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看刑场“婚礼”,一张英雄旧照光耀百年 | 学党史

南方日报 2021-05-14

三月的春风扫过田间,越过一座座古朴碉楼,一座高大雄伟的烈士纪念碑映入眼帘,肃穆而立。青松翠柏间,木棉傲然挺立,中国共产党党员周文雍和陈铁军的双人铜像手挽着手,并肩而立,目光温柔而坚定。

93年前,在广州红花岗刑场上,周文雍和陈铁军面对敌人的枪口,从容不迫、英勇就义。在为党的事业献身的最后时刻,他们留下了一张监狱铁窗前的合照,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中的珍贵影像。他们的事迹也被改编为电影《刑场上的婚礼》,被人们代代传颂。

1958年,开平县政府在周文雍家乡——江门开平市百合镇茅冈村兴建烈士纪念碑,以缅怀先烈,教育后人。1999年,陵园进行一期扩建,将纪念碑迁至现在位置重建并加高。

春暖花开,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里的木棉花开得正旺。杨兴乐 摄

如今,20多米高的平台上,巍然屹立着一座31.6米高的纪念碑,青石竖成的碑身透着肃穆和庄严,仿佛英烈傲然挺立的身躯,向来往的世人诉说着当年那段风云激荡的峥嵘岁月。

革命青年宁死不屈
临刑合影催人泪下

推开纪念馆大门,周文雍、陈铁军双人半身铜像赫然入目。绕过铜像后进入多媒体室,屏幕上播放着的电影《刑场上的婚礼》,将二人的革命故事娓娓道来。

五四运动后不久,周文雍离开家乡,考入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机械科读书,受到五四运动传播的革命思想影响,他积极参加学生群体革命活动,也因此触怒了顽固派的校长,被开除了学籍。

“在接受革命思想的过程中,周文雍深刻认识到工人受苦受难的根源和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他都义无反顾。”周文雍陈铁军烈士纪念馆负责人刘锡初介绍,离开学校后,周文雍在党的领导下迅速成长为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深受工人拥护。

1927年11月,周文雍被选为中共广东省委候补委员,投入广州起义准备工作。陈铁军受党的派遣,装扮成周文雍的妻子,协助筹备广州起义。

同年12月11日,震撼中外的广州起义爆发,周文雍领导的工人赤卫队配合教导团攻占广州市公安局。同日,广州苏维埃政府宣布成立,周文雍当选为苏维埃政府人民劳动委员。但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疯狂镇压,起义遭到失败,周文雍和陈铁军被迫撤离,转移到香港。

为了重建广州党组织,周文雍和陈铁军不顾个人安危,于1928年1月从香港秘密重返处于白色恐怖笼罩下的广州,两人再次假扮夫妻,为重建地下党组织进行秘密革命斗争。由于叛徒出卖,周文雍与陈铁军被敌人逮捕。

二人被逮捕后备受酷刑,但他们宁死不屈。周文雍还在狱中墙壁上写下了“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的不朽诗篇。临刑前,敌人问周文雍有什么要求,他只提出与陈铁军照一幅合影。

“这张照片是他们两人唯一一张合影,神态自若,视死如归。”随着讲解员劳楚媚的讲述,时光仿佛倒流回93年前。

枪声落下,滚滚热血,渗进脚下的每一寸土壤,也流淌到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里。为了革命理想,他们前仆后继,奋勇前行。

烈士精神扎根故土
助力侨乡乡村振兴

春暖花开,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里的木棉花开得正旺。周文雍后人——周光文、周弘毅拾级而上,在纪念碑前驻足、默哀,缅怀先烈。周文雍去世后,家族长辈挑选同族孩子过继给周文雍为子。

百合镇茅冈村凤凰里(今宝顶村)一幢青砖小屋,是周文雍的故居。杨兴乐 摄

烈士家风代代传承。在百合镇茅冈村凤凰里(今宝顶村)一幢青砖小屋里,周弘毅熟悉地向记者介绍房子里的每一个物件。“这里就是周文雍的故居。小时候,爷爷带着我在这里住过几年,他跟我讲了很多周文雍的故事,教育我、激励我,不能丢先辈的脸。现在我出来工作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周文雍故居里,烈士幼时住过的房间。杨兴乐 摄

如今,周文雍使用过的壁柜、方桌、木箱,都完好保留着。故居原先的建筑墙体、屋面和阁楼等破损部分,也已进行修复加固。2019年7月,周文雍故居被公布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庆祝建党100周年,我们准备对纪念馆进行升级改造,”刘锡初介绍,今年内,馆内将再添一个研讨室,为前来参观的观众提供一个学习、讨论的地方,同时扩建多媒体室,由原来的48个座位增加到100多个座位。

2011年6月,国家教育部授予开平市百合初级中学一个班为“周文雍陈铁军班”,并延续至今。杨兴乐 摄

传承不限于纪念馆内。为了让烈士精神扎根故乡,2011年6月,国家教育部授予开平市百合初级中学一个班为“周文雍陈铁军班”,并延续至今。自成立以来,在这个以农家子弟为主、入学条件并无特殊的班级中,共有七十多位学生考上开平市国家示范性高中,班主任何炎桓老师也入选了开平市首批名班主任名单。

“作为‘烈士班的’一员,我们应该要更加深入了解他们的事迹,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将革命烈士的精神和意志更好地传承下来。”“周文雍陈铁军班”的历史老师何永庆对同学们说。

在周文雍的家乡茅冈圩,有条“文雍街”,英雄的名字刻进街区。杨兴乐 摄

家乡人民也一直记得他们。在茅冈圩,“文雍街”“团结街”“胜利街”纵横交错,英雄的名字刻进街区。在宝顶村,村民以周文雍为傲,奉献精神融入骨血。周光文介绍,1982年,因洪灾导致附近公路上一辆大巴受困,宝顶村村民主动前往救援,村子还因此获得了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锦旗。

“烈士精神早已潜移默化地扎进每一个人的心中,内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开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李荣杰介绍,接下来该市将依托周文雍陈铁军烈士纪念馆,把茅冈村一带打造成为全市红色文化高地。“我们将以红色旅游为引领,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实在在带动茅冈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成为开平乡村振兴的示范案例。”

News

南方精选

最高36.4℃!高温预警+雷雨,广东要“下开水”的节奏?


速查!考驾照、办户口有新变化!


来了!广东省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






来源 | 南方+客户端

记者 | 郑琦

编辑 | 洪鑫

校对 | 黄买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