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股冷空气正在南下,今年还会“一秒入冬”吗?降温前,老杭州排队也要做这几件事

19楼 19楼 2023-05-24


最近一段时间,杭州的天气给人的感觉就是“稳”,过去的一周,每日最高温和最低温的曲线都变化不大,起伏较为平缓。不过志玲一翻日历才发现,11月7号下周一,就是立冬节气了。虽然杭州距离气象学上的入冬还有一段距离,但一股南下的冷空气已经准备好来打头阵了。

正在派送中的这股冷空气,在北方的降温实力很强。今天一早,北方气温大范围创下新低,东北除大连外全部零下,哈尔滨-9.1度、沈阳-6.6度均为下半年最低,长春-10.1度更是首个低于-10度的省会城市。此外西宁-1.6度、拉萨-0.9度和北京-0.5度也是下半年来最冷的一天,北京是下半年首次气温“破蛋”。

而对杭州来说,冷空气对气温的影响有限,可能也就是早晚添件衣服的事,但不管怎么样,也算是近来的第一次小波动。以主城区为例,预计4日白天最高气温降至18℃,5日早晨最低气温11℃左右。

到了下周气温又将迅速恢复甚至超过冷空气到来前的水平,预计下周前期,最高气温在23-24℃,还是舒适的秋日气温。

尽管如此,面对历年来“一秒入冬”的杭州,老底子早就行动起来,为降温做起了准备,吃的用的都得备上。而且眼下正是早做打算的好时机,等气温真的降下来,这些手艺人的摊位前又要大排长队了。

每年来杭做3个月香肠

一做就是21年


每年入冬前都要像候鸟一样飞来杭州做香肠的金华于师傅,今年也在10月26日发出了正式开张的朋友圈,“明天开始做香肠了,欢迎新老顾客光临”。于师傅说,今年回杭州开工的日子比去年还早一天,都是被大家催着问着回来的。

于师傅的摊位照旧在文晖农贸市场里,这已经是他在杭州做香肠的第21年。每年雷打不动地从入冬前几天做到农历春节。这周志玲去找于师傅的时候,他说27号当天就差不多预定出去了2000斤左右的香肠。

“这几天每天能有个三四百斤的订单吧,都是单位、集体的,散客还没到时候。等立冬后,散客就多起来了。小雪之后,就要整天整夜的忙了。

在农贸市场后面的小院里,志玲照旧看到了一排排正在风干、晾晒的香肠。虽然最近杭州的气温偏高,但好在雨水少,是适宜晒香肠的好天气。

今年,客人自己带肉加工灌香肠的价格不变,还是9元/斤。但随着猪肉价格略有上涨,现成的香肠价格涨了点。新鲜灌好、需要拿回家再晾晒半个月的香肠,土猪肉的40元/斤,普通猪肉的35元/斤。拿回家就能吃的风干好的香肠,土猪肉的100元/斤,普通猪肉的85元/斤。口味上,除了之前的原味、微辣、麻辣、梅干菜,今年于师傅还新加了个酱油味。

而要说配方,还是那个简明扼要的配方:糖、盐、味精、高粱酒。志玲问于师傅,如果是顾客带肉加工,那不是去谁家都差不多?无非就是这些调料。

于师傅笑着说:“那总归是要有秘方的咯!”比如猪肉,必须要是新鲜的,不能是冷冻的。于师傅做香肠基本只用前腿肉和后腿肉,肥瘦的比例是2:8。高粱酒还是自己从老家拉来的自酿好酒,今年先拉来了6000斤,“家里还有4000斤,不够再回去拿。”具体的配方比例,就“妙不可言”了。

做了20多年,人气丝毫不减,志玲去的时候,于师傅的妻子也在摊位上,她说等到之后忙起来,就得早上4点起床干活,加班加点才能做完。

而说起为什么要从老家到杭州来做香肠,于师傅的妻子很有话说。毕竟当年,她是初来杭州试水的“先头兵”。

“第一年是我先来的,去了新塘路那边。每天就人家拿来的两三斤的量,做了几天天我就觉得不行,没得赚还在亏,就回去了。后来人家跟我出主意,得去那些高楼大厦的地方才卖得出去。所以第二年我就又来了。”

第二年,于师傅的妻子去了闸弄口摆摊,摊位费一天20元。头两天还是入不敷出,等到了第三天,楼上一位开饭店的老板注意到了这个小摊,断断续续下了几个100斤、150斤的订单,让事情出现了转机。

“做得多就有得赚了,来来往往的人看到也好奇,问问是啥,好不好吃,大家好像都没见过。我说好不好吃,你们尝尝就知道咯!就这么一边做一边订,第一波尝过的人觉得好吃再来买,还推荐出去,生意就做起来了。”

后来,随着于师傅的妻子怀孕、生子,于师傅也在冬三月里放下了木工活,到杭州来做香肠。多年来用好口味积攒下的好口碑,让这个小摊一直红红火火,“大家都很精的,不好吃早就不要吃你了。所以排队就是对我们手艺的认可,我是很感恩的。”

桐乡翻丝绵的大姐如候鸟准时来杭

老客从早上7点排到傍晚日落


像于师傅这样每年如候鸟般来杭贡献好手艺的,还有桐乡翻丝绵的大姐们。这也是老杭州每年冬天的“刚需”,在寒冬来临之前,把丝棉被翻得柔软蓬松,盖起来才暖和、不压身。

去年志玲就采访过的、在运河边开工的“丝绵四姐妹”,今年也如约而至,而且比往年来的更早,9月底就带着900斤丝绵到了杭州,国庆节顶着高温开工。“有老客家里有喜事,要订丝棉被,早早跟我们打电话预定,我们就直接拉来杭州做了。”

今年,张大姐和杨大姐依旧在流水西苑的运河边驻守,另外两位大姐在河对岸的永康苑干活。四姐妹照旧租下了流水东苑的房子,每年都要租上三个月,把活干好,再回家过年。

虽然天气还未真正冷下来,但这周志玲去的时候,已经有老客在排队等着翻丝绵了。有一位专门从三墩跑来翻丝绵的阿姨说,自己就是看了好多媒体的报道后,才从去年开始找大姐们干活,“翻的确实好,所以我今年又来了,来早点还能排到,等到入冬了就不好排了,人太多。”阿姨说虽然自家附近也能看到很多翻丝绵的摊,但不敢贸然尝试,有口碑的比较放心,哪怕从一大早等到下午才能回家,也觉得值了。

这也是大姐们来杭翻丝绵的第19年,不翻丝绵的时候就在老家养蚕、打工,等到天冷了就被老客们催来杭州。这三个月每天早上7点开工,做到太阳下山、看不清为止。除了下雨基本没有休息日。去年也拉来了900斤左右的丝绵,没想到还不够用,中间又回老家“补货”,张大姐说,估计今年也还得再回去拉一趟。

今年的价格没什么变化,翻一床丝棉被的手工费是80元,翻新的时候看需求,可以适当添点新绵进去,一斤新丝绵的价格是320元。如果是做新被子,就不需要再额外出手工费了,直接按重量算。大姐们说,初冬做个3斤左右的被子就够用,等到深冬或者怕冷的人,可以再做一床五六斤的。除此之外,丝绵袄、丝棉背心也都可以翻。


志玲在摊位边上看着大姐们干活,深觉这活一点都不轻松,没有两个人配合,也做不起来。一床旧丝棉被,要先认真地把打结的旧丝绵都扯掉,再把还能用的旧丝绵扯松。然后两个人配合着,将新的丝棉团不断拉抻成一张张轻薄细密的网,层层叠叠地堆在一起,慢慢叠出被芯来。过程中两位大姐一直弯着腰,或甩动胳膊,时不时就要站直身深呼吸,再蓄力,才能继续干活。


“累是累的,体力活,再老点就做不成了。”杨大姐笑着说,姐妹几个都已经六十多岁了,不好说能做到哪年,“有个大姐今年抱孙子了,就没来。以后可能要么是找不到人,要么是做不动了。”

不过大姐们也在跟着与时俱进,从前都只收现金,现在支付宝也开通了,“这两年年轻人来做的也多了,他们身上哪里会带现金的?都是手机付,那我们也跟着进步。”志玲觉得最近几天正是翻丝绵的好时机,在降温、下雨前做好准备。提醒大家可以先和大姐们电话沟通,定好日子再去排队,好节省些时间。


你还知道哪里有好吃的香肠?
好的翻丝绵手艺?
欢迎在评论区和大家交流!

来源

19楼(my19lou)


作者:欧文

审核:宛

携手新征程,同心向未来|第十二届相亲嘉年华今日开启,12:00直播请锁定
以下情况将被赋黄码!杭州一地发布提醒

湖南“最霸气班主任”走红引质疑,本人回应
↓↓↓猛戳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双十一省下的钱,还抵不上在基金里亏的零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