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说完“996是福报”后,马云出来解释了!刘强东的8116+8也火了!网上又炸锅了

点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9-05-20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21君~

走进经济生活里的一切


导读:这两天,马云、刘强东等又把996带火了。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编   辑丨陈思

评论作者丨李靖云

部分内容综合自南方都市报、南方日报、人民日报、林采宜微信公众号

图片来源 / 图虫

最近,996又火了!


“996”是一群程序员用来描述自己工作时间的词汇——每天工作从早9点到晚9点,一周工作6天。



3月26日,一位实在受不了“996”的程序员,在程序员最流行的网站GitHub写下了一段话,并发起了名为“996.ICU”的开源项目,含义是“工作996,生病ICU”。


而让“996”之所以引起这么多讨论的,是马云的一次内部讲话。


昨天(12日),阿里巴巴官微分享了马云11日在阿里内部交流活动《帕特纳有约》上对近来热门话题“996”工作制的看法。 


“今天中国BAT这些公司能够996,我认为是我们这些人修来的福报。” 马云在交流中对阿里的员工们说。“很多公司、很多人想996都没有机会。如果你年轻的时候不996,你什么时候可以996?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成功,都希望美好生活,都希望被尊重,我请问大家,你不付出超越别人的努力和时间,你怎么能够实现你想要的成功?” 


马云在内部交流中谈到了阿里的年轻人如何成长、如何实现理想、如何通过公益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等一系列话题。


马云还具体谈到:阿里早年也加班,但是我们加什么班?加学习的班,我们8小时工作以后,最主要晚上是复盘、学习。我们今天做错了什么、什么事情应该修复,我们应该互相怎么学习。“我们8小时以外的两个小时、三个小时是学习、提升,而不是去加班”。 


21君昨天下午进行了推送马云谈“996”:想想没工作的人,能996是一种福报!年轻时不996,啥时候可以?


以下是马云的内部交流原文↓


向上滑动阅览



马云对996的看法,迅速引起网友的讨论和争议。有网友表示:“发型都没来得及变,价值观就变了。”“我发现这年头大家都太健忘了。马云之前不是还说过最后悔办了阿里,觉得办个小作坊式的小企业最幸福。



随后,马云昨天(12日)还发微博表示,“我想年轻人应该有机会听到真话。任何公司不应该,也不能强制员工996;阿里巴巴从来也都提倡,认真生活,快乐工作!但是年轻人自己要明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不为996辩护,但向奋斗者致敬!”

图片来源/ 马云微博

所谓“996”,是指工作日早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中午和晚上休息1小时(或不到),总计10小时以上,并且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80多家互联网公司被指实行“996工作制”,其中包括华为、阿里、蚂蚁金服、京东、百度、腾讯、小米、58同城、苏宁、途家网、有赞、字节跳动、拼多多、大疆创新、用友、同花顺、游族网络、马上金融、Boss直聘、环球易购、饿了么、网易游戏等。 



刘强东:京东四五年没有末位淘汰,混日子的人不是我兄弟



4月12日,刘强东早在朋友圈发了《地板闹钟的故事》一文讲述曾经创业的经历。刘强东提到,创业初期从来没有连续睡眠两个小时以上,一路拼杀。然而京东最近四五年没有实施末位淘汰制了,人员急剧膨胀,发号施令的人越来越多,干活的人越来越少。


图:微博@新浪财经


刘强东表示:“混日子的人不是我的兄弟”,“我是要为18万兄弟背后那18万个家庭负责,还是要留下那1%混日子的人,向他们负责?我没有选择余地!”


该文还强调,京东永远不会强制员工995或者996。刘强东称虽然没法像创业初期那样拼命工作了,但是现在还是坚持“8116+8”,即周一到周六,早8点工作到晚11点;周日工作8个小时;每个月休假两天;每年也会休一次长假。


该文还强调,京东永远不会强制员工995或者996。


以下为刘强东朋友圈全文:

近日,京东身陷“996工作制”、“裁员”等传闻,随后有自媒体爆料称,有京东员工被裁后,因房贷原因导致自杀。在刘强东发布朋友圈之前不久,京东集团官方微博“京东发言人”发出公告,称近日某自媒体账户发布有关离世员工参与京东贷款购房计划后被裁员的消息不实。



京东集团表示,经内部了解,该员工没有参与所谓的京东贷款购房计划,更没有被裁员,有关自媒体针对逝者的造谣,公司将马上采取法律行动维护公司和员工的尊严。



雷军:优秀的人心甘情愿12点下班


无独有偶,今年的4月4日,小米创始人雷军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中表示,今后的愿景,是找一帮优秀的人,不需要管理的人。


什么样的人不用管理呢?雷军认为,心甘情愿每天工作到12点下班的人。这类人有强大的责任心和自我驱动力。


当当李国庆:坚决反对996,蠢材才拼时间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赞成996,昨天晚上22:46分,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发微博表示坚决反对“996”:“每天不算路途,11小时的工作时长,那恋爱、家庭、社交无暇,而这是生活的目的,还是为工作高价值的调节。”


微博截图



网友热议996


昨天,21君推送了马云演讲全文的文章后,在后台收到了非常多网友的评论,部分网友表示不愿意为了加班放弃个人生活和身体健康,还有多数网友表示,996没问题,钱要给到位。


有表示身体健康最重要的:


也有网友表示立场不同:



996的前提是钱给到位:


比996更夸张的:


有焦虑的:


中立态度的:


尊重不同选择的:


要保证生活质量的:


对于“996”,@人民日报 评论认为,网络热词996折射不少企业的加班常态,令人反思:

什么才是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适者生存的竞争中,诚如马云所言,“不付出超越别人的时间和努力,怎么成功”。但牺牲健康为代价的成功值不值?有没有提高效率的更好办法?企业由大到强,葆有奋斗精神、敬畏法律底线、重申劳动权益,一个不能少。


今日(4月13日)下午,华安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也发表文章评论马云所谈论的996,她称996是一种洗脑文化,马云对996工作制的解释存在三大谬论,以下是她的文章内容:



我个人认为:马云对966工作制的解释存在三大谬论


第一个谬论:“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成功,都希望美好生活,都希望被尊重。


希望美好生活,希望被尊重,是每个人的愿望,也是每个人的权力。但是马云所说的“成功”是少数人的事情,毕竟,这个世界是由他眼里“不成功”的芸芸众生构成的,有钱、有名或者名利双收的是极少数。把“成功”定义成人生的目标,会误导你无止境地付出,最后,大部分人没有得到期待的回报。


第二个谬论:“只有你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有回报,你不付代价,你是不可能有回报的。


生活中大概率的情况是:你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并没有得到想要的回报。并不是所有的耕耘都有收获。大多数人对小概率的“成功”抱着过于美好的期待,而对这种大概率的风险没有充分的预期。当然,鼓励员工愿意冒巨大的风险去获取小概率的成功比较符合老板的利益。


第三个谬论:“在阿里呆十年,接受996,就是成长。


阿里的成功学只能代表某一种价值观,接受这种价值观不代表成长,不接受这种价值观也不代表堕落。社会的开放和文明在于接纳各种不同的价值观,你可以选择搏命奋斗,为了成功,为了出人头地;我也可以选择随遇而安,过平淡的生活,做普通人,只要我的生活方式不伤害其他人,我的选择就应该得到尊重。


很多人说,这是一个缺乏信仰的时代。可我认为,比没有信仰更可怕的,是没有理性。一些企业借助于所谓的企业文化去统一员工的思想,以“使命感”、“成功”“团队精神”等各种名义来剥夺个人的合法权力,本质上是违背现代商业的契约精神的。


一般而言,员工和企业的雇佣合同里承诺付出的是自己的劳动,而不是精神和思想上的自由,企业对员工的约束权力仅在于劳动纪律和业绩考核,没有权力去给员工洗脑,要求员工接受老板的价值观。


每一个员工都有资格对老板说:“我在劳动合同里许诺出卖的只是我的劳动,不是思想的自由和选择价值观的自由。”


站在财富高地上,或者权力的高地上,并不意味着你就站在道德的高地上,有资格教化他人。



21评论:996在阻断创新之路


客观而言,互联网企业都有加班文化。以讲述硅谷而闻名的作家科里·佩恩就曾经以“Live,Work, Work,Work,Die(工作至死)”来概括硅谷的创业文化。由于严重依赖于“风投”模式,硅谷企业对于“指数增长”有着宗教般的推崇,因为只有指数增长才能带来高估值。成为独角兽是硅谷初创企业主动或被动的目标。而这给员工特别是程序员带来了无穷的压力。佩恩指出,大部分的情况下,程序员对写代码几乎一无所知,“许多人只不过是借来别人写的代码,复制粘贴,放到自己蹩脚的漏洞百出的应用程序里。”一些互联网企业需要大量的人去做推广,他们的工作是通过点赞获得眼球。佩恩称其为数字血汗工厂的工人,因为很多人的日常工作就是每天点几万个“赞”。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这类风投驱动的初创企业外,美国一般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则是以优质“雇佣”而闻名,微软、谷歌、甲骨文等长期都是以工作舒适、办公环境极富乐趣而闻名。全美优秀雇主排名中,谷歌等科技企业一直在前十名中占据一半以上。虽然竞争压力大,但企业本身仍然强调员工第一、用户第二、投资第三,“人才”才是科技企业的核心优势。


著名的硅谷传奇,同时在中国有过多年科技投资经验的杨致远就曾经讲过,他以为硅谷工作就非常努力了,但中国一些科技企业996的工作制还是让他吓了一跳。硅谷在美国属于特例,而中国很多科技公司都是996工作制。对比欧洲、以色列等地,也没有发现普遍的996工作制。


我们可以认为996工作制说明中国科技企业更勤奋,更有野心。但这一独属于中国科技企业的特殊工作制,让我们不得不认真面对。法律角度看,带薪休假等休息权应该得到保障。经济角度看,科技企业如此高的工作强度,如此多的劳动投入,而且成为科技企业的普遍情况,我们必须考虑科技产业本身的科技含量了。


早就在世纪之交,当IT革命开始的时候,印度而非中国是更被看好的国家。这主要是由于在世界IT产业中,印度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软件开发、编程、测试的流程中,印度程序员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1998至1999年,在美国持H-1B签证的计算机相关行业中,印度人占据了74%;2002年进入英国的外国IT专业人员中,有78%是印度人。如此多的人才资源,以至于人们认为印度将是IT科技领域美国唯一的对手。但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个对手始终没有成长,而是仅仅聚集了低端产业。而中国则成为了美国科技企业真正的竞争对手。


如果了解到印度是IT产业服务外包地,也是码农、IT民工一词最早流行地,我们就大致知道印度IT产业是怎么回事了。与日常想象不同,软件的开发和服务其实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要求流汗多于思考。丰富的人力资源,以及悠久的英语和基础理工教育,为印度培养了大批可以进入IT产业的劳动者。外劳输出法规又为大量的印度劳动力进入IT产业带来了便捷。于是我们看到,印度大量输出IT产业劳动力,大量外包软件开发与服务工作,但是印度本身却没有什么大的科技企业崛起。而且受制于印度复杂的立法投资环境,互联网企业在印度的生存环境非常逼仄。印度的高科技其实是低端劳动,属于劳动密集行业。


相比而言,中国科技企业虽然从低端做起,但整个产业可以不断迭代。虽然未必是突破性的产品创新,但持续性劳动投入至少带来了产品优化,所以中国科技企业能先印度崛起是必然的。


故而,就科技产业而言,真正衡量的标准并非有多少劳动力投入,而在于劳动效率的提高,在于突破性产品的创新。本质而言,中国一些企业的996工作制和印度劳动力称霸IT开发与服务,都是一种依赖于劳动力投入的活动。只是中国企业有更多机会参与整个产品的开发,获得发展的机会也更多。但从企业操作来看,中国科技企业仍然没有找到提高效率的路径。反复强调“战斗力”、“凝聚力”、“执行力”,不停强调加班,这最多能有“持续改善”的效果,而无法真正进入“突破性创新”。


就“突破性创新”而言,有很多内容,但关键的一条就在于更多的闲暇时间。创业不仅来自于求胜,更在于爱好的发展。硅谷的创新“极客文化”,就是基于电子产品的娱乐游戏和西部拓荒生活的结合,这些创造源泉绝非是提倡加班就能带来的。




21君

小伙伴们,你怎么看待加班文化?


百万读者都在看……

马云谈“996”:想想没工作的人,能996是一种福报!年轻时不996,啥时候可以?


有一种行业“996” 叫“婚内强奸”


一张黑洞照引发的“血案”:视觉中国犯众怒!深夜被约谈,目前已关站整改


66万买奔驰还没开就漏油:4S店称达成协议,车主否认!西安成立联合调查介入调查


本期编辑 陈思


我在看,你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