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米做了一个艺术展,我们和黎万强聊了聊小米执着于艺术的原因

2017-08-08 随易 36氪


小米做了一个艺术展。


我们和小米黎万强、策展人吴珏辉聊了聊,探讨下互联网科技公司和艺术发生关系的「正确姿势」。



文 | 随易

图丨今日美术馆提供、随易



小米做了一个展,一个新媒体艺术展。

经过近3个月的筹备,小米和今日美术馆合作的展览「zip.未来的狂想」在今日美术馆开幕。

开幕前的宣传文章中毫不吝惜地用上了诸如「今夏北京最吸睛展览」之类的说法,足见主办方今日美术馆对这次展览的厚重期待。小米联合创世人黎万强作为「发起人」之一,吴珏辉作为策展人,27组艺术家拿出了27个多媒体作品,共同组成了这个新媒体艺术展。

我们去展览现场看了看,与黎万强和策展人吴珏辉聊了聊,想探讨下一个互联网科技公司如何正确地与艺术「发生关系」。

开幕当天的媒体预览就开始排队,今年国内的大展中,也只有上海龙美术馆的James Turrell回顾展有这样的效果了

主作品空间,轮流播放9组艺术家视觉投影作品,观者完全浸入作品本身

作品:1194D 立方,郭锐文,沉浸式投影,4′28″,2017

小米变得更「洋气」了

「小米变得洋气了」,这是很多人看完展览后的第一反应。

开幕当天下午,今日美术馆的主展厅内,被打通成巨大矩形空间被刷成三黑三白,9组艺术家进行了开场表演。开场表演的氛围并不像展览中一些作品一样「接地气」,无论音乐还是视觉都稍显晦涩难懂,且并没给观者更多的互动空间。观者能做的就是在任意时间进入、随意找个地方坐下,然后感受。沉浸在巨大空间观看国内少见规模的投影艺术作品,依然会让观者的感官被调动起来。开幕表演中,不少观者拍了几张照片后就离开,甚至还有在玩王者荣耀——这就像是这个展览的一个缩影——小米的介入并没有让展览出现过多妥协,并没有让这个展览变成一次「产品展示会」,而是尽可能地保证了展览的独立性和学术性。

展览开幕表演

这个展览中的小米,和过去那个不断收集用户反馈、意见,从而让用户决定产品形态功能的「参与感」时代的小米有些不同——这次,小米做了那个「告诉你什么是好的」的人。

作品「我梦中的另一个世界」,艺术家:Claude Lévêque 

场域特定装置,霓虹灯,3000 x 600 cm 2017

作品:「无穷之屋」,艺术家:Refik Anadol

作品:「风洞」,艺术家:Charles Lindsay × 苏少禹

小米变得更「艺术」了

这个展览的缘由应该能追溯到2015年黎万强的「闭关」。2014年底,黎万强发微博说自己要闭关一段时间。这期间,他游历各地,捡起了自己喜欢的摄影,到处走走拍拍。2015年底在今日美术馆举办了个人的摄影展《花与树的星空》,并宣布回归。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和他的团队在昌邑策划和执行力方面的表现,让黎万强记忆深刻,他也因此和今日美术馆结缘。

「zip.未来的狂想」已经不是小米和艺术的第一次接触了,小米希望和艺术搭上关系的念头已经酝酿许久:

• 2015年底,黎万强在今日美术馆举办了个人的摄影展《花与树的星空》;

2017年初,小米手机Note 2发布,宣传文案为「一面科技,一面艺术」,并请了一位「艺术代言人」米开朗基罗,还在上海艺仓美术馆做了一个「米开朗基罗」展览;

和艺术云图合作,拍摄世界级艺术家传记纪录片《大艺术家》,共10集,分别拍摄10位世界级艺术大师:张晓刚、喻红、丁乙、王广义、Sean Scully、周春芽、杨福东、隋建国、罗中立、Michael Craig-Martin;

小米执着于让自己「艺术」起来的原因也好理解:小米已经用「性价比」占领了市场和认知后,小米的品牌需要讲新的故事,从这个明星代言手机的红海中找到突破点。而小米选择了「艺术」这条路径。

黎万强在展览开幕后接受36氪采访时表示,小米不仅仅是「赞助」了这次展览,而是「更深度的参与」,一种「联合策划」。互联网科技公司和艺术的跨界案例中,很少有这样的角色,小米在探索除了「赞助」和「冠名」之外另一种全新的参与方式。

《大艺术家》系列纪录片首映,从左往右依次为YT CREATIVE MEDIA创始人徐宁、艺术家王广义、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黎万强、艺术家张晓刚、贝塔斯曼中国总部首席执行官&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管理合伙人龙宇

小米联合上海艺仓美术馆做的「米开朗基罗大展」

小米变得更「聪明」了

小米的聪明体现在很多地方。比如,像下图这种直白的露出在整个展览中很少出现——

「策展过程中和黎万强没有太多交流,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这个展览」,正如策展人吴珏辉所说,小米在整个展览中显得非常「克制」——不是命题作文、不是产品陈列、不是居高临下、不是生硬植入,而给了策展人和艺术家很大的发挥空间。

小米的「克制」让这个展览独自成立。在小米的营销策略的之外,在小米的品牌战略之外,这个展览是个成功且有颇多看点的展览,却在圈子内得到不错的口碑。

在展览中小米产品的「植入」同样十分克制,但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产品的某种属性,以下是我的一些猜测和感受,其中不乏巧妙和幽默:

展览入口处的作品,小米手机组成一个「屏幕矩阵」,凸显小米手机刘畅不卡顿的功能性

「吃豆人」

作品《吃豆人》巧妙地把游戏形象和小米扫地机器人做勾连,显示小米在产品上的布局(要知道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小米出了扫地机器人这个产品)

饶广禛,吃豆人PAC-MAN,影像、装置,尺寸可变

「有风的空间」

作品把手机作为观者和作品之间互动的介质,无非也是为了凸显小米手机性能的强大(脸吹口气都能被感知到)

林欣,有风的空间二Windy Space NO.2,互动装置,尺寸可变

「急救站」

吴珏辉个人的作品「急救站」,把手机充电宝比作现代人的「输液」,并用形象的方式(血袋和输血管)表现,小米充电宝的相关人也参与其中,并有将之做成概念周边产品的打算

吴珏辉,电血袋E-Blood Bag,装置,尺寸可变,2016

而小米更为聪明的地方,在于对这个展览核心命题的选择。除去这些个别作品上的「植入」外,小米在整个展览中很好地营造了一种「科技氛围」——观者无论在哪个作品前,都难免会生出一种「这是怎么做到的」的感受。而回头看一眼小米的Slogan——「探索黑科技,为发烧而生」——前半句「探索黑科技」正是黎万强在回归后添加进去的新概念。用黎万强自己的话说,他的作用在于「唤醒老用户」。而和艺术的跨界则体现在这句「一面科技,一面艺术」里。

这大概才是最聪明的「植入」了吧。

小米的聪明还体现在展览形态、类型的选择上。相比于之前小米对艺术的跨界探索(米开朗基罗和《大艺术家》系列纪录片),这次和今日美术馆合作的展览则要更加进入大众语境。2017年国内的展览,被讨论最到的无非龙美术馆的James Turrell回顾展与team Lab的「花舞森林与未来游乐园」。而这两个展览对大众来说最大的共同之处就在于适合拍照。在泛艺术生活方式越来越受欢迎的情况下,是否「适合拍照」成了一个展览能否得到广泛传播的重要因素。

小米的这个展览在这点上做的很好——多媒体的呈现媒介、视觉化的表达方式(展览中最大的作品就是一个巨大的空房间,利用先进的投影技术制造一个视觉上奇妙的观感空间)都让小米这个展览具备了「火」的潜质。虽然国内的艺术市场和氛围还在非常初级的阶段,消费艺术展览人群规模还很小,但这次小米对艺术的跨界,总算打在了点子上。

越来越多的新媒体艺术展出现,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作品中融入技术元素。也难怪黎万强在接受采访时说,「未来的科技公司,会变成中国主要的艺术赞助人」。艺术和科技不仅改变的是艺术的表现形态,甚至也改变这人们的观展方式——就像上图一样,「手机观展」成了现代人的主流观展方式。

展览开幕几周时间,一个有趣的现象发生:策展人吴珏辉很不认可外界将之视为「小米营销」作品的解读,而小米一方虽也不承认这是「营销」,但却是品牌策略上重要的一步棋。但在观者眼中,对这个展览也会有不同的认知。

互联网公司和艺术之间的关系和边界被这个展览所模糊,但这反而也是最有趣的一点。


*你想去这个展览吗?后台回复“zip”获取相关展览信息。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三生三世》引发「粉丝 VS 院线」,锁场、填场,粉丝究竟多疯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