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万年薪招聘新媒体运营资深经理,高了还是低了?
36氪微信号:wow36kr
可是做好一个新媒体,还是很难。
编者按: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专业主义(ID:zhuanyezhuyi1982)”,作者邓璟 。
2月18日,万达集团在官方微信公众号(guojiwanda)发布了招聘启事,年薪50-70 万元招聘新媒体运营资深经理▼
招聘启事上的薪资范围,其实没有标注单位,“元” 是我加的,料想这样的公司不敢耍诈,比如说计算单位是越南盾……
刚刚过去的2月22日晚,资深媒体人左志坚老师创办的珠玑信息(官方介绍这是一家服务个人投资者的财富管理机构),招聘信息《想请30枚编辑,帮我们快点花掉这 2000万入职就送最新版MacBook》也在刷微信朋友圈▼
其中,新媒体主编的薪酬是 “税前月薪25-30K”,同样没有标明单位,基于对左老师的信任,也认定是元。这样,折算成年薪是税前30-36万元。
在我的微信朋友圈里,一位在腾讯视频工作的朋友转发了后者的招聘截图,并感叹 “做微信这么赚啊”。
30-70万元年薪招聘新媒体运营,究竟是高了还是低了?
在我的大约 1500 位微信好友中,大约有1/5-1/4是做新媒体运营的,他们或在媒体,或在企业,或在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据最近一年多的闲聊和观察,多数新媒体运营者的年薪达不到 30 万元,只有年薪 10 万元左右。
记忆中,去年一家新媒体数据机构的网络调查表明,多数微信公号运营者的年薪在 8 万元以下。
从这个层面来说,30-70万年薪招聘新媒体运营,是一个有吸引力、相对体面甚至比较高的薪酬。
不过,光有这种薪酬招来有经验的新媒体运营者,多数机构做不好新媒体仍是大概率事件。
关于新媒体运营,我有8个或许不是很成熟的观点,先抛砖引玉,后文我会举例说明:
1.新媒体运营,大家都在摸索,无论中国还是国外,无论是大机构还是小机构。
区别在于,有些机构跑得快一些,有些跑得慢一些,但新媒体的传播有一个特点:必须又快又好,所以,跑得慢也许不只是掉队还可能再也追不上。
2.新媒体运营,不是一个人和一个部门的事情。
它需要建立在机构高层真正重视、各部门通力协作,以及合理且相对充足的资源支持这些基础之上。如果一个机构仍是反应速度迟滞、互相之间扯皮的管理模式,一个能力再强的空降兵去做新媒体运营也很难做好。
3.新媒体运营,最吸引人的,薪酬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充分放权及信任、允许不断试错和迭代改进。
为什么排行榜和 10 万 + 如此吸引人,因为它让用心做的运营者感觉 high 翻了,这是用钱买不到的。
前面说了,大家都在摸索新媒体,摸索就不可避免会走弯路甚至错路,只要不是灭顶之灾这种错误——比如微信公号就是封号,个人认为机构只需锁定大方向和风险把控、剩余的就放手让年轻人去做。
4.新媒体运营,如果机构高层不放心要干涉,也没有问题,但是请尽量让自己的决策和能力跟得上新媒体时代的节奏。
从决策到呈现整个过程都要极度迅速、专业和让人信服,别站着说话不腰疼,最好把自己也丢进游泳池。
比如,有些人鄙视文字稀少、居中图文混排的一些网红微信公号,觉得就那点内容做个 10 万 + 还赚大把钱真是匪夷所思,殊不知找这些图片、弄这点文字、搞这个排版要让用户悦目,没几小时甚至半天一天也是搞不来的,不信你去试试?
在之前推送文章《日均访问阅读量660万 +,它做到世界第一仍面临盈利困境》中,介绍了英国《每日邮报》官网 MailOnline 总编辑克拉克的一些工作,比如 “克拉克非常喜欢和适应网站新闻操作的即时响应模式,你这一分钟从克拉克办公室走出,下一分钟他就把 MailOnline 首页打翻重来了……克拉克可能凌晨三点仍在改标题、图片和网站首页结构……只要有那么一点点时间,克拉克就会凭借直觉判断和数据支撑,来调整 MailOnline 的内容呈现和页面布局”。
在我心目中,克拉克这种人简直就是新媒体运营的偶像级人物。我还觉得,类似克拉克这种老板对下属的业务指导及干涉,估计没有一个新媒体运营者会不喜欢。
5.新媒体运营,最艰难的是持续生产优质高质内容(产品 / 服务)。
这要求新媒体运营必须建立起自己规范化、可复制的生产流程和模式,让每一位新媒体运营者有相对充分的时间和宽松的环境来工作,而不是疲于应付和奔命。
经常做爆款的微信公众号,几乎是不可被复制的,看看就好,它们没什么可以学习的,或者说根本学不到。
6.新媒体运营,要回归到基本的常识和逻辑层面来研究。
比如,做企业微信公众号,你就花几周甚至几个月,把国内外所有竞品、上下游企业的微信公号都研究一遍,注意,是研究,不是走马观花。
你就能找到感觉,最起码方向不会错。但是,绝大多数新媒体运营者都不会也不愿意去下这些笨功夫。
7.新媒体运营,不是说不砸传统媒体广告这些就不花钱了,也需要资源投入。
首先是人,其次是钱,钱要花在刀刃上——即如何尽量精准地砸向目标用户,像微博转发抽奖这类就算了。
此外,四处开课收费教人 “高效吸粉”、“如何做好新媒体” 的,超过99%都是骗子,检验方式之一是研究他们自己做的新媒体效果如何,注意是研究,不是听他们吹嘘胡扯。如果你钱很多,这一条作废。
8.新媒体运营,没有捷径,少走弯路、小步快跑就是捷径。
PS:以上说的可能都是错的。
下面举一个例子,是通用汽车全球质量和全球客户体验高级副总裁艾丽西娅·波勒·戴维斯(Alicia Boler-Davis)的自述。
她2013年领衔打造了通用汽车的全球专业化社交媒体中心(COE),它由市场部、通讯部和客服部等部门大约 600 人组成,意在通过社交媒体来加强通用汽车的内部决策(通用汽车在上世纪30年代,曾率先用写信给目标顾客征集意见的方式,推出了新款汽车并大获全胜,当年还因此上了《时代周刊》封面)。
今年2月,艾丽西娅谈到打造全球专业化社交媒体中心3年来的经验教训。
首要一点是要对公司社交媒体小组进行集成化。艾丽西娅承认集成化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她当时把多个部门人员召集在一起关门开会,讨论各自在社交媒体中心的职责,确保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在其中都是权责明晰,比如公司法务部门、IT 部门对社交媒体小组工作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这种做法,打破了各自为政和互相扯皮,确保社交媒体中心能够在多部门支持下顺利运作。
其次是必须给社交媒体中心足够的资源支持。艾丽西娅说,为了便于沟通合作和高效反应,公司把原先分散各地的社交媒体客服中心,重新选址安排在底特律,建了一幢节能环保、充满艺术气息、工作环境一流的 “社交媒体指挥中心”。
在艾丽西娅眼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 “积极倾听用户的声音”。
她举了一个例子,通用汽车全球专业化社交媒体中心的工作人员,前不久在日常舆情监测中发现,有一位通用汽车客户在自己博客中抱怨 “空调系统有问题”。
这个工作人员立即启动应对流程:让工程师检测相同车型的空调系统是否有问题,如果有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工程师发现确有问题,随即向所有经销商发出免费更换空调系统相关部件的通告……
艾丽西娅说:“从我们监测到了用户抱怨,到最后解决问题,不到10天时间。更重要的是,那位发博客抱怨的用户,根本没有向我们投诉和求助,但我们还是非常快速地解决了这个产品质量问题,不仅是对那位客户,而是所有可能受影响的客户。”
对很多中国的新媒体运营者来说,看到这里,最感慨的也许是:为什么通用汽车的管理层和社交媒体工作人员不尝试删帖?
从36氪主站上,我们摘录了一位读者的评论:
1)作为一家大型企业,50-70w如果真能招来一个非常合适的新媒体运营经理打造出非常合适的运营团队,整体投入产出说不定比外包给一些「知名但产能也就那样」的知名agency合适多了吧...
2)日复一日复制粘贴的叫做新媒体运营,从0-1在公众号上生生打造出一个全新的、高辨识度、高转化率的微信号也叫作新媒体运营,如果salary从「效果付费」的角度来衡量,30w也好,70w也罢,和8w一样其实都是合理的价格。
3)能够做好一个公众号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冷启动、内容输出、拉新、品牌、留存、互动、数据分析...嘿,合格、完整的新媒体运营可从来不等于发微信/微博几个字。
4)新媒体能否成功的前提确实取决于公司层面对新媒体的定位以及配套的资源投入,娶了巧妇没有米,谁都没法炊。反观一下50-70w的价格,可以看做是万达要在新媒体上开挂的信号?对于一家业务如此庞大复杂的企业来讲,这件事确实难做,能做成的确实牛人。
5) 克拉克的例子太值得学习以及...坚持。自勉。
6)继续搬砖去了,要是谁真的70w拿了这个职位,求学习求认识。
轮到你发言了:
你对新媒体运营有什么看法?
你现在的工作值多少钱?
如果你是老板,你愿意拿多少钱雇一个新媒体总监?
留言区等着你的声音!
点击36氪菜单栏【HOT!】
更多精彩等你挖掘 ▼
推荐阅读: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解读 | 不就是一个订票网站吗,12306的核心模型设计思路究竟复杂在哪儿?
技能 | 你在运营一个社区/社群吗?请从理解典型路径和逻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