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请让我回到曾经的那片蓝色大海……”

南方日报 2019-07-25


小时候

妈妈对我讲

大海就是我故乡

……

熟悉的歌谣还在耳畔回响

曾经的大海却不再美丽如初



今年5月25日,有关“鲸豚搁浅茂名海滩,被成功送回大海”的视频引发网民广泛关注。


网友一直在追问,这头搁浅的鲸豚类动物,到底是啥物种?近日,经多名海洋生物专家核实,这是一头短肢领航鲸。


5月25日在茂名海滩搁浅的短肢领航鲸。


领航鲸又名“巨头鲸”,被认为是高智商动物,它们常常跟着海里的船只,不停地在船头两边跳跃、引路———这正是“领航鲸”名字的由来。然而,今年4月至今,广东湛江、茂名及海南三亚等地先后发现4起短肢领航鲸搁浅,难道领航鲸也迷路了吗?


▲点击播放视频,梳理近期领航鲸搁浅事件。


今年5月结束的中国科学院南海深潜鲸类科考结果揭示,南海海域目前拥有较高的深潜和远海性鲸类物种,是我国鲸类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海区。系列鲸豚搁浅事件的发生,引发研究者和海洋保护人士的极大关注。


“据我们所知,近几年短肢领航鲸搁浅的事件时有发生,多数发生在4-8月份,具体原因目前还不清楚。”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深海所”)研究员、鲸类研究和保护专家李松海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4次救援

1次成功3次失败

最长的一次抢救了33天


5月25日11时,茂名滨海新区电城镇前岚村,一头长约2米的短肢领航鲸在海滩被游客发现。渔业部门接报后,立即组织村干部、渔民前往救助。


游客、渔民不间断地往搁浅在海滩的短肢领航鲸身上泼海水。


被发现时,这头短肢领航鲸身上没有明显伤口。参与救援的前岚村委干部林盛回忆,它被发现时还能浮于水面正常呼吸,可能遇上退潮,因为缺水渐显虚弱。众人多次尝试把它推向大海,都被海浪打了回头。


时值中午,烈日曝晒,救援的2个多小时里,10余名游客、渔民不间断地往它身上泼海水,并尝试了多种方法想让它回归大海。最后,渔政大队安排渔船把它带到离岸1海里外的海域。


渔民拍摄的短视频记录了放归一刻,一名渔民边解绳索边说:“回归吧!头朝深海才是你的家园,不要再对着浅海游了。”


渔船把搁浅短肢领航鲸带到离岸1海里外的海域。


相比深海“不速之客”在茂名海域的成功归返,其他3次的抢救均以失败告终。其中关注度最高的是海南省三亚市抢救“萌丫”的经过。


6月6日,“萌丫”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第一次搁浅。


6月10日17时50分,中科院深海所鲸豚救护平台,一头已经施救近4天,被救援人员称为“萌丫”的短肢领航鲸停止了呼吸。这头雌性短肢领航鲸,长2.98米、重343公斤。6月6日18时,它在三亚市崖州湾搁浅被发现,在当地边防警察和渔民的努力下,被推回了大海。没想到的是,6月7日15时,它再次搁浅,由于身体受伤无法平衡,情况危急,当晚被送至中科院深海所的救护网箱内。


众人帮助“萌丫”转运中科院深海所救护网箱的途中。


受伤鲸豚牵动人心。中科院深海所、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蓝天救援队、三亚鲸豚救护队、爱心企业等纷纷加入这场生死营救。潜水员4人一组轮流值守,24小时在水中帮它保持平衡,防止它撞到网箱刮伤。“我的手机一天接了几十个电话,很多是希望加入救援的潜水员志愿者。”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秘书长蒲冰梅说,工作人员还给它临时取名为“萌丫”,短短数日,超过80名专业潜水员报名要求加入抢救“萌丫”的行动中。


潜水员在协助“萌丫”维持平衡。


相比三亚这起持续4天的生死营救,在广东湛江进行的另一场鲸豚救援行动则是一场持久战。4月29日中午,一头搁浅在湛江市东海岛龙好湾沙滩的短肢领航鲸被人们发现,经过33天的抢救它仍没能存活下来。


这头在湛江搁浅的短肢领航鲸长约3.25米,重约450公斤。被发现时,它的尾鳍被船的螺旋桨打伤,出现撕裂,还疑似有鲨鱼咬过的齿痕伤口,受伤严重。被发现后,人们把它送往硇州岛广东省水生野生动物救护基地,由广东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博物馆派遣专家与基地工作人员共同救护。


4月29日被发现搁浅在湛江市东海岛龙好湾沙滩的短肢领航鲸在救助中存活33天。图为救护人员在为它治疗受伤的部位。


“经过伤口治疗、灌食等悉心救护后,眼看领航鲸一天比一天好,能主动摄食了,可没想到剧情发生逆转。”带队参与救护的广东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博物馆馆长劳赞清晰地记得,5月30日,这条短肢领航鲸突然不再进食,6月1日21时它开始呕吐,22时许死亡。


最近一起搁浅事件同样发生在湛江。6月21日中午,一头3.2米长的短肢领航鲸在湛江市东海岛北寮村海滩搁浅,随后被拖送至硇州岛的救护基地。它的身体、尾鳍有被螺旋桨打伤的伤口。救护基地负责人梁爱洲称,它体型瘦弱但肚子却非常鼓,不排除是垃圾堵在肚子里造成不适,搁浅时又被过往船只的螺旋桨打伤。6月23日16时许,这头短肢领航鲸不幸死亡,尸体运至冰库冷冻。


6月21日在湛江市东海岛北寮村海滩搁浅的短肢领航鲸。


“萌丫”之死

领航鲸妈妈误入浅滩

长时间未能正常进食


6月24日下午,中科院深海所就短肢领航鲸“萌丫”的死亡原因对外进行新闻发布。


专家分析认为,“萌丫”在搁浅之前没有受到严重的外部或内脏器官创伤,可排除因为严重的创伤导致搁浅。“萌丫”的胃里也没有发现塑料袋等垃圾,而是无食物残存,说明该动物长时间未能正常进食。


“萌丫”死亡后,科研人员和兽医对其尸体进行解剖,查找死因并制作标本。


中科院深海所副研究员林明利在发布会上介绍,各种体征表明,“萌丫”极可能是一头刚生产的领航鲸妈妈,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幼鲸的母鲸会对外界干扰极为敏感、抵抗力差、极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其生理紊乱、不能正常进食、迷失方向,最后搁浅。


“萌丫”在沙滩搁浅时,救护人员和渔民合力将其扶正避免呛水。


李松海分析,短肢领航鲸和其它鲸豚类动物一样,搁浅的潜在原因有很多。人类活动影响,主要是指水下活动产生的水下噪声、水下人造声呐干扰,水下工程爆破、勘探发出的高强度噪声干扰,航运船舶干扰,渔业活动干扰等,影响鲸豚类动物的正常生理、声呐导航系统,导致动物迷失方向,误入近岸浅滩。


另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地球引力场改变,会造成海洋生物栖息地的移转,继而导致鲸鱼捕食范围的改变,这是全球普遍的情况。


“像短肢领航鲸这样的深潜鲸类动物,平时生活在水深1000—2000米的深海海域,一旦误入近岸浅滩,则很难靠自己的能力找到回深海的方向,搁浅是必然的结果。”李松海说。


科研人员24小时不间断记录“萌丫”监测数据。


在“萌丫”解剖前,林明利曾怀疑“萌丫”误食了塑料袋。“从我们的观察来看,最近这类鲸豚搁浅事件确实比往年多了一些。”得知湛江也有搁浅事件后,他很快联系上老师劳赞:“你们救的那头鲸,胃里有没有发现塑料袋?”


海洋生物误食塑料垃圾是个全球性的海洋环境问题。今年3月,一头年轻雄性柯氏喙鲸在菲律宾南部海岸搁浅,胃内塞了40公斤塑料袋;去年11月,一头抹香鲸在印尼苏拉威西岛海域搁浅,胃里足有6公斤重的塑料垃圾,包括115个塑料杯,还有大量的塑料瓶、塑料袋、塑料凉鞋等;去年6月,一头短肢领航鲸在泰国南部宋卡府海边搁浅死亡,胃部塞了80个塑料袋重达8公斤……


媒体对胃部塞了80个塑料袋的短肢领航鲸在泰国南部宋卡府海边搁浅死亡的新闻报道。


“海里的动物容易把塑料袋误认为水母,大量塑料袋的堵塞让它们无法进食,游动能力差,最后它在脱水、饥饿的状态下死亡。”广东海洋大学水生动物博物馆研究员初庆柱说。


湛江两次抢救失败的短肢领航鲸尸体仍然冷冻在冰柜里,等待专家解剖查看其死亡原因。


劳赞说,从其死亡前发生呕吐的情况来看,胃里不排除有塑料袋的存在。然而,在救助时要想知道鲸豚胃里有没有塑料袋,只能靠医生做胃肠镜检查,救援难度极大。“前提是要把活的鲸豚固定住,给它打麻醉,在目前的救援条件下,这些还很难开展。”


救援难点

该怎么救心里没底

专业救助力量还不够


“几十年来,前岚村第一次出现这类动物搁浅,该怎么救,当时其实大家心里没底。”谈到茂名滨海新区电城镇前岚村那场救援,林盛这样说。


下次如果在海边再次发现搁浅的鲸豚类动物,应该怎么办?


李松海认为,渔政部门或渔民发现搁浅动物后应在第一时间与从事鲸豚类研究的科研人员或经验丰富的鲸豚类救护人员取得联系。


李松海说,专业人士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后对动物的身体状况作出判断。如果动物身体健康没有明显外伤可考虑尽快通过船只将其运送至水深300—500米的深海海域,将其释放回深海。如果动物身体虚弱或有明显外伤,应该尽快转运至有条件的鲸豚类救护网箱或暂养馆池,对动物进行医疗诊治和暂养,等动物恢复健康后再运送至深海海域放归。


位于海南省三亚市的中科院深海所鲸豚救治平台,是此次“萌丫”救助的场所。


“像短肢领航鲸这样的深潜鲸类,发现它们搁浅后直接推回近岸浅水海域,对动物的救护基本没有帮助,因为它们找不到回深海的方向。”李松海提醒道。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鲸豚类动物搁浅目前治愈率低,而救援团队在处置搁浅鲸豚时普遍感到吃力。“国内对搁浅鲸豚类动物的救护和救援条件还相当薄弱。”李松海告诉记者,“我的体会是,发现鲸豚动物搁浅后的救护工作必须在科学指导下进行,同时需要及时、有序进行,需要与时间赛跑。”


潜水员在水中陪护“萌丫”。


在回忆救援过程时,蒲冰梅总结说,“这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过程,我们要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找到鲸豚的身体问题,采取最专业的救护。但是其身体条件不好,感染又太快,再加上我们的条件和经验有限,能做的确实太少。”


李松海说:“除了鼓励科普教育,还应该加强资金支持和条件改善,购置相应的设施,成立专业的水生野生动物救护机构,培养专业的水生野生动物救护队伍。”


兽医在潜水员协助下为“萌丫”输液消炎。


专家呼吁

提升对鲸豚类珍稀海洋动物的保护意识


“我们对海洋的认识太少了。”蒲冰梅发出这样的感慨道。


海洋垃圾。


“我们还没有对深海领域进行深度研究,垃圾就已经散布到了那里,这一发现让人感到震惊。在我们对深海进行科研考察的时候,才发现深海到处都是塑料垃圾——从临近的海滩一直蔓延到人类可被探测到的遥远海域。”葡萄牙亚速尔群岛大学的学者克里斯托弗·法姆曾这样描述全球海洋中塑料垃圾的现状。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已于两年前宣布发起“清洁海洋”运动,向海洋垃圾“宣战”,督促相关行业减少塑料包装用量和重新设计产品,呼吁消费者改变随意丢弃垃圾的习惯。该机构资料显示,每年有大量塑料制品最终遗弃在海洋,威胁海洋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破坏渔业和旅游业,严重损害整个海洋生态系统。


6月10日,“萌丫”抢救无效死亡。


除了控制生活生产垃圾,保护海洋动物还体现在方方面面。“政府在城市发展规划中也亟须对海洋生态的重视意识。”广东海洋大学副教授王学锋认为,近年来粤西及海南沿海城市开发建设步伐加快,近海建设项目增多,尤其要关注近岸海洋生态环境,守住生态红线。


海洋知识科普一直是劳赞和初庆柱努力的方向。“这些年,海边群众对待海洋动物的保护意识在提升。我们正在努力通过海洋科普,让公众尤其是近岸渔民能更多了解和认识鲸豚类动物,提升对鲸豚类珍稀海洋动物的保护意识。”劳赞说。


广东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博物馆展示厅。


在广东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博物馆展示厅,一头10米长的塞鲸骨架是馆中目前最大的展品,但不久后这一纪录将被刷新。2018年5月,一头13.1米长的布氏鲸在湛江海域搁浅死亡,目前该馆正在将其制作成骨架标本,届时将成新的“最大”展品。6月初在湛江死亡的那头短肢领航鲸,也将制成标本后在馆中展出。


猜您想看:

中美元首同意重启磋商,美方不再加征新的关税


今年这些大学最美毕业画面,99分!


重磅!广州多所中小学校大调整,这所百年名校停止高中招生


超强台风季来了!3个台风将影响广东这个城市,强度堪比“天鸽”,头号已近在…


注意!很多人在朋友圈晒的网红“双蛋黄”雪糕出事了...


来源丨南方+客户端 南方日报

采写丨南方日报记者 刘俊 刘栋铭

视频丨刘栋铭 吴思旻

编辑丨刘家良 刘芷蕾

校对丨吴荆子


-----------我是送福利的分割线--------


做拍客 赢千元大奖


快扫二维码参加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