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咳嗽不当回事,分分钟有可能住进ICU!忽略这件事,后果不堪设想
【戳↑↑↑图片查看更多】
眼看着这段时间,流感已经不像之前那么肆虐。微信上的一篇文章,一下子又让人陷入了恐慌。
这两天,一篇名为《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的2.6万字长文在社交媒体上热传。作者讲述了岳父从流感恶化为肺炎,住进ICU,经历插管、人工肺后,最终去世的故事。
在疾病和死亡面前,人、财、物都显得如此渺小,让网友们心有戚戚然。
也有人从医学角度发出疑问:小小的感冒竟然也会致命?不少刚经历了上一波流感的人,一下子觉得后怕起来。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ICU主任黄曼的回答是,当然会!如果病毒感染后没有及时、有效接受治疗,就会发展为重症流感,威胁生命。
ICU收治10名重症患者
其中7名好转,3名仍在救治中
黄主任告诉记者,像作者岳父这样的流感重症患者,每个流感季都会有。最近这段流感季,浙医二院滨江院区ICU有10名患者都是因为流感病情严重住进来的,年龄在40多~60多岁之间。
△浙医二院滨江院区ICU一位甲流重症患者正使用人工肺ECMO进行治疗
“从作者和网友的反应可以看出来,公众的医学常识还比较匮乏,都觉得小小的感冒怎么会进ICU,怎么会死人呢?其实这种情况每年都会有。”黄主任说,大部分患者都是前期没有重视,才会拖到这么严重。
一个浙江省诸暨市的大伯和文中的岳父情况相似。大伯也六十来岁,因连续几天发热到39度到当地医院就诊。由于当时他没有测出甲流病毒,就没有继续治疗,先回家休息了。
后来,大伯出现胸闷气喘的症状,人实在扛不牢,才来到浙医二院。这时,距离他出现症状已经过去了十一天。
这次,他在浙医二院查出了甲流病毒。而且CT等检查显示,他的肺部已经严重感染,出现“白肺”。
文中的岳父,一开始也没有检测出甲型、乙型流感病毒,被医生告知是“未知病毒”。但在最后一家医院,鼻咽拭子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测定和BALF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测定又都呈阳性。
黄主任解释说,流感病毒的检测,跟留取的唾液标本、检测的时间都有关。就算一开始没有检测出流感病毒,也不能掉以轻心,“只要患者症状符合病毒感染的表现,就应该马上进行抗病毒治疗,最好是发病48小时以内。”
年龄65岁以上,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基础疾病,发病后持续高热,淋巴细胞计数持续降低,胸部影像学提示肺炎快速进展。这些都是重症流感的高危因素。
浙江省诸暨市大伯接受治疗的时间太晚,病情已经恶化。现在,他躺在ICU的病床上进行气管插管治疗。能不能挨过这一劫,还不好说。
截至目前为止,浙医二院还没有出现重症流感致死的病例。
接种疫苗是最佳的预防手段
国人还未养成接种习惯
目前普遍认为,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但国人还没有养成接种流感疫苗的习惯。
我国每年供应市场的有2600万支流感疫苗,真正接种的只有2000万支左右。全国疫苗接种率却仅为2%左右,不到美国的二十分之一。
虽然流感变异速度快,接种疫苗不能完全保证不得流感。但数据显示,流感疫苗不仅能降低流感病例的数量,还能减少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因为流感而发生严重并发症住院的风险。
黄主任建议,婴幼儿、儿童及其家庭成员,60岁及以上老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每年接种两次流感疫苗。60岁以上老年人及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还可同时接种肺炎疫苗。
她说,不管是哪种流感、哪类病毒,都是通过空气中的唾沫传染的。所以一旦身边出现流感患者,隔离是最重要的防护措施。
在她看来,文中岳父和外孙女之间的亲密接触,绝对是不允许的。小朋友本身就是流感易感人群,很容易中招。甚至在岳父住院期间,老家亲戚近距离的照看也不是很妥。如果实在需要照顾,那必须要戴上口罩。
现在马上要过春节了,大家都喜欢扎堆、热闹,但人群密集的地方空气流动性差,空气中病毒浓度高,更易感染。易疲劳、免疫力低下、身体素质差的人,最好避免这些场所。
来源:钱江晚报
2月14日是咱两结婚一周年纪念日!从相识相知相爱到相守,感谢你的陪伴!爱你么么哒…
参与方式:微信后台留言
输入#扶我上墙#+你想说的或者展示的照片(需加文字说明)
注:内容提供者需对上墙内容文责自负。
流感凶猛,赶紧提醒身边人!戳下大拇指祝愿新的一年我们都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