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价格涨到10年来最高!网友:贵得离谱…南宁的情况如何?

930老友记 2023-08-22

继“最贵春节档”之后,或许又迎来了“最贵暑期档”。今年的暑期档即将迎来尾声,观众对“高票价”的异议贯穿其中,“为什么现在电影票这么贵”还一度出现在微博热搜。许多观众表示曾经常见的19.9元电影票在这个暑期几乎绝迹,低则三四十元,高则七八十元的票价成为主流,一家三口看一场电影动辄要花掉一两百。更有观众发现不同渠道购买同一部电影的票中所包含的服务费参差不齐,有些甚至出现了高达二十多元的服务费,以及所谓的“检票费”。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8月18日中午12点,今年暑期档(6月1日至8月31日)全国平均票价达到40.8元,为过去十年来的最高。


片长增加场次减少
影院提票价保盈利


“在广东IMAX 70元一张,加6块手续费,这个暑期都没怎么见过二三十的电影票”“北京朝阳,买的都六七十一张,一家5口人看一场电影花掉400多元,真的好贵”“杭州现在普通影院普通位置随便点开都是40+”,社交平台上,观众对于这个暑期档高票价现象的吐槽数不胜数。



而在成都,小编搜索附近电影院的几部热映电影,票价均在40元+。



除了票价,许多观众注意到电影票上单独列出来的“服务费”也参差不齐,普遍为3-5元,部分低线级城市甚至出现了超过20元的“影厅服务费”,部分影院的票面还出现了1-2元的检票费。繁琐的票价构成使得不少观众疑惑不已,也开始质疑这其中影院是否有随意升价的操作空间。


记者从灯塔专业版上梳理了近十年来暑期档全国平均票价变化,在包含服务费的前提下,这十年的票价从2014年的35.6元一路上涨至今年暑期档的40.8元,当中在2016年和2020年票价相比上年稍有回落,分别为33.3元和34.9元,今年暑期档的票价的确站在了历史高位,其中光看一线城市的平均票价,更是飙升至49.7元,也为近年来新高。不过,从票价增长速度来看,今年的增速为4.3%,远低于去年同期的7.5%。如果是和疫情前对比,艺恩数据监测显示,今年暑期档的票价比疫情前暑期档增长了约13.3%。


凯擘影城中国区经理薛子聪告诉记者,从较为显性的因素来看,今年暑期档影片的片长都偏长,有些甚至超过了170分钟,这就导致影院能够安排的场次对应会减少,上座率也会下降,在租金基本不大可能减少的情况下,影院就肯定要进行一定的加价来维持盈利。“其实参考片长来看,今年这个价位其实还算合理。”


南宁票价多在30~50元
19.9元的电影票并未“绝迹”


那么,南宁的情况如何?以当前大热的电影《孤注一掷》为例,记者在“淘票票”上随机查看了南宁市区内多家电影院的售票情况,发现该电影的票价多在30~50元之间,19.9元的电影票并没有“绝迹”,个别影院仍有推出,只是坐席数量非常少,位置也较为偏僻。






在付款前,记者注意到,每张电影票内所含服务费确实有所不同,多数电影票里标注的服务费为3元/张,较高为5.99元/张。



主力消费人群口味改变
国产片占据70%票房


艺恩解决方案副总经理付亚龙也认为应该理性看待所谓的“最贵暑期档”的说法。“票价提升的原因是多种原因叠加,成本问题、供求关系,甚至是通胀因素等等。应该指出的是,票价的提升也不一定就是影院单方面提价的问题,片方、发行方会根据成本和市场等情况,和影院院线定一个最低结算价,一些热门档期和卖相好的片子定的最低票价有明显的增长,这也直接了导致影院票价的提升。”


记者了解到,一张电影票的票价构成包括结算价(即最低发行价)和服务费组成,服务费中又可能再划分为影院服务费和平台服务费。对于结算价,国产影片的灵活度远高于进口影片,而今年暑期档又是以国产片为主,国产片在市场上的定价又偏高,也是助推了整体票价的因素之一。


“今年以来进口影片的票房整体都不好,70%的票房都是国产影片贡献的。进口影片的结算价等都是依据合约,并按照电影局和海关要求做出了一定限制的,还要提前报备,可改动的空间不大,而国产片的定价就比较灵活了”,薛子聪认为,进口电影今年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背后还体现出经过疫情三年以00后为代表的主流观影人群在娱乐消费上的观念产生了较大变化。“以00后为代表的主力消费人群以短视频为主的互联网消费习惯已经很成熟,他们关注的影片很多都是通过短视频渠道的宣发而引发兴趣从而走进电影院,如春节档的《满江红》,再到最近的《消失的她》和暑期档的《封神》《孤注一掷》,而进口影片恰巧就在这类渠道上的宣发比较缺失。加上很多好莱坞大片都是IP类续集,如《速度与激情》一类,今年都出到10了,而这些年轻的消费群他们最多从8、9开始看,他们对进口的IP类电影开始有喜好的迭代,这也使得这类影片的IP延续性在国内电影市场一般。”


业内规定服务费不超总票价10%
今年难严格执行


除了结算价,票价里包含的服务费也成为了今年暑期档的“吐槽点”,部分城市的网友晒出自己购买的电影票中服务费高达20多元;有些电影票则显示服务费为0,但实际的购买价格却高于票面价,大家也因此对服务费如何定价颇为疑惑。


上述提到服务费主要分为平台服务费和影院服务费,前者就是大家常见的售票平台收取的服务费,后者则是影院根据座位区、特种厅(如IMAX一类的影厅)收取的服务费,这部分一般占到整体服务费的30%-50%,剩下的基本就是平台服务费,最低3元起。记者了解到,电影售票如果从渠道层级来看,影院可算作一级代理;猫眼、淘票票这类大型售票平台可算作二级代理,与影院直接对接;剩余的渠道则算作三级代理,大部分不与影院直接结算而是与二级的售票平台进行结算。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同一部电影不同渠道购票会产生不一样的手续费,其中从三级渠道购票的服务费可能是最贵的,因为其累加了前两级代理的服务费之外,还要再增加自身渠道的服务费大约1-2元。值得注意的是,服务费部分不需要算进电影票房的分账中,因此存在操作空间。


记者梳理了近七年来暑期档包含服务费和未包含服务费的总票房和票价,可以看到两类数据的价差总体均呈上升趋势,今年的暑期档价差则是达到了最大值。



记者在社交媒体上看到,部分网友晒出的票根中,有些影院的影厅服务费高达25.9元,有些甚至出现了1元的检票费。对此,薛子聪表示如此高的服务费及其他名目的费用很可能是来自低线级城市的影院,一线城市的影院几乎不可能。“可能一个小城市总共就一两家影院,会统一定价。售票平台的服务费这七八年都基本固定在3元,毕竟服务费定价也是受到管制的。但有些影院可能会对特种厅和优选位置收取服务费,这部分定价主动权在影院,就会有高有低”,他强调,其实行业内一直有不成文的规定,即服务费不能超过总票价的10%,但三年下来很多影院存在资金流转问题,因此这项规定执行的也就没那么严格了。


▲网友在小红书上晒出票根吐槽服务费过高


售票平台更多参与影片投资
掌握定价权


但其实,如今电影票价的定价话语权基本掌握在大型售票平台手中,因为平台不但掌握着巨大的流量,近年来还越来越多参与到影片的投资和发行当中。有参与过电影制作及版权采购的业内人士告诉南都记者,以猫眼、淘票票为代表的售票平台与许多院线都会签订年度合约,他们对相关票补或促销活动有着最大决定权。“院线的决定权基本就只在最低结算价,电影票的定价权早在七八年前就被平台夺走了,毕竟他们占到了售票市场份额的九成以上。”


对于许多网友认为今年暑期档几乎看不到票补优惠的感受,薛子聪表示,其实平台在今年暑期档投入了大量票补,但与以往“广撒网”的形式不同的是,这些票补优惠基本集中在了新片上映的首周以及点映场次,票补也更加精准投放给了高频消费用户以及平台的会员。不过,平台的票补也不是观众以为的由平台自由定夺,“一部片的票补最多补到票房的3%左右”,他透露。


不过,付亚龙则认为,未来票价在可预见期内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干扰的话,仍然会有上涨的走势。张毅也表示,总体趋势来看,票价上扬的可能还是会有,但对于是否大幅度提升市场则会相对审慎,“毕竟要让大家看得起电影,能满足消费需求才是硬道理。”


记者:刘庆
部分来源于:南方都市报



大家都在看


“最好是找那种公职人员有编制的”,境外回流人员亲述诈骗过程


一线直击!台岛周边,我舰抵近台舰!人民日报:台湾当归


52万元爱心捐款到患者手上仅剩700元?警方出手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