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听,我们和大桥一起走过…

2017-10-15 湖北之声 湖北之声

大桥,谢谢你60年的陪伴,生日快乐!


点击收听 

60年前的今天

万里长江上架起了第一座大桥——武汉长江大桥

从此,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大桥,是武汉人对它的亲切称呼

大桥,凝固着一代人的青春和梦想

大桥,成为武汉这座城市的标志

大桥,刻进了许许多多普通人的生命印迹

今天,大桥迎来了它的60岁生日

60年,相伴走过风雨

60年,一起走向明天

大桥,我们一起走过 …                                             


01

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武汉长江大桥


今天的武汉长江大桥格外热闹,居住在三镇的市民从各地赶来,走上大桥,为它庆祝60岁的生日。


74岁的明燕站在桥上眺望,江北是她儿时的家,江南是过去工作的地方,14岁起,她就在这条江的两岸奔波:“60年了,当年我正好14岁参加工作。每个月我拿24块钱工资,要拿20块钱工资给家里。过个江只要6分钱,我为了节约6分钱,从武昌车辆厂走大桥走回家。”


妹妹明玲记得,小时候的武汉,轮渡是唯一的过江方式,武昌的人轻易不去汉口,汉口的人也轻易不到武昌:现在等于说你一天在武汉三镇走几圈,以前是根本就做不到的。以前汉口人还笑武昌那边的人睡觉都早一些,汉口这边因为娱乐多一些,晚上乘凉啊喝酒啊大排档啊。”


明玲兄弟姐妹老合影


南北往来的火车经过武汉时,也要在长江面前停下脚步,换乘火车轮渡跨越茫茫江面。直到1957年的10月15日,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这一切才彻底宣告结束。


大桥通车当天,整个武汉为之沸腾,成千上万的市民走上大桥,庆祝万里长江第一桥的诞生。望着脚下的滔滔江水,人们不敢相信千年的梦想成为了现实。1957年前后出生的小孩,很多就直接取名叫“建桥”、“汉桥”、“桥桥”……在武汉生产的商品,也都冠上了“大桥”的名字,大桥香烟、大桥缝纫机、大桥衬衫、大桥味精等等,就连谈恋爱的年轻人也一定要从大桥上走过,都说这样才能和坚固的大桥一样,长长久久。


那时候,武汉的照相馆中必不可少的一幅背景是大桥,外地人来武汉,第一件事也是要跟长江大桥合影留念,吹拂着清凉的江风,眺望辽阔的江面、仰视雄壮的大桥,让人不由心生赞叹。


明玲兄弟姐妹2013年合影


直到四年前,照片上的五人终于又在武汉重聚,他们再次踏上大桥,在同样的位置拍下第二张合影:还是老地方再去拍一张,看变化怎么样,老了好多。那几棵树,我们第二次去拍的时候还在那里,我兰州的表弟表妹说,哟,这个树还在这里,形状还是那样。大桥没有什么变化。”


明玲三姐妹


江流依旧,大桥依旧,曾经青春的面容却已两鬓斑白。大桥,就这样住进了一代代武汉人的生活中,陪伴着他们长大又老去。人们把它照进自己的相框中,嵌入自己的姓名中,融进成长的历程里……



02

那些年,我们一起守护的武汉长江大桥


在热闹的公路桥面之下,一列列南来北往的列车从大桥的铁路桥面呼啸而过。这里是武汉铁路局武汉桥工段养桥工人陈卿明工作的地方,今天,他带上退休多年的父亲一起,重新走一遍大桥。


今天是大桥的60岁生日,而明天是父亲的64岁生日,几十年来,父亲的每一个生日都与大桥相伴。今天,陈卿明送给父亲一个特殊的礼物:一张刻有大桥图样的红木书签,为父亲、也为大桥庆贺生日:爸爸,祝你永远健康年轻,也祝大桥永远雄伟壮观。60年很不容易,你这一生也很不容易。”


陈新国、陈卿明共同走过他们工作过的地方


陈新国的父亲是一名铁道兵,因为参加长江大桥的建设,把家安在了武汉,陈新国出生在长江边、大桥下,从小听着长江的涛声长大。1984年,31岁的他成为一名大桥养护工人,刮砂、除锈,保养铁轨和钢梁,日复一日维护着大桥的健康。


作为京广铁路的咽喉,武汉长江大桥24小时都需要有人巡守,以便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陈新国用双脚反复丈量着大桥的长度,在铁轨旁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桥上日夜不论是货车还是旅客列车是不间断的,打盹的功夫都没有,要从两边桥上桥中间碰头,再各自往各自的管道去巡查。”


他还记得,1990年7月28日,江面上刮起八级大风,一艘大吊船被狂风吹得走锚,撞上了大桥第四号桥礅。当时,正在值勤的陈新国迅速反应,拼命挥手示意,拦住了向大桥驶来的列车,确保了行车安全万无一失。


时光荏苒,陈新国一天天从青春到白头,而他用一辈子的时光精心守护的大桥依然安稳如初。1993年5月28日,曾经担任武汉长江大桥苏联专家组组长的西林再次受邀登上大桥,参观后,他对随行人员说:“武汉长江大桥设计一流、施工一流,养护也是一流的。”


湖北之声记者采访武汉铁路局桥工段陈卿明


2011年,陈新国退休,儿子陈卿明循着他的足迹走上大桥,成为了一名新时代的养路工人。与父亲当时的肩挑背驼、人工巡查不同,如今,十多个摄像头全天候盯守,监测大桥的各项日常数据,一批批机械化工具让大桥养护工作变得更加科学化、人性化。“我们也希望永远地让它屹立在长江之上,这是我们养桥人心里面的一个理想,这是万里长江第一桥。”


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以来,武汉长江大桥历经7次较大洪水、77次轮船擦碰,至今仍安然无恙。今年4月,武汉铁路局武汉桥工段发布的“体检报告”显示,目前全桥无变位下沉,24805吨钢梁和8个桥墩无裂纹、无弯曲变形,百万颗铆钉未发现松动,全桥无重大病害。陈卿明说,这是对养护工人最好的回报。


陈新国、陈卿明祝大桥生日快乐


陈卿明和他的父亲在长江大桥上度过了他们最美好的青春岁月,而这座雄壮的大桥、健康的大桥,承载着梦想的大桥也为父子俩的人生写下了最为骄傲的注脚。陈新国说:“哎呀,大桥在我们心目中就是雄伟壮观,像一条卧龙,所以说真的想不到,太伟大了,万里长江第一座大桥,在龟蛇之间,是武汉的骄傲,新中国的骄傲。”



03

那些年,我们一起建设的长江大桥


周松年在大桥建成通车当天写给儿子周璞的家书


璞,12日函讯,知你未归,何日可以回汉,甚念。

今日为长江大桥通车之期,大家都以极快慰的心情来迎接伟大节日,我们门外人流不断,铁路和公路面上布满人群,广播声,飞机声,此刻正九点钟,火车在汉阳桥头剪彩,约在11时许,文琪早已赴现场参加,指定她们在武昌公路处,在下午3时方能回来。天气很好,阴而无太阳,王昌华同志晨来我处,询知你一切安好,甚慰。一桥近日颇乖好,望勿念。余在函特去信祝长江大桥通车之喜。

                                               松年手启  1957年10月15日


周一桥家祖籍江苏,1950年,父亲周璞随全国专家一起被抽调到武汉,建设长江大桥,他负责了8号桥墩的设计。今天我们从武昌桥头仰望,8个巨大的桥墩屹立于滚滚长江中,稳稳托住桥身,可在当时,这深水中的桥墩建设可难坏了父亲他们。


当时世界上通行的建桥方法是沉箱法,可天堑长江水深、流急,人要下到近40米深的水下施工,非常危险;这样施工还易受到长江水位的影响,1954年的武汉,刚刚经历了百年一遇的长江特大洪水。正在踌躇时,从前苏联来的专家组组长西林提出了一种从未实践过的新设想:管柱钻孔法。


为了试验这个新方法,建设者们制造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震动打桩机,负责这一机械的钱学新老先生,后来成为了周一桥的岳父:跑到原来的汉阳兵工厂遗址去挖铁,我岳父说,那个东西在江里面试验时,一开起来那个爪呼一下下去了,高兴的他们跳起来了。”


今天,矗立在汉阳莲花湖公园5米高的长江大桥管柱纪念碑见证了这一项历史性创举,这种大胆创新的精神也注入了大桥的建设者和他们继承者的血液里:武汉桥的建设是中国桥梁事业的一个起点,它培育了大桥局这个队伍,而且形成了一个很好的传统,对技术一个是精益求精,再一个不要被老的观念做法束缚住了,要不断创新。”


周一桥讲述父亲与自己的建桥往事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举国瞩目。随后,周一桥随父亲去往南京,父亲担任南京长江大桥的桥墩设计师。此后,父亲继续辗转修建了九江长江大桥、武汉长江二桥等,伴随着中国桥梁技术的飞跃,周一桥也在逐渐长大,他们一家最终回到了桥梁建设的起点——武汉长江大桥脚下扎根安家。大学毕业后,周一桥追随父亲的脚步,也加入了大桥局工作。


1991年,周一桥第一次接触海外项目,参与了缅甸仰光丁茵大桥的建设,此后他的足迹遍布亚非,将父辈的建桥事业在海外发扬光大。


2000 年,大桥局第一次中标了海外工程——孟加拉国帕克西大桥,合同额1亿多美元。面对全新的海外市场和不可预知的困难,新一代的建桥人将建设武汉长江大桥的精神带到海外:因为武汉桥为什么到现在质量都不错,叫做桥坚强,这种精神也带到了国外,孟加拉的政府也好,老百姓也好都对大桥局的施工质量很认同的,拥有了口碑。”


和父亲一样,周一桥将他的青春、梦想都留在了那一架架钢梁、一个个桥墩、一座座钢铁卧龙中,大桥建设交织着这个家庭、两代人的人生。如今,周一桥也退休了,但是他挥洒汗水的海外建桥事业不会停歇,在马来西亚、安哥拉、摩洛哥,在土耳其、坦桑尼亚、南非、加纳……


一座座中国人建设的大桥,屹立在一条条江河之上,填补了一个个空白,连接起一个个国家和民族的梦想:整个国家都在改革开放,桥梁事业就跟着往上走,所以大桥局的发展跟中国桥梁事业的发展是同步的,跟国家的发展也是同步的,从长江上逐步走向海洋,从海洋逐步走向海外,都是国家发展的一个缩影。”



60年前的今天,武汉长江大桥落成,这条大江从此不同。60年,你送我们跨越长江,你送我们走向远方。没有大桥的武汉就不是武汉,没有大桥的日子不可想象,好像大桥早就是武汉的一部分,过去它在人们的梦想中,现在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60年,无论是相聚还是离别,我们总要来到你的身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祝你生日快乐!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561ttfp63&width=500&height=375&auto=0
点击观看

武汉本土音乐组合UN1


“长江大桥陪伴武汉走过60周年,希望越走越远吧,生日快乐!希望更多的外地人能够来欣赏我们武汉的名片——长江大桥!”

 

中铁大桥局的年轻人


我们来向大桥汇报,我们从修武汉长江大桥开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它也觉得很欣慰。


孟加拉国的武汉大学留学生们


你们(建设)长江(大桥)的人,正在建我们国家的帕德玛桥,我们国家的人喜欢中国的公司,我们相信以后那个桥建好了,我们国家的人会非常感谢武汉的公司。”


▲ 武汉市民


我叫桂大桥(左),我叫吕汉桥,我们兄弟俩今天是60岁生日,我们祝长江大桥生日快乐。




今天,无数市民、游客

走上武汉长江大桥

祝大桥60周年生日快乐!

当他们抚摸着这座历经60年风雨的大桥

仿佛触摸到自己的过往和青春的记忆

大桥,仿佛能够承载武汉人所有的情感

关于梦想,关于爱情,关于乡愁

关于一座城市的烙印

 

—END—

   出品:

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之声


   监制:洪燕

   策划:梁延

   执行:徐曼

撰稿:张瑞芳、宋丽娟

记者:

宋丽娟、张瑞芳、徐曼、高路一、夏晓青、陈坤

编辑:梁延、徐曼

播音:何军

制作:高路一 

视频导演:陈坤

拍摄:徐磊

节目支持:王旭、杨康、向晶晶、刘爽、柳芳、周漫、罗楚畅、宋艾伦

通讯员:赵志刚、叶洋、周斌、王继光

新媒体编辑:夏晓青、徐曼、张灿 、李军震


特别鸣谢:

中铁大桥局集团

武汉铁路局武汉桥工段

武警武汉市支队守桥十六中队



猜你喜欢


生日快乐,武汉长江大桥!感谢你陪伴我们60年…


听见大桥——谨以此片祝武汉长江大桥60岁生日快乐!


十九大要来了!一条微信带你看懂18次党代会“极简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