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垃圾终归是垃圾”,大学生被HR辱骂,平台回应!“喜欢双休的没事业心”,还没入职PUA就来了?

快关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04-18

21图 / 新华社



大学生求职,却被HR辱骂是“垃圾”?


近日,湖南一名大学生在社交媒体发文称,通过BOSS直聘平台与湖南领航中视国际公司HR沟通时,被后者称“垃圾终归是垃圾”。



求职被HR辱骂



据湖南工商大学的黄同学在社交媒体发文称,自己为应届毕业生,因为疫情省考推迟,通过BOSS直聘找工作,在与湖南领航中视国际公司沟通期间,该公司HR询问当事人有无实习经历,当事人回复没有,HR称“学校不靠谱”,当事人回复没必要再聊,该HR最后回称“垃圾终归是垃圾”。



工商资料显示,领航中视国际成立于2021年4月,其经营范围为互联网广告服务、信息技术咨询、广告制作等。


事发后,当事人黄同学对线上求职沟通的过程进行介绍,表示对方语言攻击后,系统提示“如在求职过程中遇到骚扰、低俗等违规行为,可以搜集证据并举报的方式向平台反映,一经核实,平台必严肃处理”,其随即进行拉黑举报。


BOSS直聘平台用户协议的相关条款显示,严禁用户侮辱或诽谤他人,涉及人身攻击或其他侵害他人权益的,发现和接到投诉后有权冻结账号。


4月12日,南方都市报从BOSS直聘平台获悉,涉事公司岗位招聘被关停。通过招聘平台搜索该公司显示“暂无相关内容”。


线上招聘近来成为常态,HR与应聘者因言语纠纷引发热议并非个案。



“喜欢双休的没事业心”



就在4月9日,长沙一公司HR回复称求职者称“喜欢双休的没事业心”,引发热议。


有网友发文爆料,找工作时和HR(人事)谈论双休事宜,遭其嘲讽称“喜欢双休的都没事业心,实体企业最怕招到混日子要双休的。”



HR的说法引起了该应聘者的不满,其认为每个人的想法和追求不同,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在聊天过程中,该HR还表示,老板说过最讨厌谈双休的,只要谈双休,再有才也坚决不招,最怕混日子要双休的。招聘者随之回复称是其老板的格局问题。


查询显示,该HR曾在招聘软件上发文称“公司文化是家人文化”。招聘岗位显示该公司待招8个。该公司HR称:我们一直没有双休,员工也愿意这样,其他公司一天上8个小时班,我们上7个小时,算下来也补了个双休。也有员工回应称,目前公司实行单休。


4月9日,@湖南醉有味槟榔销售有限公司发布微博,针对话题“长沙一公司HR称喜欢双休的没事业心”回应称,当天由于该员工也接受了其他求职者莫名辱骂,同时因小孩子哭闹造成该员工精神和心态不佳,加上求职当事人言语刺激,因此情绪失控,发表不当言论,造成不良影响。公司将立刻将该员工做出调岗处理,其不再担任公司HR职务,将待其休完产假回司后重新调整具体岗位。公司将争取与求职当事人取得联系,将此情况做出说明、致歉争取求职当事人理解。另有媒体称公司0人参保系不实信息。


《劳动法》并未强制规定必须双休,只对工作时间进行了明确规定,至于实行什么工作制(标准工时制、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由用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但无论实行哪种工作制,都不能背离法律规定的8小时/日,40小时/周,167.4小时/月工作时间,任何超出时间都属于加班,应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支付相应加班费。


如果每日工作不超过八小时,计算方式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如果不仅每周工作六天,同时工作日也存在延长工作时间问题的,那计算方式应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评论:招聘PUA不可容忍



以下是来自极目新闻的评论:


其实,公司只要不违反《劳动法》,充分尊重员工意愿,单休的确也不违法,求职者不能接受,就另谋其他岗位,一别两宽,有何不好?


但上网搜索类似案例,会发现很多时候,与黄同学此次遭遇类似,本来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纠纷和矛盾,但一个不靠谱的HR,只需要用一句无根据,不冷静、没必要的话,就能立刻让求职者感到不适,而在劳动者权益意识提升,劳资关系格外受关注的当下,一旦曝光上网,也必然会让众多身为“打工人”的网友感到气愤。


找工作本来是一个你情我愿,双向奔赴的过程,能一拍即合,愉快合作当然很好,但如果未达预期,不尽匹配,也很正常。HR,身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在招聘中代表的是公司的形象和需求。求职者和HR的沟通,实质上并不是个人闲聊,而是彼此了解和衡量的过程,双方地位是平等的,氛围也应该是理性的、友好的,有什么必要言语之间带着高人一等的轻蔑,甚至言语攻击辱骂?到底是仗着自己代表着招聘一方,有了不切实际的优越感,还是缺乏专业素养,将个人情绪过多地带入了工作之中呢?


其实,如果只是HR个人素养问题,倒是简单许多,无非是警醒当下的公司和招聘平台,在选用HR时要更加注重专业性,避免因不专业的操作,导致自身风评被害。



更值得注意的是,当这样的例子一再出现,是否说明当下的求职市场中,存在这种套路化的“招聘暴力”?


一些公司是否纵容或者暗示HR,故意在招聘中荒谬、粗暴地对待求职者,甚至进行人身攻击和人格侮辱,以打击对方的信心,贬低对方的价值,从而有针对性地寻找那些好控制、好欺负的求职者,从而更便利地在职场实施“霸权主义”,或是钻空子地提出一些有损劳动者权益的要求?这种带有PUA性质的招聘,值得所有求职者提高警觉。


现代职场不是封建社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是合同契约关系,而没有人格上的等级之分,专业的、有能力的HR可以通过与求职者的沟通,找寻到公司需要的人才,而不专业、不懂法的HR,不但可能招惹是非,也会损坏公司的形象。


求职者要保持清醒,积极选择职业发展方向,拒绝所有以“压力测试”、“人格测试”为由的侮辱和攻击,遭遇不合理对待时积极维权,共同抵制任何形式的“招聘暴力”,这样才能倒逼所有HR好好说话、合理沟通,也能督促用人单位合法招聘,守法经营。



延伸:2023年考研报名或超520万人



大学本科阶段每个年级都有超四成学生参与实习;超五成大学生毕业后希望继续深造;45%的大学生喜欢在社交平台分享;28%的大学生对未来感到迷茫……


4月9日,新东方联合艾瑞咨询共同发布《2022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白皮书》(下称“白皮书”),全面展现了Z世代大学生群体画像。新东方还发布了《23考研年度报告》(下称“考研报告”),对23考季考研趋势及考情进行解析。


考研报告预计,2023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可能突破520万人,竞争更加激烈,Z世代大学生会如何选择?


“四系”大学生


“现在的大学生被称作Z世代大学生,他们表现出一种自我意识和自我发展的态度。”在发布会上,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说。


俞敏洪认为,与他上大学时的上世纪80年代相比,Z世代大学生生活在环境国际化、社会多元化、科技现代化、工作灵活化、竞争白热化的大环境中。


“视野开阔、独立性强、学习能力好、朋友交往简单、传统负担轻、为情所困少、决断能力强,是Z时代大学生的优势。”他说。


白皮书通过调研,描绘了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四类细分画像,即“燃”“佛”“勤”“能”四种风格。


“燃”系大学生是学习计划周全,坚持高度自律,学习热情澎湃的卷王;


“佛”系大学生学习心态淡然,不执着于成绩,但他们实践活动丰富,热衷发展爱好特长;


“勤”系大学生一般有些社恐,他们特立独行,喜欢自己一个人刻苦学习,默默努力,相信天道酬勤;


“能”系大学生信息广泛,能学会玩,坚持完美主义人设,喜欢尝试各种有效学习方式,希望获得更完美的成绩,对未来焦虑爆棚。


来源:白皮书



根据调研,不同类型大学生的爱好和休闲生活也略有不同:“燃”系学生中隐藏着很多写手,分享表达不在话下;“佛”系学生多才多艺,不乏文体大神;“勤”系学生一边围观,一边安静享受自己的日常;“能”系学生活力满满,更爱分享。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他们都能够在各网络平台间自如穿梭:在B站上学习,在微博看明星看新闻,在知乎看科普,在短视频娱乐,在小红书学美妆看分享,在百度上搜新闻找知识。调查还显示,45%的大学生愿意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状态,分享他们的生活和想法。


“从2002年在校大学生规模达771万到2020年超3599万,从大学生重视学习到重视学习+发展,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变迁之中,大学生群体的量变了、质变了、结构变了,背后的需求、痛点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发布会上,艾瑞研究院院长金乃丽说。


就业竞争压力驱动


近年来,就业已成为谈论中国大学生必不可少的话题,大学毕业生继续升学的意愿日趋强烈。


白皮书显示,面对“毕业后是继续深造还是直接工作”的问题,有54%的受访者希望继续深造。


金乃丽解释,工作起薪与学历挂钩成为大学生选择升学的驱动因素之一。据调研,从绝对值来看,大学毕业生学历越高,起薪越高,对工作的满意度也越高。除学历外,大学生也重视高含金量证书等“求职硬通货”的获取,以求在未来赢得企业更多的青睐。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但学习考试仍是重中之重。白皮书显示,除了校内课程,大学生最看重的是四六级、职业资格证书、考研等课外考试,其次是参与实习兼职工作、发展爱好特长。


来源:白皮书



据此次调研,大一到大四的学生中,每个年级参与实习的人数都超过了四成,他们实习的目标主要是锻炼专业能力(49%)、积累工作经验(49%)以及获得额外收入(45%)。


学习备考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大学生付出时间与汗水。调研显示,大学生备考时最大的困难是缺少有效的学习指导(39%),而身边娱乐活动的诱惑(33%)、学习动力和热情的缺失(33%)也给备考带来“重重阻碍”。


而在“大学生的成长痛点”层面,调研显示当代大学生的痛点多而分散,28%的受访者感到对未来较迷茫,24%认为自己不会表达,22%苦恼于不会攒钱,21%觉得自己能力不强,此外还有成绩不好、情商不够、有点懒等等。


他们理想中的自己应该具备专业能力(34%)、会为人处世(33%)、知识丰富(33%)、有事业(32%)、有朋友(30%)、坚持理想(28%)等。


由此不难看出,当代大学生是更加个性化、多元化的群体,有较独立的判断和价值观。


考研没有捷径


越来越卷,是大学生学习生活最鲜明的背景。


数据显示,2022年,公务员国考报录比近600:1、公务员省考报录比近40:1、考研报录比约4:1。


以考研为例,根据官方数据,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457万,比2021年增长80万,增幅达到21%,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从教育部公布的每年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可以看到,近十年来全国研究生考试整体录取率呈下降趋势,考上的难度越来越大。”新东方大学事业部考研项目总监李琳介绍。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逐年增长,在毕业生就业压力增长、研究生招生继续扩张,尤其是留学难度增加等因素的刺激下,许多应届毕业生以及往届毕业生,为完善自己知识结构、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竞相加入考研大军。


“一个现实是,2022考研各学科门类国家线单科普涨3分左右,总分线普涨10分以上。随着研究生招生方式多样化,重点院校推免生比例居高不下,考入名校难度加大。”李琳说。


考研报告预计,2023年考研全国报名人数可能突破520万。“而这只是保守的估计。”李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对新东方22考季考研学员的调研发现,七成以上的考生会选择报考同层级或更高层级的院校。专业硕士报考人数持续走高,竞争增加,新东方22考季学员中有65%报考专业硕士。


“实际上,全部考研大学生中,约70%没有参加任何培训班,他们的备考主要通过自购真题、练习题,网上下载各类辅导视频为主。培训班当然不是唯一的备考方式,但自学备考也应该接受一定的指导,以提高效率。”李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考研备考没有任何不需要付出和努力的捷径可走,但我们依然希望能够给大学生们更加清晰科学的规划指导,竭尽全力扫清备考路上的障碍和困难。”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副总裁、新东方大学事业部总经理许顺康表示。


来 源 | 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王峰)、南方都市报、北青网、潇湘晨报、九派新闻、中国新闻网、极目新闻

本期编辑 刘雪莹

百万读者都在看


宣布“与病毒共存”后,英国死亡数1周飙升36%!专家:8%新冠康复者不会产生抗体!


罕见!10年来首次,中美利差惊现倒挂!重磅数据也出炉:猛增4.65万亿,大超预期


纽约地铁突发枪击案,乘客倒在血泊中,现场画面曝光!美国通胀创41年新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