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复工复产“拉锯战”

张家振 中国经营报 2020-12-02
本报记者 张家振 北京报道

“我都到厂里准备干活儿了,工厂所在地的街道办又要求在宿舍隔离观察7天才行。”2月24日,山东临沂人赵宏在返回东营市垦利区胜利油田某配套石油化工企业准备复工一天后,又选择了返回老家“避风头”。

和在老家相比,赵宏在东营可以赚到接近两倍的工资。但赵宏的复工之路并不顺利,在村委会开了证明,办理山东省统一的健康通行卡之后,回到东营还是没法突破重点观察7天的政策限定。

截至目前,东营市是山东省唯一一个新冠肺炎“零确诊、零疑似”的地级市,被称之为山东的“一方净土”。在多措并举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同时,当地还需要保住这一来之不易的成绩。

随着全国战“疫”局势的日渐优化,推动企业复工复产、逐步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也变得更加紧迫,让“世界工厂”重返机器轰鸣的大时代,正成为举国上下合力突围的另一个方向。

2月23日,中央就有序复工复产提出了8点要求,落实分区分级精准推动复工复产成为总体路径。国家发改委也指出,在继续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分区分级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通过加大宏观政策调节、要素保障力度和落实减税降费等帮扶力度,使人流、物流、资金流有序转动起来。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员工返岗、企业复工还面临着诸多挑战,诸如储备口罩等防疫物资、汇聚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打通产品销售物流和营销网络等“拦路虎”并存。任何一个链条存在问题,都会让企业复工复产“拉锯战”变得更加胶着。

破除复工“拦路虎”

2月21日,满载157台各类工程机械整机的运输车辆驶出山东华伟重特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伟重特公司”),开启了“漂洋过海”的出口旅程。这些机械将统一发往青岛港,通过货轮运输到俄罗斯、印尼和越南等地。

位于山东省蒙阴经济开发区临工工业园的华伟重特公司是临工集团成员企业,早在1月30日(正月初六)就已正式开工复工,是蒙阴县最早的一批复工企业之一。

回顾起这一海外订单的交付过程,该公司副总经理刘延华印象深刻。据刘延华介绍,自复工以来,公司先后面临着国内销售渠道几乎全面停滞、外省技术人员不能及时返岗、复工复产所需原材料储备不足、整机装配产业链条还没有完全实现产能恢复等问题。

据了解,自疫情发生以来,华伟重特公司在国内的销售渠道几乎全面停滞,公司大力推广海外市场线上销售,才最终获得了这一157台出口整机的订单。刘延华告诉记者,这157台车要按照3个国家的标准生产,分为10大类30多个品种,大部分是多样化、个性化的“私人订制”,这给我们生产组织造成了巨大困难。

“同时,由于公司技术人员一半以上都是外省员工,不能及时返岗,也让产品设计一下子陷入了困境。”刘延华表示,机械设备产品大概有200个部件,由160多家供应商组成,供应商不能全部开工复产,零部件也不能按时到达,所以还面临着逾期的风险。

蒙阴经济开发区招商办主任张明良表示,了解到企业实际困难后,在县防疫指挥部统一协调下优先安排企业的一些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专家提前返回,统一安排在当地酒店进行了14天隔离,技术人员通过视频会议等形式最终完成了产品设计的规划讨论等工作,在完成隔离观察后已重返工作岗位。此外,通过对整机装配产业链条上的上下游企业一一进行沟通协调等做法,也为订单如期交付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生产要素保障。

华伟重特公司的复工过程只是当地复工战“疫”一个缩影。据蒙阴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建国介绍,截至2月25日晚,该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86家,复工率96%;累计返岗职工9220人,占全部用工人数71.6%;重点项目开工复工42个,复工率43%;在全县322家物流运输企业中,申请复工复产的有152家,已通过审核开工的企业93家。

为切实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山东省新冠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各企业认真做好复工复产前以及生产过程中防护、疫情应对、个体防护等疫情防控措施。同时要求各地大力加强复工复产企业要素保障,对企业复工复产遇到的原材料和生产设备、职工返岗和招工用工、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大宗商品物流等困难,“一对一”精准协调解决,并聚焦共性问题研究一揽子解决措施,最大程度化解企业复工复产的“拦路虎”。

据了解,目前除湖北省外,全国各地企业复工复产进程也在稳步推进。例如,浙江、江苏和山东等工业生产重点地区纷纷出台复工细则,优化复工程序和流程,让复工达产企业吃下“定心丸”。

以浙江为例,通过建立“一图一码一指数”的精密智控机制,紧盯复工率、产能恢复率与疫情图的匹配率等“三率”,推动复工复产全面提速。截至2月23日,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已达98.6%。江苏、山东、福建、辽宁、广东和江西等地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也已超过70%。

2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克俭在国新办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和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扶持力度有关情况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出台的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对缓解中小企业困难发挥了重要作用。监测显示,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率稳步提高,目前已经超过30%。

“两手抓两不误”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经济,正成为当前全国各地最重要的两项任务。防疫关乎百姓健康,经济提供民生保障,两者不可偏废。

2月23日,东营市印发通知连夜抽调456名机关干部参与指导、帮助一线疫情防控工作,加上此前抽调的工作人员,东营全市已共计抽调798名机关干部下沉一线到社区、企业“上岗”,在筑牢基层疫情防控防线的同时,全面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根据当地要求,抓实抓好“防止外部输入”工作成为关键举措,对来自省内市外中低风险地区的人员落实7天居家重点观察措施,对来自省外中低风险地区人员落实14天居家隔离措施。

2月21日从河北沧州返回东营的李辉(化名)正在居家隔离中。其告诉记者,现在进入东营市区的高速出口已经没有人排查了,但需要提前注册通行码。现在人员排查管理的责任已经下放到社区,返回住处后要主动到所在社区报到,山东省外返回人员在落实居家隔离14天的要求后才能去上班。

东营市防疫指挥部两位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现在全市并没有统一的居家隔离时限要求,都是由各区县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实施防疫政策,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等基层落实返工人员的健康监测工作。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一位负责人则表示,员工复工返岗首先需要所在企业已办理复工备案手续,具备集中隔离的条件的企业,由企业将员工具体信息通过在线申报系统统一上报所在街道办事处或园区管委会审核,审核通过后员工才能回来。

“有所在地出具的健康证明或者办理山东省统一的健康通行卡,到东营后不需要集中隔离14天,但有一个7天的重点观察期。”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员工返岗前所在地确定具体重点观察或隔离时间,从不同的地方返工,隔离观察的政策也不一样,比如是山东省内还是省外,员工返岗前所在地是否有疫情发生,高中低风险区等级怎样,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隔离观察标准。

而根据山东省卫健委2月16日下发的通知,在全省启用复工复学人员健康通行卡,要求各地各单位对持卡人员一律予以通行,且不再实施隔离观察。

蒙阴县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同样取得了全县尚无确诊或疑似病例的成绩。蒙阴县委宣传部外宣办主任张圣虎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25日下午,全县累计摸排湖北返乡人员1686人,其中武汉583人,全部落实了居家管控隔离措施,累计排查市外非湖北返乡人员23276人,做到了不少一户不落一人,目前没有出现确诊或疑似病例。

据介绍,早在1月20日山东省召开疫情防控会议后,蒙阴县委、县政府连夜召开会议,成立了领导小组、指挥部及8个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建立“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将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来抓。次日,县委作出“全面进入紧急状态”的决策,连续发布取消大型集会、设立交通检查站、关停经营性场所三道指令,为疫情防控争取了工作主动权。

张圣虎告诉记者,疫情对蒙阴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旅游业和运输业等行业。据不完全统计,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全县春节期间少接待游客3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减少1.4亿元。

对症下药切中复工痛点

据了解,早在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就召开会议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努力。疫情严重的地区要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其他地区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此后,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切实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努力保持生产生活平稳有序,推动涉及国计民生的企业尽快复工复产成为各地工作的另一个重点。在此背景下,各地先后出台了各种政策,支持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聂辉华对全国25个省份(不含甘肃、青海、陕西、西藏、新疆和云南等省区)102份涉及防疫复工的政府文件进行了统计、分析,这些文件的出台主体大多是省级政府或者地级市政府,出台时间是2月2日到2月20日,大部分地方集中在2月5日至7日。

通过对全国各地102份防疫复工政策文件主要内容的分析,聂辉华认为,政策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各地出台的政策,90%以上都是围绕“支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这一中心,“三个基本点”是指绝大部分文件主要涉及加强信贷支持、减轻企业税费和优化政府服务三个方面的内容。

聂辉华分析发现,在方向上,各地的政策总体上符合企业的切实需求;在力度上,有些政策精准发力,有些政策用力不足;在操作上,很多政策标准模糊,不够具体。

根据相关调查,企业复工复产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员工返岗时间不统一,其次是员工健康状况难以保障和新员工招聘困难。

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课题组近日完成的一份《14省98县“百个零疫情村”劳动力流动情况调查》报告认为,疫情防控导致了一个悖论现象,一方面,东部地区的企业迫切希望复工,却因缺乏安全可用的劳动力而无法复工复产;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却闲置在家,想务工而不得。结果是,全国劳动力处于封冻状态,经济社会复苏滞缓。

“‘管死’的疫情防控体系严重限制了劳动力流动。各地疫情防控宁左勿右,对劳动力流动设卡,对企业复工设限,防控层层加码,造成经济社会无法正常复苏。”报告建议,要立刻调整疫情防控思路。抓住全国人口基本不动的窗口期,加大劳动力有序转移,边防控、边流动、边隔离、边复工,用劳动力流动来松动社会,用人口流动推动疫情防控体系升级。具体而言,除湖北省和其他个别重点疫区之外,全国需立刻从疫情防控“管死”模式中解放出来。各地在控制好本地人口“小流动”的前提下,放开劳动力跨区域“大流动”。

聂辉华表示,有效的政策必须满足企业的需求,切中企业的“痛点”。企业当前生存发展主要面临招不到工人、招到工人难以保障健康安全和现金流困难三个“痛点”,即一方面是人的问题,另一方面是钱的问题。

“地方政府出台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好的政策要落地生根,还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尤其是越到基层,政策越要具体,否则基层执行人员会左右为难。从这个角度看,一些地方出台的政策还有待细化,还需要提高可操作性。”聂辉华认为,有效的援企稳岗政策和其他扶持政策必须对症下药、精准施策,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


推荐阅读
点击大图 | 孙杨败诉被禁赛8年 上诉改判难

点击大图 | 疫情冲击!全球产业链遭受史上最大考验,资本市场进入至暗时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