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猛料!广州闹市挖出大批晚唐陶瓷器和木屐
穿行在广州解放中路和惠福西路交接的人行天桥上,有心的市民会发现,底下一个如足球场般大的工地似乎不同寻常。
这片800平方米的区域原本是广州解放中路安置房项目工地。去年8月起,一场抢救性考古发掘将一段晚唐以来的广州记忆意外带入公众视野。
在过去的10个月里,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解放中路安置房项目工程建设范围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了唐、五代、宋、明、清时期文化遗存,清理出建筑基址、灰坑、水井、路面等遗迹,还出土了丰富的晚唐、五代南汉及宋代遗物共计2000余件。
从出土的遗物来看,晚唐的“老广”吃穿有何讲究?当时的广州城西为何如此“热闹”?10日下午,南方+记者来到考古发掘现场,跟随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考古发掘负责人易西兵一起探访遗址的“幕后故事”。
戳视频,抢先看考古发现↓
各式各样的青釉罐和执壶、高规格的烛台、硕大的算珠……记者在现场看到,考古队员们将发掘出的遗物悉数摆开,器类非常丰富,包含大量晚唐时期陶瓷器、木屐等生活用器。
考古发掘现场。
易西兵介绍,在这些出土遗物中,除了有来自广东本地水车窑、曾边窑的器物外,还有不少出自长沙窑、浙江越窑和河北邢窑等,由此可以判断这些外地窑口的陶瓷器正是通过广州转运到海外的,进一步佐证唐代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和商业城市的地位。
考古发掘现场的文化层堆积依稀可见。
在出土遗物中,有多个器型巨大的烛台,做工精致。专家比对后发现,这些烛台在南越国宫的唐代地层反而不多见,由此猜测这批烛台有可能是外销品或者专供蕃坊地区使用。
出土的部分遗物。
不得不提的还有这些木屐,是广州首次发现唐代木屐。要知道,在南方的酸性土壤中,能存留下如此完好的木屐并不容易。仔细看木屐能感受到浓郁的生活气息,比如头部刻有如意花纹,底部有木齿,在石头路面上走时可以起防滑的作用。
出土的木屐之一。
有趣的是,考古队员发现这个木屐的内侧磨损严重,猜测它的主人恐怕走路不规范,是个“内八”。易西兵告诉记者,这次共出土10余件木屐,因为木屐怕锈蚀,下一步计划对其进行脱水保护研究再向公众展示。
最近在追《长安十二时辰》的小伙伴可能对剧中长安的一百零八坊印象深刻。其实在唐宋时期,解放中路一带正是外国商人从事商业贸易聚居的地方——蕃坊,同样热闹。
在遗址现场可以看到,遗址的文化层堆积最厚超过6米,自下而上包含晚唐、五代南汉、两宋、明清及民国等各时期的堆积,考古队员打趣称可以“一眼看遍广州千年,沧海桑田”。
考古发掘现场。
遗址最下部为灰黑色河相淤积堆积,平均厚度近2米,淤积堆积下部是五花土原生堆积,考古工作人员判断,遗址所在区域历史上长期为河涌或湖泊,很可能是珠江水道范围,考古发掘出的大量贝螺残骸恰好可以证明这一点。
活动面和建筑基址的发现表明至迟到晚唐时期,遗址所在区域已经逐渐成陆,形成人类居住或商业区。“遗址中宋代建筑基址相当丰富,多为砖砌墙基,部分残高将近1米,有的经过多次加固修葺,有的延用至明代或更晚时期。”易西兵介绍,在遗址范围还发现了近40眼晚唐五代至民国时期的水井,可见这一区域自晚唐以来人类居住活动频繁。
“唐代这里更多地发挥商业作用,宋代则发展为居民区。”简而言之,晚唐时期这片珠江河道区域逐渐成为陆地,唐代以后人口迅速扩张,滩涂被填埋成为居住或商业区,五代以后出现了比较密集的建筑,宋代则更为密集。
出土的鹿角。
除了陶瓷器,出土遗物中还有鹿角和牛、猴等动物骨骸。这会是当时这片区域“老广”的盘中餐吗?据判断,鹿角锋利或是作为工具,牛骨则可能是从其他地方搬运过来、丢弃在当时的珠江滩涂上的。易西兵笑言:“这些都还只是推测,需要进一步的考古研究来证实,有兴趣的市民朋友也可以一起考证为我们提供线索。”
猜您想看:
来源 | 南方+客户端(南方日报记者 黄堃媛/文 吴伟洪/图 万稳龙/剪辑)
编辑 | 陈茜 洪鑫
校对 | 居伟强
-----------我是送福利的分割线--------
做拍客 赢千元大奖
快扫二维码参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