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央行团灭 ICO:暴富梦碎,退币太难

2017-09-04 尚钺 36氪


赌场的最后一个骰子,落地了。




文 | 尚钺



对过去数月疯狂上涨的ICO市场,致命一击终于来了。

今天(9月4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一上来就毫无余地的对ICO做了定性。

“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接下来,这份公告对涉及ICO代币众筹及买卖的机构,判了“死刑”。

《公告》称,“融资交易平台不得从事法定货币与代币、虚拟货币相互之间的兑换业务,不得买卖或作为中央对手方买卖代币或虚拟货币,不得为代币或虚拟货币提供定价、信息中介等服务。”

对于此前部分平台尝试使用交易员,或点对点交易来规避政策的问题,还增加了“定价和信息中介”一条,这基本已经封住了国内所有的参与ICO代币交易与融资的可能(不排除仍有人私下交易)。

如果违反,则“金融管理部门将提请电信主管部门依法关闭其网站平台及移动APP,提请网信部门对移动APP在应用商店做下架处置,并提请工商管理部门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

简言之,不准买卖,等同于掐灭了这场赌局的根源。等同于判定股票不能买卖,不能兑换成人民币——对于本身实用性相当有限的ICO项目,失去流通性,就约等于失去所有价值。

一刀切


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波及了如比特币等主流数字货币。

总体上说,也就是人们常提到的“一刀切”。

此前,一名一位币圈人士对36氪说,“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一刀切。”因为如果政府监管部门要求所有ICO交易暂停,那所有的利益和折腾就都泡了汤,大家就都得“回家洗洗睡了”。当时,已经有央行人士已经找他来了解情况了。据36氪所知,此前政府机构还找过这个行业里的投资人了解情况。

此前,ICO圈子里最担心的就是监管,关于监管的说法不绝于耳。在央行正式出台之前,就已经有了专项小组向各地金融办发“99号令”的消息,定性其为“未经批准的非法公开融资”,“涉及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部分主流ICO平台如 ICO.INFO, ICOAGE 已经预先停止了 ICO 项目的上线甚至出现项目清零,主流财经媒体也一再进行ICO的负面报道。截止今天下午,“监管将至”基本已经是共识。

但问题是,大多数人仍然低估了政策的严厉程度。此前ICO币圈较多人的意见认为,将在十月左右开始监管,手段也会是较柔性的,例如暂停一批融资平台,禁止未落地项目进行ICO,采用平台/交易所牌照制等等。也有分析者认为,监管是“落下的另一只鞋”,反而有助于长期币价,除此之外,此前一些监管消息被先后“辟谣”,也使得人们更加麻痹。

不明就里的散户,和沉默的币圈人


36氪观察一些众筹群及交易群发现,此前太多关于监管“狼来了”的消息,和赌徒的侥幸心理,在监管政策出台前后,出现了一些奇怪的震荡。

在上午9点的时候,有人发现ICO.INFO平台上的项目全都被删除了,聚币网的代币种类变少,惊呼“监管真的来了”,但并没有引起太多的讨论。

到了下午2点30分,一些币种开始大跳水,群中的气氛开始变的紧张起来。有人开始问“现在是不是到了熊市?”,但没有人回答。

下午3点15分,监管的消息落地,有人将链接贴到了群里。但在开始的十分钟里,并没有真正对政策进行分析,而是怀疑消息的真实性,认为消息“不是人民银行发的”。也有人仍然认为可以借此抄底,“跌的越多我买的越多。”

但与此同时,各个ICO币价开始集体跳水。不到一小时,主流的ICO币种下跌了 20 - 30 % ,但直到3点40分,才开始有人真正意识到政策的后果。“ICO停止+清退,真的下狠手了。”,“这不就是传说中的一刀切吗?”,仍然在确定政策的内容“我们是不是属于非法交易了?”

许多新币民陷入了惊慌,一位币民连续提了两个问题, “我们丢失的钱,国家赔吗?”过会儿她又发了一条“谁来替我们买单?”

群里由于这一消息分为了两派,沮丧的人说 “上半年的工白打了。”“我在想怎么跟老婆解释?”“怎么跟家里人交代?”

依然有人看不清现实,盲目乐观。

“明天5万我满仓干。”一个激动的币民说 “ 考验元识知的时候到了。” 另外一个人则认为这是“国家队帮助没上车的人。”

还有一个币民为了振奋士气,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这样的经历,2017年9月禁止交易后,主人公再也没有管过交易所里的那些币,3年过后,交易所正规了,打开一看,翻了100倍。”

过了4点半,出现了一次短暂的反弹。群中的悲观和抱怨迅速销声匿迹,更多的人开始重新聊起抄底,兴奋的聊起 “遍地是黄金”。

但5点后,这个希望又破灭了:反弹又被新一轮的下跌所取代,云币网无法进行交易,显示“正在维护”。

部分散户可能还不明就里,但ICO从业者明白大势已去。36氪采访众筹平台及ICO项目的实际众筹者,除了表达将配合政府退币之外,大多数都不愿在此时接受采访,而是委婉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

ICO交易所这一端,云币网在下午4点半截止发稿时仍在维护中,而另一用户贴图显示,另一交易平台“比特儿”出现了用户大量提现的情况。

这一风波甚至波及到了刚产生的新的评级机构,币圈媒体及基金。36氪发现,此前蓬勃发展的ICO相关公众号在今天下午出现了大范围的注销、删帖和屏蔽现象。有公众号运营人告诉36氪记者,他们的业务已经基本停止。

“可以好好睡一觉了。”

退币?转移资产?


至于“赔钱怎么办”,这次的《公告》中,有关键的一条:“已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做出清退等安排,合理保护投资者权益,妥善处置风险。”

截止到下午六点,已经有不少ICO项目开始退币,例如HMS(一个区块链项目)提到“同等数量的同种类数字货币退还给当初参与的用户。” UIP(另一个区块链项目)则除了保证自己退币之外,也不忘提醒投资者自己是受“地方政府指导的区块链企业,是国家需要保护的真正创业者和区块链技术开发者。” 要求投资者 “不信谣不传谣 ” 。

众筹平台 ICO.INFO 提供了较为详细的退币说明:它将退币主体限定为“开展过 ICO 项目但仍未在任何平台发放代币的项目主体”,而退币也仅限于付出数字货币但没有得到代币的用户。如果ICO主体同意退币,则 ICOINFO “在此承诺将会尽快与项目主体进行结算并代项目主体向参与者退回同等数量的同种类数字货币”。

但项目主体如果不同意,“ICOINFO 无法强迫他们行事,故无法保证与它们的协商结果。”

据36氪了解,这也将是 ICO 项目退币的基本模式。

国内有的 ICO 创业团队较为配合,但也有波场、承道等项目表示不能退币。但对于相当比例的ICO海外项目而言,实际上国内的监管政策没有约束力,因此要回难度较大。

众筹阶段的退币还相对简单,但在二级交易市场上,用户在二级市场上的数字资产如何清退?是清偿代币还是数字货币,或者人民币?是后两者的话其价值如何评估?以何时价格为准?小型交易平台如何应对高额的提币/提现要求?无论如何,目前的代币估值已经大大高于它实际价值,因此无论如何处理,最终必定有人会吃亏。因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将非常考验智慧。 

EOS走势图

在币灾到来时,也不乏仍要奋力一搏者。一张截图显示,有人宣称“贷款300万”抄底EOS,在一个名为“币圈央行公告全面解读群”里面,有很多人说自己。更多的大资金资深投资者在监管开始时,就已将大部分数字资产转移到海外的交易所和海外ICO项目。

这一天以最后的一个糟糕事情告终。

在晚上宣称“贷款300万”之后两个小时,EOS 官网发布了消息。宣布,由于中国法律的问题,不仅不承认李笑来是EOS的联合创始人、董事、高级人员、信托、员工、代理人或团队成员”,还宣布禁止中国人“使用EOS智能合约或购买EOS代币”。甚至“联合创始人、董事、高级人员、信托、员工、代理人或团队成员,宣布禁止中国人“使用EOS智能合约或购买EOS代币”。

群内一下陷入了彻底的沉寂。

有人说:“我们还是太嫩了。”


《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政府公告链接:

http://www.gov.cn/xinwen/2017-09/04/content_5222657.html


关于EOS团队的公告,可见:

https://steemit.com/eos/@eosio/block-one-statement-regarding-proposed-changes-to-prc-law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ICO,在监管的阴云下 | 深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