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生存还是死亡?一个中小企业老板的内心独白

2017-09-26 36氪

老板

一个中小企业的老板

   

每天都在想些啥

 

 

掀开


脑壳儿


一团乱麻

不知道中小企业在想啥?

一条视频带你走出思维迷宫

直击中小企业家的内心独白

👇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0554p66svx&width=500&height=375&auto=0


《氪套话》是36氪出品的一档访谈聊天类节目,通过聊天的方式,呈现商业圈里最具人情味的一面。一起来看本期3位嘉宾关于“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分享了哪些内容。

 

主持人:

马金男 | 36氪特邀观察员、资深媒体人


嘉宾:

阎蕾 | 广东皮阿诺科学艺术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总监

袁霜 | SAP业务扩展总监

林玉春 | 成都艾米奇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截止2016年,全国中小企业规模已达2463.9万户,流通流域的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作为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力量,也是创新发展的生力军,中小企业正面临着消费升级带来的转型难题,以及工业4.0所提出的数字化新要求。


消费升级成中小企业转型的命门

 

消费升级最直接的体现,是消费需求开始和产品的实用属性相背离。广东皮阿诺科学艺术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的信息总监阎蕾直言,“以前消费者购买家具,主要考虑实用性,现在除了健康环保和个性化需求,年轻群体更在意能否在朋友圈获得点赞。”

 

消费观的改变对中小企业产生的影响很直接,“我们以前设计家具,要追着各种展会看款式、分析材料,现在变成了追网剧网红,刷爆款和热门话题,得知道年轻人喜欢什么”,阎蕾觉得这是企业想跟上消费升级所必须要经历的思维转型。



企业转型的忧,有数字化的药来救

 

数字化是工业4.0的核心,系统瘫痪一秒,业务就得停止一秒,中小企业已经被逼到了转型升级的墙角。

 

因为工作关系,SAP的业务扩展总监袁霜,接触过大量德国和中国的中小企业,更懂得如何帮助国内中小企业把数字化的冲击变成转机,“德国中小企业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级的隐形冠军,在于他们利用物联信息系统把原本的设计、制造、销售、交付、服务全都数据化,一条链打通了前端定制化和后端柔性生产。”袁霜认为,制造业吃中国市场红利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信息化变革才是下一个三十年的角力点。



中国不缺工匠精神,缺的是时间沉淀

 

提工匠精神必提德国和日本,中国的企业有没有工匠精神?成都艾米奇鞋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林玉春觉得,我们并非缺乏工匠精神,而是一直没有把它放在企业价值观的首位,“我们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准,往往不是他创造了多少社会价值,而是他通过什么事儿挣了多少钱。”

 

另一方面,这也和国人的“生意人”风格也有关。“在国内你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中小企业家开始创业做得很好,做着做着可能就有某个兄弟跟你说,他做了某某生意赚钱了。你本身做的好好的,禁不住诱惑也跟着去做其他东西了。”林玉春觉得有时候机会多了,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德国和日本的“工匠精神”之所以受到追捧,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对一件事的专注。


 

有人说想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要么一家企业做100年,要么就做到1000家。中国上千万的中小企业,路在何方还未可知,但上路之前先用数字化技术完成转型升级,总是可以走的更远一些。

 

点击观看30分钟完整版视频,

了解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阵痛与机会。

👇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0554p66svx&width=500&height=375&auto=0

更多信息,请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