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闷两个星期,闷死病毒!”男神张文宏再爆金句,两张图给出返工后疫情走向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21君~
走进经济生活里的一切
导读:目前,上海共有25例确诊病例出院,治愈率接近10%。新晋“男神”张文宏教授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再度爆出金句:
你在家里不是隔离,是在战斗!
现在开始,我们每一位都是战士,
闷两个星期,要把病毒“闷”死!
截至2月6日18:40,全国共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8130例。实时追踪全国各地疫情地图!小区病例轨迹一键查询👇👇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综合自上海发布、华山感染、上海新闻广播、澎湃新闻
治愈率10%!上海共25例确诊病例出院
2月6日上午10点左右,经上海市专家组评估,上海又有10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痊愈出院,目前共有25例确诊病例出院。
上海医疗救治组专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目前来看,出院病人基本为轻症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7-8天。
“目前上海共有254名确诊病例,已经有9.8%的患者宣告治愈出院,目前254例确诊病人中,8例病情危重,8例重症,这意味着危重症比例仅仅只有6%,剩下的患者均为轻症患者。”
张文宏指出,我们目前对这个疾病仍然要保持警惕,“现在输入性病例目前整体控制得不错,确诊病例数在全国范围来看并不算太高,但也面临节后返沪人群不断增多,但大家不要恐惧,在我入驻这里(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以来的10多天以来,我们就已经看到了25例病人治愈出院了。目前来看,这个疾病是可控、可治的。”
当前最困难的地方在哪里?
张文宏表示,随着春节后返程潮的到来,上海仍然会采取严密的管控的措施,但这需要大家的配合,如果只是医护人员在奋斗,这场战是打不赢的,整个疫情在上海仍然将会维持一段时间。
“在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出来之前,现在的治疗方式和个体化、精细化的管理,以及多学科专家团队的配合,是上海治疗的主要经验。”
张文宏表示:
“这个病最有效的药物是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我们医护人员的职责除了帮病人做好隔离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帮助进入这里治疗的病人挺过2周,挺过2周之后,病人自身的抗体就起来了,病人自身就对病毒有强大的对抗力量。”
“现在开始每个人都是‘战士’,你在家里不是隔离,是在战斗啊!你觉得很闷吗?病毒也要被你‘闷死’了,‘闷’两个礼拜。”
“希望大家在返城后在特定的点待两周,学生待在家里好好做功课,上班族待在家里或单位好好工作,我们必须依靠‘闷’的政策,来‘闷’住病毒。”
张文宏进一步表示,“如果全社会都动员起来,‘闷’住病毒,就是为社会做贡献,我们离战胜疫情的节点就更近一步!”
两张图给出返程与返工后疫情走向
下周即将迎来返工潮。
昨天(2月5日)晚间,张文宏在“华山感染”发表文章《两张图给出返程与返工后的疫情走向,必以最大决心方能胜利》,文章说,拐点未至,目前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
张文宏在文章中指出武汉当前态势:
异常严峻,湖北进入最后决战阶段
↓↓↓
从湖北地区目前新增的病例数来看,上升速度仍然较快,病例数不断攀升。且近两日湖北每日新增病例在全国的占比已升至81%,特别是武汉周边地区,出现了蔓延态势。因此在近期恐怕难以到达平台期,可见武汉的态势极为严峻。
武汉大决战的序幕不过是刚刚拉开。目前仍是发病人数快速上升的阶段,部分病人还未得到确诊而散落在外,估计防控措施真正起效,要待两大神山医院全部收治、确诊病人完全隔离后1-2周的时间。
如果确诊病人绝大部分得到收治,轻症病例全部得到及时隔离观察或者治疗,那么钟院士所说的平台期和拐点是可以到来的,而目前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
武汉成功,中国有望短期内控制病情;
武汉失败,则全国的抗冠之战必成胶着之势,持久战不可避免。
当前,全国其他大多数地方采取了严防死守的策略,大多数地区的病例仍呈散发态势,且多为湖北地区输入的病例。
节后全国各地返程与返工返学人员将进一步增加,湖北外城市的本地散发病例随着复工和复学可能会陆续产生新的二代病例,存在大规模传播的风险。
建议务必要采取以下措施:
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外地返沪人员可在家(或者临时隔离点)隔离14天后复工。
加强返程居民的自我防护意识(勤洗手,出门戴口罩,尽量不聚会)。
目前全国各地的第一阶段防控成果还需要再看一周,如果没有出现向下拐点,则情况严峻,在返程与返工及返学后,会产生持续性二代病例和传播。
听专家的话
爱国、爱家、爱自己
请近期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如不得已外出,
请一定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外出回家必洗手
愿我们一起努力,“闷死”病毒
迎接抗疫的胜利!
百万读者都在看……
李兰娟找到的2款药究竟是啥?解读来了!美国“神药”也抵达国内!这些股要涨了?
最新:确诊28018例!湖北下新命令: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一个都不放过!
出生仅30小时新生儿确诊!疫情当前,如何保护孩子 ?(指南请收好)
本期编辑 南瓜
我在看,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