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高晓松:阿里音乐和“四十不惑”

2016-01-18 thethief 36氪

36氪微信号:wow36kr



面前这位仁兄和《奇葩说》、《晓松奇谈》里的那位并无太大不同。




“自拍请一定把脸放在高老师前面好吗?”


在36氪专访高晓松之前,前一拨记者刚采访完高晓松争相合影,阿里音乐的公关同事对记者们喊了这么一句。


“哎,无所谓了。” 高晓松笑笑,继续礼貌地应要求和记者合影。


其实先开玩笑地喊出 “自拍可以,我脸得在后面啊,可不能当那心机什么啊” 的是高晓松自己。但是他永远挂在脸上的笑和坐着时永远抖着的双腿,让人有点搞不清楚,哪些事儿是他真正在意的,哪些是开玩笑的。


1


上周四在北京举行的某互联网大会上,高晓松亮相发言,聊了聊 “互联网对音乐创作的影响”。发言后36氪获得一次专访高晓松的机会。面前这位仁兄和《奇葩说》、《晓松奇谈》里的那位并无太大不同。聊天时靠坐椅背,慢条斯理又滔滔不绝。


高晓松和宋柯要带领阿里音乐做些什么,我们在两三个月前就大致知道了。(相关阅读:《专访阿里音乐CEO宋柯:如果只是玩版权,我和高晓松就不来了》他们正在打造一个全新的平台产品,一些记者会措辞为 “音乐产业的淘宝”,而高晓松不是特别喜欢这个形容,他把它叫 “全球最大的音乐平台”。


这会是一个服务于音乐产业里各个角色的平台,平台上会有各种供需信息的流通,并且起到撮合交易、合作的作用。“帮音乐产业里的大家把生意做起来”,高晓松说。


做这个平台的主要背景是,音乐行业里 “信息不对称” 已是顽疾,并且业内许多角色都受惠于此疾,因此一直没有动力改变。“小到一个掮客把艺人的档期揣兜里,都能多挣不少钱。无非就是接电话的时候说艺人没时间,您要想要时间,对不起,我给您 ‘试试’ 去啊。” 高晓松说,他和宋柯泡在行业里二十多年,深知多少信息是大家揣在兜里的。小到艺人助理、大到发行机构,在这个 “人脉密集型产业” 的音乐行业中,每个角色都在从信息不对称中获益。


高晓松觉得这堪称 “石器时代的经营方式”。但平地建起一个平台让大家把信息流转起来,不是听起来那么容易——只有当信息贡献出去之后能转化成利益,人们才愿意。比方粉丝团永远都能接到偶像机,是因为助理愿意把信息分享给 “粉头”。“说明这是有产业链的,他是有利益的。” 高晓松说。


建立一套能让被贡献出来的信息转化成可见价值的机制,是最难的。阿里音乐需要通过这个平台上的信息流转激起新的需求,使每个单体能够得到利益的放大。“我们找到一个这样的方式,那你就不用再去挣那点小钱了嘛。” 高晓松说有一些钱小到外界都不能想象,“因为不知道艺人上一场在什么地方,我甚至能多报一张机票。我就永远说我从台北来,你给我报张从台北来的机票吧。”


2


这个平台的具体机制能否真正激起这个良性循环,在产品上线之前我们还不知道。但高晓松说通过他和宋柯半年时间的努力,基本上说服了产业链上各方参与。难说服的怎么办?“补贴他啊。这不是最基本的吗。” 高晓松指的补贴不只是金钱上的,包括由他和宋柯以及新近加入的何炅所带来的资源补贴。


平台前期需要强运营来摸清供需和收集数据,从而当信息流转起来之后,高晓松希望平台的介入能越来越少,只提供工具,“就像阿里慢慢就不用帮大家做生意了,提供支付宝那些工具就够”。虽然不愿被称作音乐版淘宝,但这个产品还是透着浓浓的阿里平台基因。“毕竟我们来到这里,不能抛弃阿里的基因去做另外一件事情。如果我们要做一个社交平台,那我们就去 ‘那边’ 了,上深圳去了。” 挺典型的高晓松式玩笑。


这个新平台是为生产端、产品端服务的,而音乐的传播还是得靠播放器。宋柯曾向36氪提到不会保留天天和虾米两个播放器,但具体怎么安排还不清楚。这次高晓松提到,阿里音乐基本上会“保留虾米作为一个播放器,把天天动听改成新的平台并放弃原来作为单纯播放器的功能”。高晓松认为播放器除了版权部分都很同质化(而我们之前也提过版权割裂的状态不会是常态),没必要保留两个。


至于版权割裂的状态何时会结束,高晓松心里也没有确定的预期。“我猜应该今年就会做,因为你看百度已经把音乐独立出来了。如果每个音乐公司,背后还有庞大的利益牵扯,这个事不容易。但如果每个公司都把自己当作音乐产业的一部分,而不是简单的某一个帝国的一部分,那这个就好谈了。”


“你明白我意思吗,” 高晓松重复了一遍音乐公司必须把自己当成音乐产业的一部分,而不只是某个互联网公司的一部分,“如果你只是某一个大公司的一个部门,那这个利益就没办法平衡了。其实我很希望 QQ 音乐能独立出来,至少是像我们这样,独立运营的全资子公司。”


3


播放器的确大多同质,但像虾米这样的产品其实是有些独特标签的。当阿里音乐尝试做更广的平台,身处 “乐迷鄙视链顶端” 行列的虾米会不会丧失掉一些独特的东西?


“就这个问题,前两天我跟虾米创始人南瓜长谈过一次,因为他确实有一些难过的地方。尤其是我们来了以后,整个极大规模的做起来的时候,当然会牺牲小而美。”


高晓松对小而美这个事儿有两个层面想法。“暂且不讲小而美的可能性,能实现小而美固然好。但是,是你决定卖给阿里的,不是我。任何一个小而美的东西,当决定卖给 BAT 的时候,你其实是想好了的。小而美就应该永远不卖。当年四大进入台湾,人家老段(注:滚石唱片创始人段钟潭)就不卖。华语唱片真正有一个小而美就是滚石。”


另外就是,小容易,美容易吗?“你如果生存在 1994 年,小而美是容易的。你逮着一个我,一个郑钧,一个许巍,一个窦唯,一个朴树,你当然可以小而美。但在今天这个整体创作处在低潮的环境里,小而美是没办法生存的。虾米会拿李荣浩来说,实际上也是因为他变成了大众的。”


现在的高晓松觉得小而美只是一个臆想出来的口号。


4


何炅的加入是近期关于阿里音乐最受关注的话题。何炅其实并不是湖南卫视体系内员工,他和湖南卫视签的是经纪约。不过这不妨碍外界对湖南卫视、天娱和阿里音乐的资源结合抱以期待。


高晓松说娱乐行业是人脉密集型行业,能促成这方面合作当然好,但他希望外界别把何炅的加盟仅仅看成一次资源的对接。


“何炅更多的不是带着资源来的,而是带着他的思考。”高晓松觉得何炅的独特在于,他是整个娱乐行业里亲眼看着艺人起落最多的一个人,“王中军王中磊只看过华谊兄弟那些人的起落,光线只看过光线的人的起落。但是人人都去快乐大本营,人人都是何炅的朋友。”


高晓松说何炅的任务是更好地完成资源配置。“内容行业是不能精算的。不能说量完体温量血压,就得出一个什么什么。我们不能以那种方式精算的情况下,得有一个这样的人,能让资源更优化,在平台上怎么引导大家把资源整合成更好的产品。所以他相当于我们的精算师吧。”


高晓松说接下来还有更多圈内名人会加入阿里音乐,包括国内国外的,但目前还没有能说的。“需要很多老炮儿。老炮儿的最大的定义是知道所有资源的来龙去脉,他们战斗力可能没有年轻的战士大,但是起码可以告诉兄弟们哪儿能去、哪儿别去。”


5


高晓松不止一次说过自己对 “门客” 状态的向往。但现在他觉得自己变成公子了——不仅不是门客,还得招揽门客。


心理状态的变化可能和他在阿里这半年的感受有关,互联网公司的 “生气” 对他有一些影响。“这半年比我预期得要好。阿里不是没有问题,大机构都有大机构的问题,但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得多。我觉得主要还是因为他蓬勃向上,不像华纳那种百年老店,大家已经当国企似的在里面。”


“所以我们才敢去叫何炅嘛,我们俩得先来看看啊是吧。” 高晓松说他和宋柯每到一个新环境时,前期还是比较谨慎的,除非他们真的觉得这个地方不错,否则不会呼朋唤友。


“你看我们俩一路的职业经理,有时候叫一大堆哥们,有时候一个也不叫。就是我们会有自己的判断,我们知道什么地方该待下去。所以你看到我们把所有的资源、人脉全部拿进来的时候,就是我们觉得这家公司不是用嘴说的而已,觉得这里可以久留。”


那之前在恒大是预感不能久留?


“这我不能这么说。” 高晓松说他和宋柯没有愧对在恒大的三年时光,“我们在那个平台的时候也努力去做我们想做的东西。并且离开的时候我们也跟许总保持了很好的关系。”


最终还是离开恒大加入了阿里,高晓松说是因为马云先找他们。“老马找到我,说你有什么想法,我们说了,老马说那你来实现它。” 高晓松觉得音乐行业已经到了 BAT 来接手的时机了,“ 那你不可避免的,每一个行业等 BAT 来接手的时候,你一定要站在这个位置。所以我们是跟老许做了很好的沟通之后,过来的。不是我们觉得恒大很绝望,所以出来找工作来了。”


6


四十不惑,不是四十岁你就不困惑了,而是到了四十,不明白的东西你就不再打算去弄明白了。


这是高晓松在几年前一次接受采访时提到的。这次问及,他进一步补充了下。


“应该这么说吧,不是不困惑了,是不 ‘困’ 了。惑还是有的,但是过去那些疑惑会困住你。现在呢,没有一个人会说他没有不明白的地方了,但它不会再困扰你。我觉得这个成长是很好的,我已经知道我能明白什么,什么是我再怎么着也不会明白的事情。那你能明白什么,你就用这个干什么就好了。”


他说这个心态是他这些年最好的成熟迹象。


“如果没有这个心态,我就不会来做这个董事长。我会说你给我一小块,让我做那小而美的。因为我就喜欢坐那儿听小而美的音乐。当然我现在不是这样。我不但不是这样,我还去说服南瓜。你最明白的一件事是 you gotta deal with the choice 。你要为你的选择负责,你不能既要又要。你选择了这个,你就做这个,没问题。我愿意 make a deal with my choice。我觉得这个是最好的成熟的迹象吧,对我和宋柯来说都是。”


他说接下来他会专心在阿里音乐的事情上。《晓松奇谈》之类的 “副业”,他会把合同执行完,但是不会再拓展更多新东西了。


那现在对创作的欲望和激情还在吗?


“在啊,我还写。但是我不能时时带着这个身份在阿里啊。” 高晓松说,“我觉得先把产业做好吧,这是我们的目的。将来也许用一个笔名,到我们新的平台上去注册一个小店,这个有可能。”


“再说其实也不该由我来写了。流行音乐嘛,是属于年轻人的。”


推荐阅读: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技能 | 从0到1:微信后台系统的演进之路




行业 | 【氪研室】个人消费热潮下,互联网+社区便利店如何加入其中?




视角 | 你在买机票时可能趟过了太多坑,而你甚至不知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