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间道」后,麦庄再出手,却只交出部「不算差」的警匪片
麦庄拍出了《无间道》,却难以走出“无间道”。
文 | 韩洪刚
春节以后的电影银幕上,几乎全都是好莱坞面孔,到清明节,终于有几部有亮点的国产电影。
在清明节之后,《非凡任务》的票房突破了 1 亿,没让人失望,但也不算突出,在一些评分网站上,这部电影被不少人看做是清明档的最佳电影,但也并没好到能成为又一个《湄公河行动》。
这部电影平平淡淡,规规矩矩,对于了解电影的观众来说,来看这部电影,最大的动力不是题材,也不是演员阵容,而是因为导演和编剧:麦兆辉、庄文强。
他们同样也是《无间道》的导演和编剧。
麦庄的每次采访,几乎总会从《无间道》开始。
听得多了,庄文强有时候也会觉得腻,他说这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
“像是一个好久好久以前的女人,会有点厌倦啊。但有时候听起来又勾起来很多很好的记忆,也没所谓了。”
2000 年前后,港片没落,演员、导演乃至武术指导纷纷北上大陆或者西去好莱坞,香港电影陷入了沉寂和萧条。直到 2002 年,《无间道》上映,港片终于再次引起世界瞩目,之后两部续集延续扣人心弦的故事和深刻的探讨,“无间道”三部曲让香港电影重归辉煌。
但这只是夕阳的余晖而已。
《无间道》之后,港片没落,青黄不接,再也没有令人震惊的经典作品,很多人说《无间道》是港片的终结,言外之意是,无间之后,再无港片。
港片的衰落已经不再是个新鲜话题,麦庄甚至都没能来得及赶上港片的辉煌,就匆忙成了为它书写终局的人。
只是他们的电影与港片精神并不完全趋同,比如,他们拍电影时候,竟然有剧本。
通常香港电影拍摄的时候,只有一个剧本的大纲,而没有完整的剧本。庄文强年轻时候,写了一个剧本,给一个导演,石沉大海,没有回音。
庄文强打电话过去,原来那导演在纠结。
纠结什么?这剧本太完整了。
“香港导演都习惯了一种创作自由,是从一个不那么完整的剧本,然后去发展一个导演的剧本出来的。”
庄文强说,而他和麦兆辉习惯有一个完整的剧本,也不是因为特立独行,而是因为没钱,只能一步一步按照规划来,避免乱花钱。
《无间道》也是一部有些古怪的电影。
警匪题材在港片里并不鲜见,但大都是动作电影,而《无间道》则是一部“静作片”,里面的枪主要是掏出来亮亮相,很少真的开枪,更没什么激烈场面,这种反传统的港片,回过头看,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在首映时候,却少有人理解,甚至有演员躲在一旁哭了。
“想不到后来就是那个票房爆炸,整个香港震动。那成就了一点,就是我对自己有了信心。”
庄文强说。
《无间道 3》也是麦庄进内地的起点。
那时候内地电影刚刚起步,还没成为如今的世界第二大市场,但陆陆续续已经有人才和钱流进来,但最初的磨合却很痛苦。
在《无间道 3》里,陈道明扮演一个内地警察,是一个戏份颇重的配角,不过,按照一些部门的要求,电影里不能明确说出来这个角色的警察身份,只能通过故事来暗示。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那时候麦兆辉哪怕想要协调妥协,都根本找不到门路,“很多的问题,我们只能说好,然后自己想办法解决”。
而庄文强也要跟内地的“比如广电局的这主持人那管理局的领导,还有那个合拍公司的老总”去学习,学习怎么写好一个规矩的剧本。
尽管麦庄的名号已经很响,他们的项目几乎一定会有人要,但投资人还是想要更稳妥一些。
对于电影创作者来说,《无间道》足以成为一生的骄傲,但也容易成为一生的负担。
如今,陈凯歌每拍一部电影,总会被拿来和《霸王别姬》对比,麦庄的电影,自然也会被拿来和《无间道》比对。
麦兆辉和庄文强并非不想从《无间道》走出来,只是《无间道》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再想有所突破,实在是太难了。
而且,老板并不想让他们突破。
“最开始,老板说你写什么都可以,但拍一个电影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这时间你拍了一个爱情片,赢的把握不大,为什么你要拍呢?潜台词就是你为什么拿我的钱去拍啊,为什么不拍一个赚钱点的项目啊。”
庄文强口中的“老板”,指的是他们来到内地之后,遇到的电影投资人。
那段时间里,有名气的香港导演大多北上,但他们的电影却未必尽如人意,一些人甚至被人指责说是混饭吃。
这话并不能说错,香港一些导演急功近利,依靠先前的名声人脉,赚养老支票。而且,香港电影人未必适应内地制作、市场和审查环境,难以像在香港一样如鱼得水。
中国电影市场不缺钱,但钱并不总是那么容易拿。
麦兆辉说,经常会有煤老板找到自己,说给很多钱,拍个电影,但要自己女朋友做主角,而且这电影不会在院线发行,只会成为煤老板的个人收藏,这样的钱他们自然不会要。
他们在选择合作的老板的时候,希望老板也要专业。庄文强尤其表扬了之前合作的博纳总裁于冬,说他亲自做过这个行业,亲自去香港买过片子,一步一个脚印,对整个电影市场比较了解,合作起来比较放心。
“我要做电影,看到钱就去拍,这样子不行,他自己本身要有一个专业的架构去做,我看到公司的架构,就知道他们懂不懂电影。”
而对于内地电影公司来说,他们同样也急需懂电影的人来拍电影。
从去年开始,香港电影人成了大陆电影的支柱。
在春节档的四部电影里,《西游·伏妖篇》和《功夫瑜伽》毫无疑问有着港片基因,而《乘风破浪》的故事结构,也借鉴了香港电影《新难兄难弟》。
院线改革十五年后,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了一个庞然大物,隐隐在挑战好莱坞的权威。
但内里,这依然是个被催熟的怪物,并没有创造力作为支撑。
2016 年 3 月,光线总裁王长田说,中国每年有 300 部电影上映,同样也需要 300 个导演,
“但是我在整个行业内看了一遍,市场大概能用的导演差不多只有 100 个左右”。
电影公司试图以新人来补足创造力的缺口,但新人出头,过关斩将,三五年时间已经算快了,更何况电影还需要编剧、摄影、剪辑等等工种,这部分的缺口也非常巨大。
于是,北上的香港电影人,地位越来越重。
而且,以安乐影业为代表的香港电影资本也把重心越来越多地放在了大陆。凭借去年的《捉妖记》和今年的《寒战 2》,安乐影业已经成为重要的电影力量。
就审查而言,麦庄也都觉得尺度放开了。
庄文强说自己写剧本时候不会太多考虑审查问题,但现在也不会要推翻重来,至多只是一些细节需要处理。而麦兆辉则说,现在对于审查有什么意见,起码有渠道可以反映,可以交流,而不是先前那样两眼一抹黑。
《非凡任务》更是从一开始就有金盾影视参与。金盾影视是中国公安部直属,是政府部门,熟谙审查逻辑。《非凡任务》涉及不少内地警察、卧底和毒贩的斗争,题材敏感。于是从一开始,金盾影视便提出了不少意见,确保一些故事能够正确处理,以免走入雷区。
麦兆辉说:
“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告诉我内地的警察是怎么样的,规矩是什么,这些东西我们都不懂,把剧本写完给他们看,他们告诉我,这个剧本在中国内地会是怎么样,所以给了一个很好的方向。”
警匪片最近又成了热门。
历来警匪题材都有不错的票房,而《湄公河行动》更是成了国庆档冠军。在中国的大片暂时没能真正崛起时候,熟门熟路的警匪电影成了很好的选择。但拍摄内地警匪片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审查问题,如今的每一部电影,其实都是在为后来者铺路。
审查尺度难以把握,麦兆辉也不觉得如今的审查是放松了。金盾提供的,主要是应对审查的技巧,“它是有一个规矩,但得看你用什么什么方法去把它处理,所以(金盾)是领着我们在那个正途里头走了。”
但这都不是他们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他们最烦恼的事情是,总有人想让他们“接地气”。
庄文强说:
“到底是接哪里的地气?接上海的地气,北京的地气还是北方的地气?然后冯小刚导演告诉我,他接到北方的地气,接不到南方的地气。对我说连你那么一个内地的大导演,你也不能通吃的话,我怎么可以要求我自己做到通吃?”
麦兆辉说:
“很多人说你为什么不接地气?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不懂得怎么接;第二个问题就是我只懂得,把我觉得好看的故事讲出来,我也喜欢看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故事。”
在内地复杂的制作环境下,麦庄继续沿着警匪片这条路走下去,步步留心。
这一次的《非凡任务》,也被不少人拿来与《湄公河行动》对比。只是无论从电影叙事和电影场面来看,不少影迷认为《非凡任务》距离《湄公河行动》还有不少差距,两部电影有意无意的捆绑,对《非凡任务》并没太多好处,反而只是暴露了电影的缺憾:
这不是一部差的电影,只是优点并不那么显眼。
从春节之后,直到五月底,进口大片全面占领市场,只留下两三个周末供国产片喘息。这周的《攻壳机动队》之后,便是会横扫市场的《速度与激情 8》。
想要对抗汹涌的进口片,“合格”显然远远不够。
如今的内地观众,也已经不再满足一部质量合格的电影,他们需要惊喜,需要眼前一亮,需要看到电影人的创造力。麦兆辉、庄文强,以及其他众多香港和内地电影人,他们尽管越发自由,但周围依然束缚着数不清的丝线,倘若不给他们松绑,面对进口片,面对电视剧,面对众多其他的娱乐形式,国产电影只会节节败退。
“我觉得这个市场那空间很大,其实以后可以慢慢再丰富性再强一些。”
这是麦兆辉对内地电影的期望。电影消费不是刚需,倘若电影不能满足观众,他们很容易便投入到其他地方了。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复盘高榕资本:3年执掌110亿背后的偶然与必然 | 36氪投资人特写
长按识别图片二维码▲
下载「创投助手」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