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明星为什么越来越不man了?

2017-02-24 蒲黄鱼 南都周刊 南都周刊

当红小鲜肉与其说是市场选择,不如说很多女性就好这口。

文◈蒲黄鱼

文章经授权转自浪潮工作室(ID:WelleStudio163)

纵观中国娱乐圈的当红小鲜肉们,几乎完美统一了瘦胳膊细腿儿、缺乏健身痕迹的“东亚弱鸡身材”,看着就想喂他们五斤蛋白粉。

相比欧美男星的健硕体魄,为什么中国甚至日韩等亚洲的男明星越来越不man了?

藏在骨子里的阴柔美


中性化甚至女性化的男人走红时间,比我们想象中早得多。直到今天,在小鲜肉的新闻跟评下面,还会有人会把这些长得像小姑娘的男孩儿贬称成“戏子”。

其实单从身材来说,他们扮演的古代美男可以说是相当还原历史真相了。尤其在魏晋时期,男子的病态阴柔美达到顶峰,名士们只有长得如美貌女子才能受到赞赏。


2015年,演员霍建华主演的电视剧《花千骨》剧照。/CFP


与中国古代第一美男潘安、珠圆玉润的卫玠齐名的美少年周小史,就凭借其倾城美色饱受文人墨客的赞赏,晋代张翰在《周小史》里写他:

  • “香肤柔泽,素质参红。”

梁刘遵《繁华应令》里写他:

  • “鲜肤胜粉白,曼脸若桃红”

西晋王衍外表清丽俊秀,喜欢手持白玉柄的尘尾,山涛看他纤手跟那白玉并无二般,赞美他为“宁馨儿”。南朝沈约以腰肌清癯著称,南唐后主李煜则在词中有“沈腰潘鬓消磨”,明代诗人夏完淳也有“腰带三围恨沈郎”的诗句。


1990年范曾绘《竹林七贤图》。


不难发现,尽管魏晋时期时局动荡,战乱频繁,审美却与今日一样超前。当时男子不仅要身材纤弱的底子好,还崇尚剃须、敷粉和熏香,甚至要穿女装,学姑娘步态轻盈,生活可比现下很多蓬头垢面、素面朝天的女性精致多了。

《魏书》里,被誉为“神清骨秀”的曹植盛夏洗完了澡,还不忘敷粉:

  • “时天暑热,植因呼常从取水,自澡讫,敷粉。”

《世说新语·容止篇》里又写王羲之走路轻盈飘逸,堪与洛神相媲美:

  • “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这些五官精致的美男子们的出现,其中原因是儒家崇尚的温柔中和的审美理念始终代表美的导向,不主张对身体肌理进行过多的人为加工改造,肌肉刚强反倒是下等农民干粗活儿的标识,使得士人对柔美清雅的美产生了极度的偏爱。


《北齐校书图》(局部)士大夫四人坐于榻上,穿衣甚讲究,着一种透明薄纱。榻旁围列女侍五人,排列有致,顾盼生姿。


尤其在魏晋时期玄学盛行,门阀氏族追求个人精神的独立,对个人服饰、容貌和风度尤为重视,可谓极大地释放了天性。

此外,这种审美同时在民间也有广泛的基础,堪称戏曲界的台柱子。

《红楼梦》里宝玉私藏的伶人蒋玉菡,就是位唱旦角的美男子。书中第28回,贾宝玉的朋友大将军之子冯紫英与宝玉、薛蟠聚会,邀请来了从前忠顺王府王爷前的红人、伶人蒋玉菡唱戏助兴。


《红楼梦》组图之蒋玉菡情赠茜香罗,左上角躲在柱子后面的便是贾宝玉和蒋玉菡两人。/[清]孙温


聚会上,宝玉与蒋玉菡私聊甚欢,两人情到深处,还互赠信物。这段“惊世骇俗”的基情戏,其实在古代十分常见,那时的戏班子大部分是纯男性的,旦角也由男旦扮。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家中的戏班子就是男扮,男孩子们都是10多岁就训练出来唱戏的小少年,一直到清朝以后才有纯女性的戏班子。

古代这种带戏班子的社交活动,其实是一种家族地位的象征。请客的时候,没有戏班子唱戏就差了一截。

霸王别姬中,哥哥扮演戏中的虞姬。

欧美肌肉崇拜由来已久


虽说阴柔男色、男旦都是古早时期的审美了,现代正常人应该喜欢健康阳光型的肌肉美男。

肌肉崇拜最开始属于海洋文明的产物,跟东亚大陆文明几乎不搭边。崇尚冒险精神、为战争而生的古希腊人。

古希腊城邦里的训练场聚集了大量练肌肉的年轻人,“角斗、跳跃、拳击、赛跑、掷铁饼,把赤露的肌肉练得又强壮又柔软,目的是要练成一个最结实、最轻灵、最健美的身体。”

训练场也是现代体育场的原型。通常是一大块长方形的场地,场地四周建有回廊;场地中有跑道,跑道四周有看台,场地没有屋顶,竞技练习都是露天进行,便于训练者充分接受阳光的照射。


拉斐尔名画《雅典学院》,画中男性均肌肉丰满,线条匀称/Wikipedia


青年人也乐于聚集在体育场进行身体训练,同时也吸引来诸多哲学家深邃的“眼球”。苏格拉底、柏拉图都把自己搬到了体育场,给这些爱健身的年轻人授课,不仅是对身体机能的训练,还包括体育竞技的竞争与公平,以及城邦公共议题的讨论,可以说是欧洲公民生活的起点。

而现代肌肉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则在美国。从1965年9月18日韦德兄弟创办的首届奥林匹亚健美大赛以来,每年都会吸引数千名健身爱好者参赛,像第七届冠军阿诺德·施瓦辛格、第八届罗尼·库尔曼等健美巨星被无数的健身爱好者顶礼膜拜,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肌肉风暴 。


2015年3月15日,澳大利亚墨尔本,施瓦辛格助出席阿诺德健美大赛赛后见面会。/CFP


据国际健身俱乐部协会(IHRSA)的统计,在美国,1987年有1370万人去健身房锻炼,1998年达到2420万,2004年为3940万,2010年超过5000万,这其中还不包括街头健身的人。

健美风暴也刮向了好莱坞,肌肉型男、超模、健美明星扛起了好莱坞商业片的半边天,号称“第一肌肉哥”的文迪塞尔则成为了《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的标志性人物。

文迪塞尔。/uvdfc.com


当全球都忙着健身时,上世纪50年代大跃进宣传画上的中国男性形象也发生了突变。

从古时,饱受欺压与剥削的瘦弱农民,变成了面色黝黑、粗壮有力“争取高产与丰收”的肌肉男。这种形象突变始于中国艺术家去苏联学来了欧美画风里的男性。

1953年后,油画家李天祥、钱绍武等赴苏联学习。1955 年2 月苏联画家康·麦·马克西莫夫来中国举办油画训练班,培养出了靳尚谊、詹建俊等 20 多位优秀画家。1957 年 7 月结业时举行了作品展出,画中的众多工人阶级已经与传统书画中中国男性的形象想去甚远。


大跃进时期的宣传画。/Wikipedia


即便如此,短暂的大跃进结束后,迅速进入六七十年代,对稍加恢复的中国人身体的迫害和摧残的程度尽难言表。最终大跃进时期的肌肉发达的工人阶级,成为了落后的工业生产中的一种幻想。农民同志练好身体的目的,与现代工业文明中的健身也无甚关系。

不少女生就好这口


中国男性的整体身材,就是中国男星中性化的巨大背景板,看起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体型相对瘦小,常年不锻炼的,有时还带一点婴儿肥的小肚腩。

相比白人、黑人在体型基因上的劣势,即便在亚洲范围内,中国男性也处于相当的劣势,更不要说中国男星了。

中国男星中性化/女性化的风潮,早期确实有韩流文化的冲击。2005年韩国电影《王的男人》,韩国演员李准基饰演的街头艺人孔吉雌雄莫辩,与王的一段朦胧同性之恋,风靡亚洲,刮起了一阵花美男韩流。


电影《王的男人》中雌雄莫辩的演员李准基。/Wikipedia


为什么中国男明星只模仿韩国明星的脸,却不练肌肉呢?

除了奥运会临时走红的“小鲜肉”,混娱乐圈的几位都是瘦竹竿型的火柴身材,肚上腹肌一块,胸前一片平坦,有时还带点小肚腩。这些当红小鲜肉与其说是市场选择,不如说很多女性就好这口。

2015年,昆士兰大学心理学研究者Barnaby J Dixson等人通过对中国西北大学的631名实验对象的访问,发现千白年来,中国姑娘们的口味一直没变。



除了大家都不喜欢的天生肥胖型,中国女性更喜欢的是不胖不瘦、窄肩膀的中等身材,其次才是健美型身材,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瘦竹竿这样身材的也非常有市场。

而在体毛这一项的调查中,没有胸毛和腹部体毛的男性得到了最高的票数,整体看来,体毛越少,获得中国女性青睐的可能性越高。这与很多欧美男星以重体毛为性感标识的取向截然相反。

不仅身材和体毛,姑娘们整体也更喜欢女性化面孔的男性,认为“侵略性”更低。

2014年,英国布鲁内尔大学心理学家伊莎贝尔·斯科特带着自己的团队,对生活在加拿大、英国、厄瓜多尔、俄罗斯和中国等城市和农村的962名男女进行了访问。



伊莎贝尔发现,来自城市边缘和农村的女性,更喜欢花样美男,最喜欢花美男的女性来自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和尼加拉瓜,上海和杭州位居其次;而来自上海的调查对象认为“男性化面孔”具有侵略性的比例最高。

与此同时,这项研究推翻了很多传统理论,例如男性化脸孔更能给女性安全感,越是经济落后的地区、越不安全的地区更喜欢有阳刚之气的男性。事实上,城市化水平越低,疾病负担越重的地区,越不喜欢男性化的面孔。



对此,伊莎贝尔的解释是:“在不太发达的环境中,典型的’ 欧美’ 认知被削弱甚至扭转,欧美的取向可能相对现代、新颖。”

它意味着欧美对男性化男性的偏爱,并不完全一个物种进化发展的结果,而是与现代生活的水准关系更紧密。中国男性越来越不man,也许同样是我们所处的现代生活的一个缩影。

END



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如想取得授权请联系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