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戈壁滩上的骆驼兵,用青春守护“生命禁区”

南方日报 2021-07-18



八月,驻守在祖国北疆中蒙边境的边防连,迎来了最难熬的酷暑天气。


早上八点,在这片百公里荒无人烟的戈壁滩里,清河口的战士们开始了一天的巡逻任务。


这里是曾被联合国列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生命禁区”。夏季地表温度最高达70摄氏度,冬天气温最低零下40摄氏度,一年7级大风超过260天。


边防官兵同骆驼一起巡逻。连队建立之初,巡逻任务都是靠骑骆驼完成的,如今连队为边境巡逻配备了汽车,但战士们依旧保留着骑骆驼执勤的传统。



茫茫戈壁滩上,太阳刚刚升起就感觉已经到了中午。烈日之下,空气中弥散着光晕,巡逻途中,战士们专程绕道几公里,特意去看望一位长眠于此的战友。


战士们在中蒙边防线上巡逻,按照勤务计划,连队每周都要完成一次一百多公里边防线的全面巡检。


遇上长时间巡逻,战士们会在野外简单就餐。大家席地而坐,把压缩干粮当做午餐。


2002年5月,刚入伍半年的战士张良把仅剩的半壶水留给了中暑的战友,自己返回连队驻地请求支援时,因中暑缺水而牺牲,永远地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张良墓前,战士们伫立默哀,随后一同上前,把自己水壶里的水敬献给逝去的战友。清水在墓前缓缓流过,很快就风干了。


战士们在祭拜张良烈士。2002年,清河口边防连战士张良将仅有的半壶水让给了中暑的战友,自己却因缺水牺牲在巡逻路上。


战士们在连绵起伏的沙丘上巡逻。


营区的生活别有趣味,单杠训练、装卸枪练习都是战士们的竞赛游戏;去营区后院种菜饲养家禽是战士们的日常休闲;晚上休息前,和家人来一次视频通话是“特殊的团圆”。


战士正在进行体能训练。即使是在复杂艰苦的环境下,连队官兵仍然坚持勤学苦练,提高作战本领。


这两年,营区通了4G信号,在休息时间,战士们就能和家人视频聊天。


对于连队官兵来说,水异常珍贵。巡逻路上的另一个任务,便是把5桶清水送到连队最前沿的哨所。哨所有一口深153米的井,但打出的水太苦太涩,只能满足生活使用,饮用水还是需要连队提供。


半个世纪前,到这守边的第一批战士喝咸苦水、啃干馍馍、住地窝子。先辈们在极端条件下的戍边精神,让连队官兵至今难忘。


压缩干粮搭配水,就是巡逻时战士们的一顿午餐。


巡逻中,战士们从桶装水里接水喝。干涸的戈壁滩上,水是最宝贵的资源。


卸完水,巡逻队战士稍作休息后,启程向边境线前进。在边境线徒步巡逻,检修边境铁丝网,每周一次的边境普检,他们坚持了几十年。



“没有长明电,用电靠风光互补;没有清水,喝水就到百公里外的兄弟连队拉;没有路,巡逻车就在荒漠上奔驰。”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一营教导员石旭峰还记得,自己2007年初刚到边防时,因为没有信号,写一封家书来回要传递好几个月。


十多年来,石旭峰见证了连队条件的不断改善。连队通了长明电,装了最新的净化水设备,修了边防巡逻公路。去年,营区还接通了4G信号,闲暇时,官兵们可以用手机和家人联系,再也不用满山头找信号。


去边防线上巡逻,战士们有时会乘坐长时间的军车,巡逻车窗外,入眼可见的是茫茫戈壁与滚滚黄沙。


“界碑在我面前,人民在我身后,责任在我肩上,祖国在我心中。连队指导员杨浩说,每当巡逻走在边境线上,尤其是擦拭界碑时,心中总会涌起热血的使命感。


2019年5月初,清河口哨所突降阵雨,在哨所几公里外出现了小型龙卷风。清河口边防连驻守的内蒙古阿拉善盟,因地理环境恶劣,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生命禁区”。


巡逻结束,战士们准备搭乘巡逻车返回营区。


西北夏季的夜来得很晚。夕阳下,连队战士们唱起连歌《当兵就到清河口》:“当年的老兵打出了一口井,井水苦涩却用甜水取名……”嘹亮的歌声在西北边境上空,久久不息。



猜您想看:

微博热搜第一!9岁河源小学生发现六千万年前恐龙蛋,当地网友:见怪不怪


讲道理不如去卖瓜!中山一家长买万斤西瓜让孩子去摆摊


“哪里都没家好啊!” 检察院一封特殊来信,父子时隔21年相聚


中共广东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召开,李希代表省委常委会作报告,马兴瑞作工作部署


被质疑为“霸座”,女子掏出六张火车票!合理吗?


来源 | 南方+客户端( 记者 曹嫒嫒 刘珩

摄影 | 南方+记者 张迪 董天健

海报设计 | 谭唯

编辑 | 刘芷蕾

校对 | 蓝淑茹


-----------我是送福利的分割线--------


做拍客 赢千元大奖



快扫二维码参加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