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省委书记邀请这些“大咖”,共商江苏发展大计

江苏新闻 2024-01-31

以下文章来源于评新而论 ,作者评新君


“真心希望听到你们的睿智之言!”3月2日上午,江苏省委会议室内春意盎然,省委书记信长星开场白时一番诚挚的话语,更让与会者感受到浓浓的暖意。到场旁听的评新君发现,受邀参会的都是江苏顶尖的科学家、在苏两院院士,可谓群星闪耀、“大咖”云集!


“江苏如何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找准定位、发挥作用,更好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要求?”信长星认真倾听院士们的真知灼见,与他们面对面交流畅谈,共商这一关系江苏未来发展的重大课题。






嘱托之重、责任之重


评新君留意到,省委书记、省长即将赴京参加全国两会,今天特意抽出整个上午双双出席——这个会议显得尤为不一般。



关心江苏的人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四次考察江苏,对江苏的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要求。信长星说,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于国家长治久安的极端重要性,并且对江苏寄予厚望。今天,我们重温总书记重要讲话,联系当今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更加深刻体悟到总书记的嘱托之重、江苏科技创新的责任之重。


而翻看新时代十年江苏科技创新“成绩单”: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6.5%提升到67%,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由2.3%提升至3%,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50.4件、全国第一,数字经济规模超过5万亿元,苏州实验室、南京紫金山实验室、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等一批重大科创载体和项目加快建设,“蛟龙号”“奋斗者”号接连刷新我国载人深潜纪录,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前列……这些历史性成就,都是江苏在新征程上扛起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责任的“底气”。



信长星在与院士们交流时说,立足新起点,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江苏至少应在这三个方面“有所作为”:


在基础研究上要有所作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在这个根本性问题上,江苏必须有所作为、大有作为,成为我国原始创新的重要策源地、突破地。


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要有所作为。国家需求就是江苏所向。要立足江苏产业基础,锁定重要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聚焦突破,形成自己的“定海神针”“不二法器”,尽快甩掉“卡脖子”的手。


在颠覆式创新上要有所作为。科技交叉融合是发展大势,颠覆性技术的率先研发突破,可以带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蓬勃发展。要把握大势、顺应大势,以颠覆式创新开辟和引领新领域新赛道。



构建江苏新的“创新版图”


江苏是科教大省,人才荟萃,称其为“院士大省”也不为过。据统计,过去几十年江苏培养了两院院士460多人,目前在苏院士114人,在全国各省区中最多。这宝贵的“院士家底”正是江苏在新征程上扛起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责任的“优势”。



评新君注意到,今天受邀参会的院士都是江苏科学家的杰出代表,他们来自高校、重点实验室和企业,德高望重、学识渊博,既有“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坚守者,也有致力“填坑战队”“戳破天计划”的奋斗者,虽然研究的领域各有不同,但都聚焦国家战略、科技前沿和江苏所需,攻关重大科学问题和“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为江苏的科技强省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苏两院院士座谈会代表

王泽山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

吕建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

祝世宁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

万建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主任

郭万林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崔铁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

陈卫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

唐洪武 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党委书记

迟力峰(女) 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州大学教授

肖伟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康缘药业公司董事长

沈国荣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南瑞继保电气公司董事长

刘志红(女)中国工程院院士、东部战区总医院副院长

缪昌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公司董事长

王广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药科大学学术委员会主席

张洪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教授

顾晓松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通大学教授

蒋剑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林产科学研究院林化所研究员

张佳宝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

滕皋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

陈光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强化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首次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部署。院士兼有科研攻关和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责,如果把教育、科技、人才,分别看作“1”,那么这三个“1”一体推进,院士是最好的桥梁纽带;充分发挥三个“1”的协同效能,才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1+1+1>3”的战略支撑。



信长星希望院士们在做好自身科研攻关的同时,帮助江苏谋划推动四个方面的工作:


帮助江苏谋划创新布局。发挥学术引领作用,聚焦科技前沿,围绕科技创新方向、规划路线,多出主意,逐步形成更有针对性的科技创新布局。


助力更多“国之重器”布局江苏。希望院士发挥在各自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引领更多科技创新载体平台布局江苏,带动江苏创新能级整体提升。


实现更多原创性成果突破和转化。希望院士从江苏发展的重大难题、短板和困难中凝练科学问题,加强原创性科技攻关,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引领推动更多研究成果在江苏转化和产业化。


引进和培养更多高水平创新人才。带出更多科技骨干、高端人才、青年才俊,引荐汇聚天下英才,使我们的事业青蓝相继、薪火相传。



当好科学家的“后勤部长”


评新君在会场留意到一个细节,参会的院士们坐在前排,省内相关厅局的负责人坐在后排,他们认真记录院士们的建议和意见,信长星也不时就院士们提出的问题“现场答复”,并且要求相关部门梳理、研究。



“科研的事由院士自己决定,服务的事我们全力保障。科学家的大脑如果考虑闲事太多,就证明我们的工作不到位!”信长星在会上对各级党委政府提出明确要求,当好科学家们的“后勤部长”,为在苏院士潜心科研、放心发展、舒心生活营造良好环境。


信长星充满感情地说,科技创新是辛苦活、寂寞活,面对的是“无人区”“难中难”,需要科学家付出极为艰辛的努力。对我们而言,就是要当好“后勤部长”,给予最大支持,提供最好服务。


制度保障上,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更优的科技管理方式、成果评价体系、成果转化体系、薪酬激励机制,以有效的制度激发“无限活力”,让创新潜能得到最大程度释放。


时间保障上,要提倡“无事不扰”,最大限度减少行政手段、繁文缛节等对院士工作的干扰,让大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科研。


服务保障上,要切实落实好院士待遇保障,把就医、出行、疗养等方面的服务落到“细微处”,做到“无微不至”。


会场上气氛热烈,不知不觉,会议从上午9点一直开到中午12点40分,大家仍然觉得意犹未尽。






戳这里关注我,看江苏新闻👇

详细报道请关注 江苏卫视《江苏新时空》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高彦 高涵  编辑|沈杨 小燕©江苏新闻

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省委书记邀请这些“大咖”,共商江苏发展大计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