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P2P爆雷潮波及小米 用户踩雷折射平台审核漏洞

吴俊捷 中国经营报 2018-08-06

本报记者 吴俊捷 广州报道


潮水涌动的P2P正在将不宁静的氛围传导至越来越多的地方。


消息称,有小米手机用户(即“米粉”)此前通过“小米运动”APP和小米VIP的每日任务,下载一些此前小米推荐的P2P理财平台,并得到返产品、返现金等方面的优惠。但近两个月,有多个P2P平台已明确公告出现提现困难、逾期或暂停运营等风险。


小米回应《中国经营报》记者称,接到用户投诉反馈后,公司于第一时间下线了所有的P2P推广广告,并且与用户沟通统计,了解受损情况。且在协助小米用户维权之际,小米应用商店已全面清查并下架超过三千款的金融应用。小米应用商店已决定不再收录新增的P2P理财产品应用。


P2P爆雷,推广平台是否难辞其咎呢?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向记者明确指出,“P2P平台的地方金融办备案信息未纳入小米审核之列。小米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本报记者也采访获悉,米粉“踩雷”的背后,小米也有苦衷。有另一家手机企业内部人士向本报记者感慨,“手机企业作为推广平台的确是想审查P2P平台的金融办备案信息,但很多平台还没有完成P2P备案进程。”


这种想审查P2P平台的金融办备案信息却面临无证可查的问题或许是另一个值得思考的议题。不过,在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博导贲圣林看来,无论是出于对P2P产品投资者负责任还是小米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来考虑,加强对小米生态系统内P2P产品的筛查力度都属多方共赢的力措。


清查下架逾三千款P2P应用


2018年7月堪称P2P爆雷的高发期。综合网贷之家等统计数据显示,仅7月的前三周,涉及提现困难、停业、跑路、转型的P2P平台已逾130家。据了解,小米推荐的P2P平台小诸葛、金柚、管家金服、秋田财富、小灰熊金服等已相继爆雷。


小米手机使用者林琳(化名)向本报记者介绍称,P2P平台一般采用在小米应用商店做置顶广告或其他形式的展示来吸引“米粉”购买,或是直接嵌入小米VIP每日任务中,用投资即可返产品、返现等方式吸引“米粉”来完成。


此前就有珠三角手机代工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在手机已完成向软硬件一体化迭代的背景下,华为、OPPO、VIVO等手机厂商均有做类似互联网服务探索。


据悉,小米当前互联网服务产品品类达十种,主要仍由互联网广告及网络游戏构成。本报记者获悉,这不仅是互联网公司常规的互联网服务变现路径,也是市场竞争中,大中型互联网公司占据较大竞争优势的细分业务领域。反观,后来者小米优势并不显著。


艾瑞咨询此前数据显示,代表小米互联网服务产品盈利能力核心指标之一的月活跃用户平均收入在2017年录得约为9.1美元,这仅相当于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公司月活跃用户平均收入的四分之一左右。互联网服务收入不仅被业内视为衡量小米IoT基因的核心维度,也是小米利润潜力所在。


竞争压力倒逼下,探索更多的互联网服务产品种类及变现方式几乎是互联网公司所思考的行业性议题。伴随以P2P等为代表的理财产品代销渠道近年逐渐从线下扩围至线上,P2P业内人士范逸介绍称,在平台的应用程序中推广理财产品以获取广告收入甚至赚取佣金及收益抽成等已属普遍现象。


不过,也有不少P2P参与者对此持谨慎保守的姿态。曾参与P2P平台创业的董刚就直言,受互联网金融概念、市场资金流充裕等多因素刺激,P2P在互联网金融较为火爆的2014年前后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行业浮躁、不规范、自融等短视行为令P2P于2016年便进入了下行通道。”董刚认为, 彼时P2P呈现的是一种“虚假的繁荣”,基于该认知,他也在2015年选择离开这一行业。


对比来看,小米在挖掘P2P财富的道路上步子迈得并不够大。“公司只是在MIUI应用程序中推广理财产品以获取广告收入,并没有参与P2P产品服务佣金、产品收益分成等。”小米方面称。本报记者获悉,华为、OPPO、VIVO等手机厂商目前也采用了类似模式,不参与理财产品本身的抽成。


小米称,公司自6月底便陆续收到用户关于P2P平台风险等投诉反馈。截至目前,经初步统计,向公司投诉相关P2P平台风险的用户量累计429人,涉及金额4000万元。


“我们正在了解小米用户的情况,帮助涉事的P2P平台用户追索维权。目前已有用户追回了自己的投资款。”小米方面说。


是否承担连带责任


小米此前也在招股书中提及,“公司通过应用程序推广知名金融机构的优质理财产品,加强产品筛选程序,确保仅向消费者推广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产品。”如今小米口中的“严把关”正在经受考验。


业内人士介绍称,P2P产品借助门户网站、应用程序等推荐产品展示属于司空见惯的营销手法。相比之下,林琳所提及的小米通过VIP每日任务方式,吸引用户投资P2P产品,恰是P2P产品爆雷争议所在。


“用户本身购买P2P产品的意愿并不强烈,但受到‘VIP每日任务’的投资返现、返产品等‘引诱’就强化了购买P2P产品的动力。”林琳称,“从这种角度看,小米并非P2P产品推介的旁观者,而是参与者。”


持同样观点的并不在少数。作为小米VIP用户的刘先生称,购买P2P产品返现金、返小米手机等所谓的“米粉专享”产品自2018年初便频频出现在小米VIP用户的任务栏中,而身边不乏“米粉”因受到返现、返产品等激励机制刺激而购买P2P产品。这也令不少踩雷P2P的“米粉”产生了小米难辞其咎的看法。


小米方面回应称,在MIUI出现P2P爆雷之前,公司在做P2P广告推广的时候,要求P2P广告主必须提供四方面的证明:资金存管凭证、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以下简称ICP)或ICP的截图、运营时间、注册资金,并会强制P2P平台进行风险提示。


客观来说,小米对于P2P平台的审核标准并不低。


本报记者从另一个P2P平台处获悉,不少与P2P平台有业务合作的企业,通常只会审查ICP证、注册资金等。“很多时候,P2P平台的资金存管凭证都不被合作企业列入审查中。”华南地区的一位刘姓P2P平台运营者称。


审核标准高于不少与P2P平台合作的企业,并不意味着小米就可在P2P平台爆雷风波中全身而退。王智斌向记者明确指出,“小米是否需要承担P2P平台爆雷的连带责任,取决于小米是否行使了对P2P平台资质的充分审查。”


本报记者了解到,自2016年《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开始,关于网贷行业的各类监管细则已经陆续下发。目前P2P企业的合规整改主要从工商注册、地方金融办备案、申请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银行存管等维度来衡量。


“从这个角度看,P2P平台的地方金融办备案信息并未纳入小米审核之列,小米需要承担连带责任。”王智斌称。


“P2P平台的金融办备案信息属于P2P平台是否合规的核心文件之一。同时,P2P平台的注册资本金并不能够完全反映P2P平台的实力。”贲圣林说,从广义角度看,小米也难逃P2P爆雷的连带责任。


小米称,小米应用商店已决定不再收录新增的P2P理财产品应用,并保留P2P开发者的营业信息及营业执照户本信息,以便用户需要时,公司能够配合公安机关及工商部门提供所需材料的支撑等帮助。


不过,本报记者也有了解到,P2P的地方金融办备案推进进展并不乐观。参与银监会网贷管理办法等新规制定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介绍称,“主要是因为主管部门在涉及P2P认定细则、投资者保护、投资者教育等系统性法律方面均较为滞后,导致P2P合规化推进进展缓慢。”


另一方面,P2P备案推进进展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现实。此前的“57号文”要求网贷平台按一般的备案要求,须及时作出股东会决议修改经营范围、与合规银行签订资金存管协议、及时调整信息披露、业务合法合规自查等。6月底是备案大限,全国近2000家网贷平台要全部完成整改分类和验收。


本报记者也了解到,目前P2P备案完成时间表被延后一年甚至更久。“P2P整改验收文件由金融办、银监局共同签发,也增加了协调的时间。”贲圣林称,这也牵制了P2P备案进展,也直接导致小米等企业有苦难言。


“一方面,小米在自身的MIUI系统等处推介P2P产品,无论是正式推介还是非正式,小米都有责任去核查平台所介绍的P2P产品信息是否真实;另一方面,理财产品推介属于小米生态圈的一部分,小米作为平台的建设者和规划者,有净化生态圈的责任。”贲圣林表示,P2P爆雷从一定程度上是P2P平台去伪存真的过程,也是倒逼小米等企业、P2P投资者、监管部门强化信用机制建立的过程。


小米称,公司MIUI商业产品部和MIUI运营团队会针对有第三方广告推广的P2P等企业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核和限制,强制进行更加高频的风险提示,避免对用户产生误导。


(编辑:张靖超  校对:彭玉凤)





推荐阅读

点击大图 | 最新!关于疫苗案,多省份密集发声!


推荐阅读

点击大图 | 新一波放水开启,大水漫灌有没有未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