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专访乐信总裁吴毅:利率高低是衡量一家信贷企业经营好坏的标尺

2017-06-10 周天 36氪


校园贷市场冷暖变迁的一年,不仅没有退回人群更差的高利率市场,反而把白领人群的占比提升到了50%。




文 | 周天



在银监会主席郭树清表态大学生信贷市场大有可为之后,心领神会的两家国有大银行于同日发布了校园贷产品,搅动了已经沉寂一年的学生信贷市场。

实际上,在正规军抛弃这个市场的时候,前身是分期乐的乐信集团扎根已久,也经历了这一年来校园市场的冷暖变迁。近日,身为微信支付前总经理的乐信总裁吴毅,接受了36氪的专访,谈了谈他对校园贷乃至消费金融领域的理解,以及在这一年中,乐信所作的准备。

36氪:去年,监管对校园贷有了收紧,乐信这一年来做了什么?

吴毅:这个行业在政策开始收紧之前,乐信就已经意识到行业乱象对用户群体的影响,乐信在一年前做的策略是降息、限制额度,可能在同行看起来会问,有钱为什么不赚?但实际上我们做了很多合规的事情,比如组建了强大的风控团队和金融团队让我们的资金能够做到足够透明,同时对用户加强信用安全教育,别人不理解我们,为什么投入那么大。

我们有很清晰的费率的标杆——信用卡,当一部分人群无法获得信用卡服务时,一些高利息产品就有了可趁之机。但这不合理,只有让用户长期健康地使用,才是我们的壁垒,以后跟各种各样消费金融公司才有竞争力。

在维持乐信集团正常经营的前提下,把利率降到最低,这一定是我们长期的工作。

还有授信额度的问题,在消费金融行业、信贷行业,欧美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大家或多或少会经历次贷危机,一个最本质的原因就是过度授信,这表现为一是向有征信记录的人授予了过高的额度,二是向本不应该授信的用户提供了授信。中国消费金融行业必须要冷静,不能因为渴望增长,就一味地授信、鼓励消费。

36氪:现在因为我们也有很大一部分业务是做白领的人群,这个人群带来的GMV或余额占比的情况如何?

吴毅:到今年7月,白领人群将超过50%,而且随着每年用户的毕业,包括还有其他渠道在拓展白领人群,乐信的用户群白领比例会越来越高。

36氪:今年上半年,消费金融市场有一些乱象,现金贷这个领域也出现了问题。怎么看待这些乱象?

吴毅:其实从消费金融的发展是否健康,一家公司是否有问题,有一个标尺,就是利率,这个利率指的是综合的包括滞纳金,罚息在内的部分,利率高说明人群风险程度较高。

现在有的现金贷利率能够达到年化100%多,这是什么概念?就是根本就不用做风险控制,只需要用优质用户的钱去填补赖账人的坑,这不合理。

行业其实有很清晰的标杆,就是信用卡,以后谁能够逐渐达到这个标杆?并且往下面走,再过几年18%不是标杆了,可能10%才是标杆,这其实是一个很容易用来度量这个行业的健康情况以及某家公司健康情况的标杆。

36氪:如果按照信用卡标杆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这个要求现在来说算很高的要求吗?

吴毅:其实不算的。如果要做到18%,需要具备三个核心能力。

第一,风险控制。考察风控水平,在全盘里面坏账会占到多少点。

第二,资金成本。资金来源能够压到多低?如果一家企业的征信越好、服务越靠谱,资金方、金融机构就越愿意给出低成本的资金,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第三,自身经营的成本。要看人均产出、公司产出。

36氪:在校园的这些监管严格起来之后,有一些友商可能会转去做利息非常高的产品,比如在线借贷产品,但是我们还坚持在这儿,这个过程中有哪些心得体会?

吴毅:我们当下看得很清楚,以后是做健康人群,利息要低。利息能够降得越低,人群的质量越高。 在这个时候我们整个公司掉头做更高利率的市场和人群,退回去做更差的业务,那不是开倒车吗?

刚才说到现金贷和消费金融的关系,其实现金贷已经脱离了消费金融了,是一种伪消费金融,现金贷没法控制资金去向,这就比较难归到消费金融里面。

而且我们看到现金贷的情况,你会发现它是一个很畸形的状态。一个用户对现金贷的需求,我们不能叫现金贷,应该叫做高息短贷,这个名字可能会更加贴切,因为现金贷的核心点不在于现金,信用卡也有现金业务,你不能把信用卡归为现金贷吧,现金贷的特点就是利息很高,有些甚至高达年化100%,而且很短周期,借贷一般在一个月以内,借款人可能只会借七天或两周,但要承担高昂的借款利率。

我们看到这类型高息短贷的用户群体有几个特点:极度活跃,一个月可以借还两、三次,这种信号已经很明显了,最初的用户在不断借钱、还钱,他的借钱目的不是去消费,是还上一笔账单。但是我们知道信用卡也会有这样的比例在,如果这个比例控制在小的比例,对整体业务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的,总会有人有中短期的需求,但如果这个需求已经占到业务里极大的比例的话,这就是一个极端危险的信号。什么时候这个链条一断,可能一片全挂掉了。高息短贷不是消费金融,只是一个借钱还贷的金融游戏。

36氪:传统金融机构哪些地方做得还不够?互联网金融公司如何与传统金融机构建立合作?

吴毅:传统金融获客和管理客户成本是很高的,包括门店,对一些金融的东西了解,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平,要去维护一个客户要有很多人去维护,包括以前账单还有纸制账单。其实每个单用户的成本都很高,这个成本决定了他只能挑选客户,挑选给他创造高毛利的客户群体。低毛利的客户群体根本替代不了获客和管理客户的成本,因为是传统金融的背景,当时还没有互联网,所以衍生出来组织架构工作习惯、管理方式、绩效管理都是那套,因为获客的成本导致他们的客户群体有所偏向,导致围绕这个业务他们制定的管理措施和工作习惯和盈利模型都是围绕这个打造的。

互联网完全是另外一个极端,我是极低的客户管理成本,而且我是一个虚拟的点服务全国甚至全球的客户群体,边际获客成本和边际维护成本极低,这个时候我就可以把我的服务和资源投入到全人群的极致服务优化上。

36氪:有一批金融公司现在都在准备上市,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你们是如何规划的?

吴毅:其实这个事在我看来,无论是IPO也好,其他的风险融资、投资、PE也好,只是获取公司经营资本的一个手段而已,但是这个不是目的。乐信更关注如何把消费金融的业务做到更好。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你一定遇到过「租房难」,但你知道争夺「租房市场」有多难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