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年薪50万!这个行业要告别高薪时代?
本报记者 郭婧婷 北京报道
被誉为“打工皇帝”的证券从业者薪酬一直备受瞩目,随着上市券商年报相继发布,2023年证券公司员工最新薪酬水平再次展示在大众面前。
尽管过去两年金融机构降薪话题频频见诸报端,但“券商一哥”中信证券(600030.SH)依旧凭借员工人均年收入79.73万元登上微博热搜。记者查询Wind数据发现,截至4月11日20时,已披露年报的27家上市券商中,有12家券商员工人均薪酬下降;22家管理层年度薪酬总额收入平均下降15%。
受访人士认为,行业薪酬调降一方面受证券市场环境影响,券商业绩表现不佳所致;另一方面同监管“限薪令”下企业主动降薪有关。
证券从业者“高薪”争议已久,谈及行业薪资合理性,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券商提供的金融服务为部分投资者带来了投资收益,帮助企业解决了融资需求,优化了资源配置,应获得服务报酬,相关从业人员也应根据贡献程度获得酬劳。但从金融机构的本质属性来看,券商为服务型主体,主要功能是通过资本优化配置,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助力价值创造。其薪酬远高于实体企业的薪酬水平,并不合理,一方面脱离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另一方面不利于社会价值分工,也容易导致实体经济的人才流失。
Wind数据显示,整体来看,头部券商人均薪酬下降明显,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等12家券商人均薪酬下降,人均降幅普遍在2%—13%。其中,中信证券以79.73万元/年的人均薪酬排在众多券商公司榜首,但同2022年相比,同比下滑3.06%。排在其后的是中金公司(601995.SH),人均薪酬为69.72万元/年,同比下滑11.34%。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0年,中金公司凭借人均薪酬高达116万元/年瞬间引爆社交媒体,这意味着,2020—2023年,中金公司人均年薪下降46万元,降幅达40%。
Wind数据显示,从人均薪酬来看,去年27家券商的人均年薪为50.39万元,略高于2022年同期年薪49.39万元。
记者也注意到,还有包括中泰证券(600918.SH)、国海证券(000750.SZ)、东方财富(300059.SZ)在内的15家券商人均薪酬提升。比如,中泰证券人均薪酬达到62.83万元,相较2022年,人均薪酬增加20.17万元,同比上涨47.29%,涨幅最高。对此,中泰证券在年报中解释,公司“应付职工薪酬”大幅增加,主要因为合并万家基金导致。
田轩告诉记者,券商从业者普遍薪酬构成主要有基本薪资与业绩奖金,有的公司业绩奖金又会进一步划分为绩效奖和年终奖,其中自营、投行等前台性质岗位的奖金占比更高一些。
对于行业半数券商人均薪酬调降原因,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券商从业者普遍薪资构成包括基础工资+绩效。降薪原因包括主动和被动两方面因素:一方面,证券公司应对行业竞争而降本增效进行主动降薪;另一方面,市场表现不佳,员工绩效完成不佳,导致薪酬下降。
“不同岗位的降薪也呈现出差异化,后台部门降幅更高,而前台部门则更多采取了‘调岗+严格考核’的方式。”杨德龙告诉记者。
田轩持有相同观点,他认为,一是出于金融行业激励约束导向考虑,在政策指导下,券商整体薪酬水平适应性调整;二是券商人员薪酬普遍与业绩挂钩,由于2023年投行、经纪、资管等市场业绩下滑,整体薪酬水平相应调降;三是在新的市场竞争格局下,券商出于业务布局调整、经营管理降本增效考虑,进行薪酬体系调整。
“券商行业此番薪酬调整将优化券商薪酬激励制度,促进券商在充分考虑市场波动、保障全面风险管理和合规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稳健激励机制,加强专业从业人才队伍建设,保障行业及公司长期发展。”田轩进一步表示。
受访人士表示,券商作为金融中介,与基金、保险、信托等其他金融机构分工协作,构建完善的金融机构系统,引导资金流向实体产业,助力经济增长。券商主要业务包括自营、经纪、投行、信用、资管等,服务对象包括广大投资者和实体企业。在企业融资、二级市场交易、财富管理等主要金融活动中,券商通过提供上市辅导、投顾、资产配置等服务促进了资金的流通,且资金流通的规模一般较大。
证券从业者高薪是否合理?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券商投行的高薪通常与其高风险、高强度的工作性质以及对专业技能和经验的高要求有关。从市场角度来看,高薪可以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促进行业竞争力。然而,高薪也可能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和讨论,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和收入分配不均的背景下,行业高薪的合理性急需要考虑人才的重要性,也需要综合考虑社会公平和行业可持续发展。
与员工人均年薪微降不同,Wind数据显示,2023年27家披露年报的上市券商中,有22家券商高管薪酬总额下降,其中,国泰君安、西南证券、东方证券同比分别下降25.43%、23.20%和22.65%。方正证券、浙商证券、红塔证券等7家券商管理层年度薪酬总额上涨。
另据了解,近年来监管层不仅重视证券公司的整体薪酬情况,也关注结构变化。比如高管薪酬与员工薪酬之间不能差距太大,要重视一线从业人员报酬的公平性等,故高管在降本增效阶段降薪幅度更大,起带头作用。
高管带头调降薪资,对行业发展有何作用?田轩指出,一是利于逐步建立规范化的正向激励机制。要求金融企业高管及重要岗位员工基本薪酬一般不高于薪酬总额的35%,可缩小高管与普通员工薪酬差距,加强对员工的正向激励。实施薪酬递延制度有利于规避过度激励问题,强化关键个人的责任意识,加强对高管的正向激励;二是促进金融行业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通过优化高管薪酬结构,调降整体高管薪酬水平,将避免部分人员为获取短期高额利益,而进行损害公司及行业发展的决策,有利于推动行业长期健康发展,促进金融行业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三是体现政治性和人民性。金融行业高管薪酬过高,不利于形成踏实肯干的社会风气,通过对券商高管薪资调降,将进一步引导金融行业制定更加合理的薪酬结构,破除“金融精英论”“唯金钱论”“西方看齐论”等错误思想,体现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近些年,考虑社会影响,监管表态要坚决纠治拜金主义、奢靡享乐、急功近利、“炫富”等不良风气,坚决破除“例外论”“精英论”“特殊论”等错误论调,持续引导证券公司建立长效、合理的激励机制。
自2022年起,监管部门下发多条文件纠正不良风气。2022年5月,中证协为健全券商薪酬激励约束机制,发布了《证券公司建立稳健薪酬制度指引》。2023年3月,证监会就《〈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上述文件规定,证券公司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绩效考核等长效激励约束机制,确保薪酬水平和结构与公司长期经营业绩相匹配,避免短期激励、过度激励等不当行为,并建立与公司合规风控情况相适应的薪酬递延、止付和追索扣回等制度,强化内部问责。
2022年8月,财政部发布了对国有金融行业的“限薪令”,要求金融企业高管及重要岗位员工基本薪酬一般不高于薪酬总额的35%,绩效薪酬的40%以上应当采取延期支付方式,延期支付期限一般不少于3年。
在田利辉看来,财政部发布的“限薪令”旨在规范金融行业的薪酬分配机制,防止过度激励和风险积累。已公布2023年年报的27家上市券商中,有八成券商管理层年度薪酬总额下降,这反映了监管政策的影响,以及券商在适应新的监管环境下对薪酬结构的调整。这种变化有助于推动金融行业建立更为稳健和长期的激励机制,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杨德龙看来,推行薪酬递延制度能够合法节税、稳定团队、形成退休储备并控制成本支出。通过递延薪酬制度,员工可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个人税负。与此同时,递延薪酬与员工的长期表现挂钩,能够鼓励员工更加关注公司的长期发展,增强员工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金融业降薪存在一定的趋势性。从政策层面来看,监管部门正在规范金融行业的薪酬分配机制,防止过度激励和风险积累。从市场环境来看,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金融行业的利润空间也在逐渐压缩。不过,在降薪的同时也要保障金融业员工的权益并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以确保金融行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田利辉坦言。
近些年券商连续降薪,是否意味着行业告别高薪时代?
在田利辉看来,虽然近年来证券公司员工人均薪酬有所下降,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证券公司完全告别高薪时代。薪酬水平的变化反映了市场环境、公司业绩和监管政策的综合作用。
“证券公司薪酬调降是行业走向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性现象,只要在金融领域从业,就能年薪过百万的时代确已成过去时。证券从业人员的薪酬取决于其为社会创造的价值。”田轩进一步表示,证券公司是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国家战略、促进资本流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证券公司所提供的投行、资产管理、证券经纪等服务依然需要由市场来定价、买单。未来只有专业服务能力强、业务种类丰富、业务规模大的证券公司才能显示出突出优势,享有较高报酬。
谈及金融业降薪带来的影响,田轩认为,金融业降薪将促进行业走向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竞争格局。围绕金融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导向,不同规模、不同能力禀赋的证券公司将积极在业务布局、经营管理模式、服务客户等方面进一步强化自身特色,在上市发行、定价、投研、市场交易等环节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进而推动行业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
“金融业降薪可能会对行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包括提高行业成本效益、增强风险控制意识、调整人才结构和激励机制等。同时,降薪也可能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和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因此需要通过合理的激励政策和职业发展路径来平衡。”田利辉指出。
推荐阅读
点击大图 | 重磅!时隔10年再次发布!10大看点→
点击大图 | 冲上热搜!价格再创新高,外地老板连夜进货
点个“在看”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