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这些城市人均存款亮了!这个地方人均超10万!你拖后腿了吗?
拿到钱的第一件事
你是选择花掉、存起来,还是投资?
你是“月光族”还是理财小能手?
可能还在你“每到月底徒伤悲”的时候
别人已经攒了好几万!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6年末住户存款余额为60.65万亿元,同比增长9.9%。29个重点城市中,住户存款北上广领跑,而且三个城市人均存款都超过了10万。
具体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份详表:
29个城市人均存款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部门公布的2016年统计公报及人民银行支行报告数据,人口为各地常住人口数据,人均存款根据两者除值计算。图片来源:第一财经网
不少网友都表示亮瞎了
“别人家”的存款……
在榜单中,我大广州人均存款破10万!
佛山、深圳也杀入前十
为什么珠三角这么富?
先来名词解释一下:
指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信用方式吸收的居民储蓄存款及通过其他方式吸收的由住户部门(由住户和为其服务的非营利机构组成的部门)支配的存款,这是衡量民富的一个重要指标。
所以你的什么股票、蚂蚁花呗、房产
都不算在内~
根据统计数据,全国29个重点城市
有17个城市的住户存款超过了5000亿,
6个城市的住户存款超过了1万亿大关。
2016年广州住户存款总量
达到了1.44万亿元,位居第三位。
重点城市里其他几个珠三角城市数据为:
深圳住户存款1.03万亿元,排名第六;
佛山6736亿元,排名第十;
东莞4943亿元,排名第十九。
广州的住户存款总额
几乎相当于深圳+东莞存款总额!
再来看人均存款数。
从人均存款来看,
目前北上广三个城市人均存款均超过了10万。
佛山和珠海人均存款在9万元左右,主要原因是人口基数相对深圳较少,平均分配到每个人身上的存款自然就多了。而东莞人均存款只有不到6万元。相关人士认为,东莞市作为制造业城市,常住人口中产业工人是主体,一定程度上也拉低了人均存款水平。
眼尖的小伙伴可能会觉得,
深圳无论从总量还是人均数额上
似乎都没有预想中高。
这是为什么?
深圳的住户存款总量和人均存款量较低,
可能与深圳整体的投资氛围有关。
数据显示,2016年深圳的住户贷款余额高达15022.07亿元,高居全国第二,也是少有的几个住户贷款余额大于住户存款余额的城市。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之比高达145%。而住户贷款中,绝大部分都是住房按揭贷款。
难怪最近出炉的胡润财富报告里指出,
600万资产家庭的统计中,
深圳有15.5万户,
全国排名第四!
(家庭总财富正是包括房产在内哒!)
住户存款虽然是反映民富
和经济活跃度的重要指标,
但并不是唯一指标。
还有一个指标也非常重要~
一个城市的“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或者可以称为一个城市的“资金总量”,
是一个地区或者城市经济运行的结果,
也是经济运行的动力之源。
这个指数里深圳赢翻啦!
放眼全国,北京上海毫无疑问
在城市资金存量方面占据前两位,
在京沪之后就是深圳了。
去年深圳的资金存量达到了6.44万亿,增速达到了11.6%,对广州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拉大。实际上,尽管住户存款余额仅位居第六,但由于深圳的私募、风投等金融机构十分发达,高新技术产业也十分发达,很多存款是通过企业的形式体现出来。
第四的广州资金存量达到4.75万亿,
尽管与深圳存在一定差距,
但相比后面的“追兵”杭州、成都等城市,
广州的领先优势仍十分明显。
再来看珠三角九市内部:
除了广深,制造大市佛山、东莞两市,2016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都超过万亿元。其中,佛山为13281.16亿元,东莞为11545.1亿元。剩余五市中,珠海、中山超过5000亿元,惠州、江门超过4000亿元,肇庆最少时只有2041.58亿元。
2016年末,珠三角地区九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158958.15亿元,占到全省88.39%,接近九成。其中七成又集中在深圳、广州两地,两市存款余额接近11.2万亿元。
那么人均又如何呢?
2016年末,深圳常住人口为1190.84万人,人均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54.08万元,比第二位的珠海足足多了近18万元。
2016年末,珠海常住人口为167.53万人,人均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36.56万元。
而2016年末,广州人均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33.84万元,比珠海略低,这是因为广州人口基数大,2016年末常住人口达1404.35万人。
佛山、东莞也是如此,人口基数大,使得两个城市人均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分别为17.8万元和13.97万元。
那么问题来了:
存款到底多好还是少好?
当然大家都希望自己钱多多益善
不过在理财看来,
保持一个“度”是最好的!
以下这些误区,
家庭理财的时候必须注意!
1. 缺乏长期理财规划
很多家庭,缺乏长远的规划,认为理财就是投资,甚至就是简化为买股票。其实不然,家庭的长期理财规划包括投资和保障等,而家庭的资产,也应该区分为养老、保险、权益类投资等。权益类投资可以是股票等比较进取的投资。而养老、保险类投资,则包括了社保、长期的商业养老投资保险、长期的房产投资等。
2. 储蓄类资产的比例过高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储蓄的比例有的占据了总资产的60%以上,这个比例是比较偏高的。银行储蓄收益率相对较低的时候,过高的银行储蓄对于家庭资产增值的正面效应并不明显。从资产配置角度出发,应合理调整储蓄的比例。
3. 风险过于集中于某类投资
股票投资,众所周知是属于高风险一类投资。但是并非是所有人都适合做股票,比如抗风险能力较差的退休老年人群体等。理财师建议这部分投资者不妨更多点谨慎。其实如果不投资高风险的股市,考虑一些固定收益类的投资,其收益也是不差的。不同的人群,多一个角度去投资和配置,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4. 保险过度缴费
家庭理财,讲究各种类型的投资理财方式的科学搭配和配置。对于过度投资,比较常见的误区是在购置了过多的保险。理财师认为,保险并非不重要,保险大多用于防范风险,但如果缴费过多,则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浪费”。建议生命、疾病类保险的缴费比例可维持在收入的5%-7%左右即可。当然,具体还应根据不同家庭的具体需求和财务状况,以及抗风险的能力来定。
这次人均存款数据
你又“拖后腿”了吗?
关于理财你还有什么高招?
猜您想看 51 29571 51 15288 0 0 913 0 0:00:32 0:00:16 0:00:16 2745
分娩的痛,让准爸爸感受一下 | 深圳开办准爸妈训练营,现场成这样了……
来源 | 南方+客户端 策划 只偶 撰文 点小羊 何康杰 郑佳欣 赵越 制图 丁晓然 部分内容来源于 第一财经日报 人民网 网络 综合
编辑 | 朱丹 冯仕妍
校对 | 符如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