约上世纪60年代,她的爷爷在车站做后勤工作。三代人的铁路生涯或多或少与京广线有关。这条贯穿祖国南北、起点和终点风景迥然不同的铁路,既为王晶一家几代人所熟悉,又承载着新中国交通变迁的记忆。
遥想新中国成立之初,粤汉铁路和京汉铁路回到人民手中,获得新生。此后几年,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粤汉、京汉终于连为一体,形成完整的京广铁路。几十年如白驹过隙,京广铁路等线路从普通列车到高铁,时速翻了数倍甚至十倍。
变化不止于“速度”。王绍文、王金良、王晶爷孙三代,是千千万万见证铁路发展进程的家庭之一,南都、N视频记者听他们讲述,为他们记录这一段段变迁往事。
新中国成立之初铁路人的辛劳
9月23日晚,D924次动车从珠海站经由广州南站,一路北上,最终目的地是北京西站。在广州南至长沙南区间,列车长王晶忙完手头的工作来到餐车车厢,开始准备调试漆扇的颜料。
这是一种为乘客提供的手工小游戏。桶里盛水,滴入各色颜料,将颜料轻轻搅开,再把白色扇子浸入水中,轻微旋转,两面染上鲜艳的纹路。拎出扇子、晾干,多彩的漆扇制作完成。
列车长王晶(左一)和乘客互动后留影。南都记者 马辉 摄
扇子上是列车人员写好的文字,“盛世华诞”“举国同庆”“山河远阔,国泰民安”等等,南都记者在车厢里提前感受到了浓浓的国庆节日气氛。制作过程吸引了车厢乘客的注意力,大小朋友争相上手体验。末了,列车人员和乘客一起合了影,他们高喊“祝愿祖国生日快乐、繁荣富强”!
王晶参加铁路工作已有16年,此次跟的D924途经的主要是京广线。京广线,这条贯穿祖国南北、起点和终点风景迥然不同的铁路,既为王晶一家几代人所熟悉,又承载着新中国交通变迁的记忆。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尚未连为一体,其中粤汉铁路遭到疯狂破坏,全线有38座桥梁被炸毁,致使线路完全中断。当年12月底,经过铁道兵的抢修,列车终于开到广州城下,几乎停顿的广州经济和生产生活得以恢复。
那一年,粤汉铁路开通已有13年,京汉铁路开通更有43年之久。两条铁路经过多年战乱,终于获得新生。
武汉长江大桥。图片来源:中国铁路公众号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1957年,万里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被“天堑”分隔的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相连,形成完整的京广铁路。
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之初,铁路客车的平均时速只有20.9公里。泛黄的列车时刻表记载了北京至广州所用的时长。1959年,15次列车第一天7:20从北京出发,第三天18:20才到广州,全程59个小时,平均时速约40公里。1967年,15次列车全程缩短为36小时50分钟,平均时速约60公里。
当时,15次列车的始发站为北京站。也正是那段时期,王晶的爷爷王绍文在北京站做后勤工作。时间过于久远,一些往事早已随风湮没,王绍文给儿子王金良留下的印象就是“辛苦”。
“列车到了要给列车上水,还要帮助给列车搞卫生。那会儿工作量非常大,相当不容易,大冬天上去堵水管子,穿的棉衣都湿了。”
王金良的老家在河北固安。多年后他仍然记得,父亲在北京的铁路工作让他有机会见识外面的世界。父亲每三个月从北京骑自行车回老家一趟,载回来的洋白菜是稀罕物。每逢假期,王金良到北京待几天,在那里,他见到了老家没有的火车。
虽然在工作之前,王金良并没有坐过火车,但火车不再是概念中的东西,它和父亲的工作密切相关,没多久,也将和自己的人生关联在一起,如此长达几十年。
见证九十年代春运概念凸显
1978年12月,19岁的王金良,这个对火车还并不熟悉的年轻小伙,也成了“铁路人”。此前,他和父亲聚少离多,很少有机会谈论工作上的事儿。这次,父亲叮嘱他:一定要好好干。
刚参加工作不久的王金良(右二)。受访者供图
经过培训,王金良成为铁路炊事员,最开始跟的线路就是京广线。他告诉南都记者,当时还是普速列车,从北京走一趟广州,停48个站,第一天晚上开,第三天早上到,火车检修后,当天晚上再往北京开。来回需要5天,“走5天歇5天”。
他说,那时候的餐车餐桌很小,餐品种类不多,早上是面条和炒饭,中午是快餐,简单荤素搭配,配3种菜。卖的快餐都很便宜,用铝盒装上,“一毛九一盒”。除了快餐,他们还供应炒菜,肉丝炒蒜苗,一份两块五。最贵的是木须虾仁,一份四块五。
售餐需要小票,小票有几种,分为不同面值。王金良说,餐车工作人员推着小车到各车厢,根据不同餐的价格“撕小票”卖给乘客。“我们主任算账非常精准,动作很利索。当时还带着小算盘呢。”夏天,列车上只有风扇,乘客很多,几个车厢转下来,工作人员出一身汗。
冬天,从北京经河北、河南、湖北、湖南,一路向南2000多公里来到广州,王金良穿的棉衣换成单衣和半截袖。除了景色和气温的差别,他还看到了改革开放初期的五羊城。
在广州火车站附近,王金良记得,有个称为“低洼地”的地方卖花、卖菜,还卖伞、手表、变色镜等物品。那时候,北方的冬天缺少新鲜的蔬菜,“一说大冬天吃上韭菜可了不得”。他们从广州买来西红柿、韭菜等,搁在没人的车厢上铺,“满车厢全是韭菜味”。
除了这些,广州流花路的广交会展馆也给王金良留下深刻印象。他在广交会上买的三五牌台钟,当年也属于时髦物件,上世纪80年代成为很多家庭新婚必备。
上世纪90年代,王金良和同事。受访者供图
跟了几年京广线后,王金良还跟过北京到成都、北京到上海的线路。1996年,京九铁路全线开通,王金良转到京九线,跟北京至深圳。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他切身体会两件大事:春运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铁路终于大规模提速了。
据王金良回忆,春运这一概念在70、80年代还不明显,到了90年代日益凸显。90年代,国内经济往来、人员流动更加频繁,铁路承担的客流任务大大增加。
数字的变化最能体现。1980年,首次有媒体使用“春运”字眼报道春节客运。1984年,春运突破5亿人次,1994年这一数字突破10亿。
上世纪90年代的车站景象又浮现在王金良的眼前。他提到,尤其是京九线开通后,一到春运,火车票极其难抢,“第一,它便宜。第二,大家都着急回家”。站前广场排着大方队,进站后“望不尽的人头,挤在列车各个门口,大包小包的,挤上不去”。
那个年代,列车超员是经常的事,连厕所都能挤七八个人。车厢过道满满当当,小推车根本推不过去,列车人员只能一人背着竹筐或两人抬着竹筐送餐。
此外,铁路提速由迫切的愿望开始变为现实。1949年至1996年,中国铁路长期在低速中徘徊,铁路客车平均旅行时速只是从20.9公里提升至48.3公里,现实的需求完全满足不了。
位于广东的广深铁路曾经被选为提速试验区段。1994年12月,广深铁路经过提速改造后,开行的中国首列准高速旅客列车时速达到160公里。之后,从1997年开始,我国铁路实现六次大提速。
其中,1997年第一次大提速,京广、京沪和京哈三大干线全面提速,列车运行最高时速达140公里。到2007年第六次大提速,白色的“和谐号”动车组第一次进入国人视线,动车组的运行时速达200公里,京哈、京广、京沪等部分区段时速到了250公里。
新世纪迈进高铁时代
2008年,王金良的女儿王晶参加铁路工作,又与京广线结下缘分,她最开始就是在北京至汉口的直达车(Z字头)当乘务员。
与她小时候乘坐的带有风扇的火车不同,这一时期的直达车已是空调车,车体颜色从绿皮换成蓝白皮。王晶说,当时,对列车服务的质量、卫生环境等要求也已提高,“一名乘务员最多看两节车厢,车上还配有保洁人员”。
进入铁路工作初期的王晶。受访者供图
王晶参加铁路工作的同一年,我国的高铁时代刚刚起步。2008年8月1日,国内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正式投入运营。
当时,王金良已不再跟车跑,而是进入管理层。他对高铁时代的切身体验不如之前那么具体,但他仍在感叹“速度”:“以前没有俩小时根本到不了天津”,因为高铁,现在只需半个小时。
2012年12月,京广高铁全线贯通运营。第二年,王晶转入高铁车队,换上高铁的工作制服。她走的也是京广线,从北京到广州、深圳等地。通过笔试、面试的综合考验,王晶考上了高铁的列车长。
王晶告诉南都记者,和之前的工作相比,在高铁上同样要做好列车服务,而且要求更高。作为列车长,最主要的职责是保证列车的安全正点。
她以“列车有人抽烟”的应急处置为例。“如果列车上发生烟雾报警,司机会立刻降速,不需要提前通知列车长。这种情况下,列车长要赶紧查看,判断到底是怎么回事。”另外,还要保证列车车门安全,谨防乘客迟到扒门等突发情况。
因为要负责大大小小的事情,忙碌是常态,王晶说“走高铁线的时候,一天下来两三万步”稀松平常。
转入高铁列车工作的王晶。受访者供图
那几年,与王晶的忙碌状态同时进行的,是我国高铁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据铁路部门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3.1万公里,其中高铁近3万公里。
自主研发方面也有了突破。2017年6月,中国标准动车组被命名为“复兴号”并批量投入运营。“复兴号”列车设计寿命达到30年,能够适应我国地域辽阔、环境复杂的特点,满足长距离、高强度运行的需求;列车容量更大,旅客乘坐空间更加宽敞……
2019年,王晶的父亲王金良正式退休。退休前,他所经历的铁路变化堪称巨大:列车餐车用煤气罐和烧煤做饭早已成为历史,餐食供应种类大大增加。遑论,购票方式、乘车环境也不可同日而语。
七十五年巨变“不止于快”
英国一位铁路历史学家在《铁路改变世界》一书中较为乐观地看待铁路这一古老的发明:“铁路也许代表着过去,但它们依然也代表着未来。”
该书对中国铁路的发展有过评价:“中国以建设庞大的高铁网络来延续迟来的铁路扩张。高铁成为近年来中国另一项辉煌的铁路成就。”
今年6月,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京广高铁全线实现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
今年9月,随着龙龙高铁梅州西至龙川西段开通运营,中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万公里,高铁超4.6万公里。而新中国成立时,全国铁路只有2万多公里。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还宣布,目前铁路已覆盖全国99%的2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覆盖了96%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
75年间,质的飞跃。王金良谈到自己的感受,连说好几句:“变化太快了!”
王金良、王晶父女。受访者供图
王晶认为,她所经历的十几年,高铁等列车的服务一直在优化。身体不便者等重点旅客,通过手机客户端不仅可以订票,还能预约迎送服务。儿童票的免票、优惠标准已由身高变为年龄,更加科学、人性化。
高铁带来的变化还有很多。王晶向南都记者表示,高铁因为定员,不会出现普通客车那种拥挤的状态。春运繁忙时,高铁也会加开临客,但几十年前她父亲经历的春运景象已经不再常见。
几年前,就有研究者指出,高铁的开通运营,正悄悄影响着春运的格局,“高速使团聚常态化,春运已经不是全年中最紧张的时刻。据上海铁路局统计,黄金周、暑运甚至双休日,客流量逐渐接近甚至超过了春运”。
王晶说,除了春运,平时客流量在五一、十一假期和暑运期间也会有明显的起伏。“这些都是旅游出行量较大的时间段。比如暑运,可以看出儿童乘客更集中。”
此外,每年十一假期,她们也无法偷闲:“会加开车,人员不够,谁赶上排班了就走,其实这么多年都习惯了。”
今年十一假期,不会例外。
铁路国庆黄金周运输自9月29日开始,至10月8日结束,为期10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75亿人次,10月1日为客流高峰日,预计将突破2100万人次。今年国庆黄金周旅游流、探亲流、学生流交织叠加,铁路客流预计将保持高位运行,呈现“头尾长途多、中间中短途多”的特点,部分时段和区段客流高度集中。
很多列车长将和王晶一样,继续随着飞驰的火车,度过难忘的假期。而像王晶这样的铁路人家庭,今后还会见证中国铁路的新变化、新样貌。
南方都市报(nddaily)、N视频报道
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别策划——跨越时空的接力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佳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主笔:南都记者 马辉 张倩寒
本期采写:南都记者 马辉 发自长沙、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