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政府鼓动,美日企业撤离中国?发达国家逆全球化趋势要警惕

范欣 中国经营报 2020-12-01

文/范欣


随着疫情在全球多个国家蔓延,近期逆全球化的声音又再次在发达国家响起。



日本计划对日本企业将生产线转移回本土或将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给予资助,美国白宫顾问近期也表达了相同的声音。


发出这种观点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响,很多国家的工厂被迫停工,由此造成全球多个行业的产业链受到严重冲击,即使疫情不严重国家的工厂也因上游原材料不足而无法正常生产,由此得出逆全球化是保护各国安全有效途径的结论。

这种观点表面上看虽有一定道理,但主要问题在于只看到了全球化短期存在的问题而忽视了全球化多年来对各国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好处,因为一点小问题就全盘否定全球化无疑是因噎废食。


全球化的本质在于产业链上下游和各国之间的分工,全球各国根据其要素禀赋的优势做自己擅长的事情,然后再根据各方需求进行交换,以此在不断深挖产业链各细分领域的同时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比如在各国各自为政的状态下,即使是小国也需具备一二三产业的全产业链,否则其经济就无法运转,会受制于人。而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些小国可以在某个细分领域做到极致,然后在与其他国家交换其他必须产品即可,如此可以做到国内经济和国民收入不断增长。


当前全球价值链也是如此运转的,资源丰富的国家出口矿产、石油以此获得其他资源,发展中国家则凭借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低廉的土地价格等优势承接发达国家的消费品生产,以此提高国家经济和居民收入水平。随着发展中国家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又成为了发达国家重要的消费品市场,可以大量消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产品。发达国家则将设计、金融等价值链高端产业留在国内,获得高收入的同时还享受着常年低通胀的全球化红利,以此保证其一直处于全球价值链的顶端。


也正是因为过去几十年全球化的突飞猛进,全球生产、消费链条得以完整,国际分工也更加深化,比如日本、韩国可以在电子行业的很多细分领域做到其他国家无法替代的极致水平,全球生产效率和经济发展规模也因此得以大幅提高。全球货物和服务出口占经济总量的比重逐年提高,1960年时仅有11.8%,到2018年已大幅提升至30.1%。如果单从我国加入WTO起至2018年,全球GDP总额就从33.4万亿美元提升至85.9万亿美元,增长了约1.6倍。


如果未来逆全球化真成趋势,受损的将是全球化链条上的所有企业和国家,受伤最深的是那些缺乏全套产业链的小型国家,且发达国家受损程度可能较发展中国家更深。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目前贫富差距已升至近年来的高点,如果产业回归则无疑将因劳动力成本的大幅上涨导致普通居民生活成本的大幅提升。


从苹果价值链的例子就可以看出,高盛的研究报告显示,苹果智能手机全球供应链中中国的生产成本占25%~35%,其中15%左右为零部件加工和最终组装所投入的劳动力成本,如将在中国的iPhone生产与组装全部移到美国,iPhone的生产成本将提高37%,即使苹果用几年时间将生产线调整为自动化消化部分新增成本,iPhone终端的售价也将上涨15%。即使发达国家将产业转移至其他中小发展中国家,那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备和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不足也会引起生产效率的下降和产品价格的上涨。


不仅如此,发展中国家还有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逆全球化还会大幅影响跨国公司海外销售。有数据显示,2016年,美国跨国公司在非本土完成了5.8万亿美元的销售额,这一数字高于其他外国跨国企业在美国市场上实现的4.1万亿美元销售额。逆全球化最终将导致全球经济增速的放缓,进而影响到各细分行业的发展,还会影响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的走向,负利率这种扭曲操作将很难再持续下去。


虽然逆全球化对全球经济和发达国家都将产生较强的不利影响,但从目前趋势看,短期逆全球化仍有升温可能,因此对我国而言目前不得不警惕这一趋势,提早做好相应应对措施。


短期需做好的是稳定外贸部门,消费电子、纺织服装等可选消费品行业出口近期已表现出一定问题。对此,一方面需切实做好外贸部门的减税、减租工作,大幅减少企业经营负担。国家相关部门在此方面已及时出台了对应的措施,近期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了公告,提高1464项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出口退税率提高到9%的有380项产品,提高到13%的有1084项产品。相关政策效果目前正逐渐显现,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月10日至3月30日,全国税务机关共为将近23万户出口企业办理出口退税2040亿元;另一方面,广大外贸企业也应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很多出口产品其实在其品质和性价比上要高于国内市场的同类产品,可借助“直播”等新型销售手段做好出口转内销的经营转型,毕竟国内还有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


同时还需做好的是一些“卡脖子”的关键技术研发工作,保持我国产业链的完整性,防控产业链短期的断档风险。对此,我国从2019年起就采取了诸多措施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攻关,《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出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研发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企业长期持续的资金和人力的投入,未来仍需加大科创企业的直接融资相关政策支持。


此外,加大国内市场营商环境、财税体制改革同样必不可少,在无法确定外部环境变化的时候做好自己是最佳应对处理办法,也就是“韬光养晦”的策略。


综上,短期受疫情影响,各国出现了一定逆全球化的趋势,但全球化的本质在于实现了全球各国的专业化分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幅促进了全球经济增长和产业链各细分市场的不断深化,不能因此而因噎废食。对我国而言,短期仍应警惕逆全球化的风险,短期需重点从稳定外贸部分和加大关键技术研发领域着手。


作者为财经评论员


(校对:翟军)




推荐阅读

点击大图 | 被拒绝入住的湖北籍与两难之间的酒店业

点击大图 | 疫情下的鲜花市场:2000余亩鲜切花烂于田地 线上鲜花电商生意火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