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泪崩!二十年前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只能算放假……

2018-02-07 台州交通广播

明天就是小年啦,

离春节的日子越来越近,

如今依旧是过年,

但是年味好像淡了许多。

小时候过年,

是这样的……



赶大集

小时候年前赶大集真是人山人海的,大家都忙着买新衣服,置办各种各样的年货……



大人们每年都会买回家一张大大的挂画,一个小胖姑娘或者小胖小子抱着个大鲤鱼!



为了更应景,还要从集市上买一些假花,放在柜子上,花花绿绿的特别喜庆!

备年货

炖一大锅肉,满屋子都是肉香,这种等待的煎熬和吃上肉的满足,只有小时候才有!



鸡、鱼、肘子、排骨是小时候过年的标准套餐,那时候吃的鸡都是小笨鸡,皮薄肉紧,炖出来的汤鲜美极了!



年夜饭那天吃的是活鱼,最好的食材都留到过年的那天!




年前还要蒸一锅又一锅白白胖胖的大馒头,主食备得足足的。丰衣足食,一年的美好愿望全都寄托在食物上……




储备饺子也是过年前准备的年货之一,包好的饺子冻上,可以包好几个馅的,猪肉白菜、牛肉大葱、韭菜鸡蛋……小孩儿晚上饿了,煮点!


那时候零食不多,冻梨、冻柿子、冰糖葫芦就成了最好的美味,咬一口甜得眯眼!


散装糖整一盘子,来小孩儿了给一块,软糖、硬糖、酥糖、脆糖都有,多少糖块都吃不够……软糖中的经典就是高粱饴和杨梅糖,糖分低。


脆糖、酥糖、大虾糖,一咬一掉渣,吃到齁嗓子。


散装硬糖块,桔子瓣糖,五颜六色,舌头都吃变色了。


大扫除

过年前一定要来一场全家都出动的大扫除,扫灰尘,洗床单、被罩、窗帘、衣服……能洗的都洗了,擦玻璃、擦桌子,每个角落都清扫一遍……


放鞭炮

那时候的鞭炮,拆开来放。年底守着卖鞭炮的小摊儿,摔炮、大地红、串天猴……还有一种叫二踢脚,威力很大。


调皮的男孩子总是拿鞭炮乱扔,捂着耳朵看着鞭炮噼里啪啦响,还有围着鞭炮欢蹦乱跳的我们……现在想想,就好像在昨天……


贴春联

毛笔字写得好的人家基本上都被包围了,这家拿着红纸来找他,那家也是。一大堆人围着这个“文化人”,看着一笔笔写出来的春联,每家每户的春联都不一样。

后来都买现成的,春联也越来越好看,但少了那一股子年味儿。


小时候,窗花也都是手巧的奶奶亲手剪的,比买的都好看!


年夜饭

除夕那一整天,妈妈都是围着厨房转,炖肉、炒菜、炖鱼、酱肘子……大锅里煮着整只鸡,整个房间都飘着肉味。



几乎所有肉类都聚齐了,而且每样的分量都很大,记得小时候每道菜上来都要闻了又闻,急得团团转,就想吃年夜饭。



年夜饭不仅仅是一桌饭,更是一桌满满的幸福。


看春晚

看春晚是每年过年的必备节目。吃完年夜饭,一家人早早就拿好瓜子水果,守在电视机前,等着看春晚。


等到了12点,一边看春晚,一边吃饺子,听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那才叫过年!


穿新衣

穿新衣服是小时候过年最大的盼头了。那时候,一年买不了几件新衣服,全指望过年的时候了。



买了新衣服,没事就拿出来瞅瞅试试。除夕晚上,枕着叠得整整齐齐的新衣服兴奋得睡不着觉!


过年的衣服都红红火火的,非常喜庆!


拜年

过年嘴一定要甜,因为不仅能得到好吃的,还能得到压岁钱!


那时候的红包只有几块钱,但对小孩子来说已经是“巨款”了。放在兜里怕掉了,放在其他地方怕忘了。当然,到了第二天妈妈一定会说:你的红包拿来,妈妈先帮你保管着。妈,你说,我小时候那些红包什么时候还我?



去亲戚家拜年的时候,大人们总会抓一大把零食塞你口袋里,你揣着一大兜的好吃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过年的时候家里的亲戚都会回来,平时不常见的亲戚们都能见到,还有很多新玩伴,一群孩子跑里跑外,叽叽喳喳的才叫过年!


小时候

年是爸买回来的肉

是妈给买的新衣裳

是兜里舍不得花的几毛钱

是那噼里啪啦的一挂小鞭儿

更是期盼……

小时候哭着哭着就笑了

长大后笑着笑着就哭了

真是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年”不同


话说,明天又到了农历腊月二十三,

我们俗称的“小年”。



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

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

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

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

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民间小年的习俗有很多。

若细细品味,都不无道理。



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

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

禀报这家人的善恶,

让玉皇大帝赏罚。



因此送灶时,

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

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等,

以表自己真诚祭拜灶王爷,

意为用糖糊住灶王爷的嘴,

上天后说些甜言蜜语。



过小年,民间吃饺子。

取意为“送行饺子迎风面”。




小年时,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

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把上一年的尘埃晦气除去,

把新一年的好运带来。



腊月二十三后,

家家户户要蒸花馍。


“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

蒸花馍,往往是民间女性

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

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小年后的几天,

农村都会蒸馒头准备过年,

但是不宜施舍给他人,

因为这些馒头是要先用来祭祖祭天的。



小年马上到来,

迎来了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

对来年的美好期盼祝福。


在这里,

小编给大家送上最早最真挚的祝福,

提前祝您小年愉快,

万事如意,阖家团圆!


来源:河北青年报综合环球文摘精选、河北共青团、新华网、 人民网、 诗词天地

版权归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


更多新闻


想念以前那个年味的,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