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连史上首次!连续10天最高温超30℃!中暑入院的患者持续增加

半岛晨报 2018-08-30

【戳↑↑↑图片查看更多】


从7月25日开始到8月3日,

大连市区连续10天日最高气温超过30℃,

排在历史首位(1994年8天)。 

8月1日,除瓦房店西部外,我市大部地区日最高气温均超过35℃,其中大连市区、庄河和长海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另外,有8个自动气象站观测到的最高气温超过40℃,主要分布在金普新区和庄河地区。其中金州大石棚村站最高气温达到41.2℃。 


8月2日与8月1日比较,我市大部地区最高气温虽然依旧维持1日高温晴热的格局,但是2日只有瓦房店市区日最高气温为37.5℃,突破历史极值37.0℃。另外,有2个自动气象站观测到的最高气温超过40℃,出现在金州炮台街道和瓦房店崮田村,分别为40.6℃和40.3℃。 


今日中午11时,大连市区气温已达33℃!


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预计8月3日~5日,我市仍将维持晴热天气,3日~4日瓦房店和普兰店最高气温为35℃~37℃,其余大部地区最高气温为32℃~34℃,但大部地区最高气温总体将呈逐日下降趋势 。



预计8月6日(下周一)之后,高温天气将逐步缓解。 



热҈ 热҈ 热҈ 热҈ 热҈ !


记者昨日致电大连市各大医院了解到,连日来,在高温天气影响下,医院的急诊科接诊数量大幅增加,有的医院急诊数量甚至翻倍。其中,因中暑入院的患者数量也持续增加,包括严重中暑、疑似热射病的高温患者,以及热射病患者。特别是大型三甲医院的急诊重症监护室,都有热射病抢救病例。


名词解释 

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 


7月30日   市三院 


临近12点,张大爷像往常一样出门逛早市,下午一点半的时候,被发现晕倒在路边。好心人帮忙寻找家属,再送到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已经是两点半左右。到达市三院时,张大爷处于昏迷状态、体温41.5℃,高热、肢体痉挛,根据老人路边晕倒、高热潮湿环境下暴露的经历,医生诊断老人为热射病。 


 热射病治疗的关键环节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控制体温,戴上冰帽,铺上冰砖,6名护士一刻不停地用酒精擦拭。同时,三路静脉通道补液,每隔30分钟胃管注入4℃生理盐水。终于,在下午4点半的时候,体温降了下来,患者脱离危险。

 


8月1日   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一名20岁的男子,发病时在生产车间中突然晕倒,伴有恶心呕吐,皮肤灼热,被同事紧急送医,体温高达42℃,并出现了抽搐,呼吸急促,大小便失禁表现。几小时内相继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被收入该院重症医学科。这也是该科收治的第三例热射病患者。



8月2日   友谊医院 


大连市友谊医院微信公众号显示,在最近的24小时内,已有1人被确诊为热射病接受抢救,2人因疑似热射病被紧急送医,入院时体温均超过41°C。他们中有2人为老年人,1人为务工人员。目前,其中1人生命体征已趋于平稳,8月2日上午送医的2人还在抢救当中。 



成立热射病诊疗专家组 

记者了解到,大连市卫计委于7月31日、辽宁省卫计委于8月1日,都针对近期的高温天气对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各类医疗机构下发通知,要求做好高温天气医疗工作。 


其中,大连市卫计委在7月31日下发《关于做好高温天气医疗工作的通知》,通知里要求各区市县卫生计生局,各开放先导区社会事业(管理)局,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高温天气医疗工作,有针对性地提供医疗服务,加强对热射病、皮肤病等高温引发疾病的医疗救治,保障患者安全。市卫计委成立热射病诊疗专家组,负责指导和参与我市热射病重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辽宁省卫计委8月1日下发《关于做好高温中暑卫生应急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单位要按照《辽宁省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开展高温中暑病例及事件监测、报告工作。 


 “救命帖”朋友圈内大量转发 

连续多日30℃以上的高温,让享有“避暑胜地”美誉的大连也感受到了炙烤的难耐。尤其是8月1日,36.9℃的高温更是达到了1951年以来的历史极值。不是“非常耐热”的大连人最近也很遭罪,预防中暑的话题已经在滨城朋友圈里面火了起来。 


近日,记者注意到朋友圈内有不少“救命帖”,介绍很多高温天气防止中暑的常识,大致可分为温馨提示帖、救命警告帖、避暑饮食帖、专家提醒帖等等。记者浏览这些帖子后发现,很多帖子都提到了一个致命的疾病“热射病”。 


中招的多为老年人 

据了解,每年暑期大连都有热射病病例发生,但今年热射病患者中,老年人占据了绝大多数,尤其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并且几乎全都有基础性疾病,比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 


据急诊专家介绍:老年人和婴幼儿夏季中暑的发病率较高,甚至要超过在户外工作的人群。这是因为患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在体温升高过快后,容易诱发相关疾病,导致脏器衰竭等;婴幼儿则因为体温比成年人要高,一旦散热不好,体温升高过快,也很容易中暑。 


对于近期严重中暑人群中老年人比较多的情况,急诊科室反映较多的一种现象是:老年人使用空调的频率要远低于年轻人。这是因为传统观念里“怕受风”的这一思想,让很多老年人在夏季穿衣比较保守,并且害怕空调或者电风扇的凉风,“感觉吹完浑身都疼”。 


但急诊科专家提醒,今年这样的高温很罕见,作为大连人,特别是大连地区的老年人对这个温度的适应能力很差。因此,家中有空调和其他降温设备的应该利用起来,保持室温在26℃-27℃为宜。同时要做好室内定时通风,多饮水等。 
     

市疾控中心发布高温中暑预防指南要点



        1、高温引起的不适、疾病或死亡是可以预防的。 
        2、老年人(65岁以上)、婴幼儿和儿童、慢性疾病和精神疾病患者、从事户外工作及户外体育运动项目的人员等是高温中暑的高危人群。 
        3、凉爽通风的环境是防止高温引发的不适、疾病、甚至死亡的最好保护措施。 
        4、当气温达到32℃及以上时,应尽量留在室内并保持通风;避免正午出行,或长时间在户外停留。 
        5、夏季要关注当地天气预报等相关报道。 
        6、多喝凉水及不含酒精的饮料,增加液体的摄入量。 
        7、不要把婴幼儿和儿童单独留在车里。
 


        

中医医院专家推荐祛暑良方



        中医理论认为“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易耗气伤津;暑多挟湿。”面对持续高温闷热天气,大连市中医医院专家向广大市民推荐三个祛暑良方,快快行动吧! 
        1.多食西瓜,用西瓜皮(西瓜翠衣)煮水代茶饮。 
        2.喝绿豆百合莲子汤:绿豆100克、百合20克、莲子5克,煮水代茶饮。 
        3.清凉代茶饮:西洋参2克、麦冬3克、竹叶5克、桑叶5克、薄荷3克、藿香3克、生甘草3克,水煎代茶饮。


        

天气在考验着市民,

疾病也在考验着每一位医务人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各医院近日都组织力量按照相关部门要求,全力做好高温天气的医疗服务工作。

中心医院急诊科日诊量达到平日的两倍,大量因天气炎热而出现不适症状以及发热的病人来到急诊科。为了快速解决收治病患,中心医院院领导亲自坐镇急诊科现场指挥,临时抽调大量医务人员赶赴急诊科补位,首先保证每位患者得到医生及时诊治,再者院内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凡是得到医生明确诊断符合入院标准的患者均可以及时住院治疗。该院两个呼吸内科病房、六个心血管内科病房、急诊综合病房、急诊留观区,以及三个重症医学科病房均加派了人手、补充了物资,院领导及多名科室主任加班到凌晨。据悉,急诊科科主任和护士长,已经连续48个小时未离开医院了。


藿香正气水与头孢

一起服用会丧命? 


近日,关于这样一条帖子在微信圈也很火:“藿香正气千万不能与头孢一起服用,会马上丧命!”这是真的吗? 



记者采访大连市药剂学专家了解到:这种说法的表述不够严谨,甚至存在夸大其词,但其中的基本原理却是正确的。

 

原来,这一话题的核心问题是:酒精与头孢类药物不能同时使用。所以,与其说藿香正气与头孢相克,不如说有些药物与藿香正气中含有的酒精成分会发生可以致命的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是指由于应用药物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或接触酒精),导致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临床症状表现为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搏动性头痛、恶心呕吐、胸痛、急性心衰、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惊厥甚至死亡等。其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和饮酒量成正比关系,一般在用药与饮酒后15-30分钟发生。 


但专家表示,藿香正气水与头孢、阿莫西林一起服用,不是每个人都会发作中毒。但从概率上讲,尤其是敏感体质的人,容易发生过敏反应,严重者会休克。同时,也与用量有一定的关系,大量使用的危险肯定要更大。 
        

半岛晨报、海力网首席记者王琳  记者李社生


热点新闻推荐


手机号13、15、18开头的大连人恭喜了

游乐场内,大连4岁男童头部遭挤压变形

大连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肇事者逃逸!

大连今天36.9℃,打破8月历史最高!

高温橙色预警!外地安装工都来帮忙装空调

第五郡楼顶天井发现一具女尸!10天前走失


该开空调开空调,该休息一定要休息!点大拇指,愿大家都安全度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