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升到1800多个!已开到非洲

南方都市报 2024年12月07日 12:22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从不同维度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并通过书信的方式同各界人士深入交流。即日起,南都、N视频推出“回信里的中国式现代化”专题报道,通过回访收信人及相关人士,生动讲述他们扎根所在领域,牢记嘱托、辛勤耕耘,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心路历程。

2023年5月1日,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提出殷切期望,并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徐俊平,是给总书记写信的12名科技小院学生代表之一。2024年12月,他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总书记的回信更加坚定了他在乡村里做科研的信心,毕业之后还要留在当地继续做农业科学研究。

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科技小院自2009年发展至今,已遍布全国乡野,并推广至非洲多国。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科技小院发起人张福锁向南都记者表示,未来希望以创新驱动、实践磨砺等方式,培养出既懂科技又通教育且具备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徐俊平。

坚定信心在乡村做科研

一间院落、三五农舍、数位专家,是科技小院的“标配”。

2009年,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在河北曲周白寨村诞生,此后广受认可。

最初,“科技小院”这个名字就是曲周当地农民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回忆,那一年,他和他的团队来到曲周,起初住在实验站,离田地远,难以契合村民下田时间。于是大家决定住到村里去,租了一个农民闲置的院子。此后,和村民的交流变得便利,村民有问题就去找他们。“老百姓真切感受到我们是带着科技来服务大家的,科技就这么走进了农家小院,他们便提议取名‘科技小院’。”

张福锁。

十几年间,“科技小院”模式扎根于祖国各地田野。在小院里,中国农业大学的师生们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服务农民和农业产业,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民可用的种植养殖技术,切实帮农民解决具体难题,让农民通过科技致富过上好日子。

2023年5月1日,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提出殷切期望,并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总书记在信中写道:“得知大家通过学校设立的科技小院,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我很欣慰。

在此之前,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代表给总书记写信,汇报他们的收获和体会,表达为农业强国建设作贡献的坚定决心。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徐俊平,是给总书记写信的12名科技小院学生代表之一。他告诉南都记者:“总书记的回信更加坚定了我在乡村里做科研的信心!因为我计划就是毕业之后还要留在当地继续做农业科学研究。”

徐俊平在田野中。

今年是徐俊平驻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科技小院的第6个年头。他早就记不清在农户家中吃了多少顿饭,听农户喊了多少声“小徐”,但他深知自己已融入当地,融入“三农”,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杭锦后旗人。

这几年,他在当地通过示范试验,为农民解决玉米种植过程中品种、用肥、病虫等技术难题,大大提高玉米产量,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玉米专家”。

总书记的回信在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中引发强烈反响,亲切的关怀、殷殷的期望,令全校师生深受鼓舞。

作为科技小院发起人,张福锁向南都记者表示,“总书记的回信为我们抓好抓实爱农兴农人才培养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他说,科技小院将继续勇担“立德树人、爱农兴农”时代重任,主动服务实施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等战略需求,大力推进科教协同、产教融合、校地合作人才培养的深化综合改革,不断在农业科技核心关键领域和“卡脖子”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不断提升爱农兴农新型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适应度,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

地处河套平原的杭锦后旗是典型的农牧大县,光热资源丰富,灌溉条件优越,但土壤盐渍化、农田大水漫灌、化肥用量高等农业资源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制约着当地粮食产量和生态环境。

科技小院,就是将“象牙塔”与“泥巴地”链接到一起,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实际中的技术难题。

2019年3月,张福锁院士联合内蒙古农业大学以及四级联创团队成立杭锦后旗科技小院,探索全域整建制种植业绿色生产模式与经验。徐俊平作为其中的一员,连续几年参与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工作,为杭锦后旗“量体裁衣”,抓住“全域、绿色、种植业”三个关键点,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在科技小院与四级联创多方共同努力下,目前杭锦后旗已推广节水降耗、控肥增效、减药控害、减膜提效、治盐改土等技术70万余亩,示范区节水节肥40%,亩均增收约125元,实现节本增收8750万元。

总书记在回信中提到,“你们在信中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

徐俊平(左一)与农户交流。

徐俊平向南都记者分享道,这是总书记回信中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一部分。“对我们科技小院的学生而言,‘自找苦吃’就是扎根‘三农’、服务‘三农’,到田间地头为老百姓做实事。”

来到杭锦后旗科技小院后,徐俊平一年在地里待8个月,播种、施肥、除草、浇灌,每个环节都牢牢盯着。玉米红蜘蛛病高发期,他曾经一上午骑着电动车跑3个村民小组,把防治玉米红蜘蛛病的知识和村民讲了一遍又一遍。

戴着眼镜、穿着朴实、皮肤黝黑,在农忙时节,徐俊平无疑是当地的“农技保姆”。“咱们(玉米)红蜘蛛什么时候预防最佳?” “现在除草用什么药剂好?”玉米种植过程中出现的品种、用肥、病虫等技术难题,他通过深入钻研、示范实验来解决。

谈及选择学农的原因,徐俊平坦言,他从小就跟着父母一起种地,本身就有浓厚的农业情结。“我出生在吉林长春,我家那块也是种玉米”,他笑称自己“一生当中都在跟玉米打交道”。

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让徐俊平从本科、硕士到博士,一直坚持选择学农的原因就是他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我们学农人更应该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所学所知,为保障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徐俊平向南都记者介绍,在收到总书记回信后的一年里,他在当地组织了玉米高产高效竞赛活动,推动玉米单产提高,助力杭锦后旗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县建设。“希望把我们的技术知识传播给更多农户,带动他们增产增收。”

把成果留在百姓家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党的二十大对建设农业强国作出部署,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徐俊平向南都记者表示,这也是自己加入科技小院的初衷。“当时我想做面向生产的研究,摆脱实验室这种完全理论的实验方式,正好科技小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我的想法契合。”

除了做科研,他还到田间地头给农户培训,传播助农政策和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意识,培养了一批新型职业农民。

作为一名长期驻扎在河套灌区典型农牧业大县工作的科技小院学生,在他看来,赋能农户的同时,农户也在赋能着他。徐俊平说:“下沉基层,服务‘三农’,感悟一线,让我明白了自己的价值与意义。”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百姓家。科技小院不仅见证了一批又一批学生成长成才,也帮助了一家又一家的农户增产增收。

张福锁向南都记者分享,创建科技小院的想法最初产生于2008年。彼时,张福锁的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每年发表一百多篇英文文章,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他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我们发这么多英文论文,农民能看懂吗?能用上吗?”

2009年,当他在曲周看到一位农民因没有科学的方法鉴别化肥真伪,竟然冒险用舌头“品尝”时,大受触动。他和团队决定,把课堂和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一线的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进行科研攻关。

15年过去,科技小院从最初的1个发展到如今的1800多个,从国内推广到非洲,越来越多的农业科研人员、农业教授、农学生,走出校园和实验室,走进田间地头、村屯农家,用实际行动厚植爱农情怀,助力乡村振兴。

张福锁(左三)和学生们。

张福锁对科技小院的发展充满期待。

“未来我希望科技小院能真正成为服务国家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战略的实践新模式。以创新驱动、实践磨砺等方式,培养出既懂科技又通教育且具备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让各类人才在小院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并通过人才的流动与辐射,带动整个农业领域教育科技人才水平的提升,为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一体化支撑。”张福锁说。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徐俊平表示,他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用所学所思致力于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书写无愧于新时代的青春答卷。

南方都市报(nddaily)、N视频报道
“回信里的中国式现代化”专题报道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佳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主笔:南都记者 马辉 张倩寒
本期采写:南都记者 张倩寒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南方都市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