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金融大咖说丨独家专访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香港金融市场极具韧性,放宽硬科技IPO须平衡“监管与发展”
作 者丨朱丽娜
编 辑丨李艳霞
图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
随着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香港金管局近日频频入市。数据显示,自今年5月中旬以来,金管局已经36次从市场承接港元沽盘,同时香港银行体系结余亦跌破千亿港元大关。
对此,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中表示,香港金融市场并未因进入加息周期而出现明显异常,市场层面的这些变化是“整个联系汇率制度设计的一部分,利率的变化体现了我们制度的设计,这些都在我们预期之中”。
许正宇表示,过去数十年,联系汇率制度运行顺畅,香港金融市场呈现出极大的韧性。
今年以来,在通胀压力、利率环境上升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包括香港在内的全球新股市场表现都相对疲软。安永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IPO数量和筹资额锐减,共有630家企业上市,筹资954亿美元,分别较去年同期下跌46%和58%。
10月19日,港交所发布了市场期待已久的《有关特专科技公司新上市规则的咨询文件》,拟对“特专科技”公司开放新的上市通道,鼓励处于初创期的“特专科技”公司在联交所上市融资。咨询期为两个月。
为了吸引大型科技公司来港上市,2018年4月,港交所大刀阔斧地放宽了上市条例,容许同股不同权公司在港上市。同年港交所修订了《上市规则》,新增了第18A章“生物科技公司”,为未盈利和没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打开了上市通道。
许正宇指出,2018年港交所的上市改革成效显著,在短短数年内,香港已跻身成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上市融资中心,“如果现在更大范围地让一些硬科技的企业来香港上市,可能跟生物科技类有些差别。这些硬科技公司没有比较客观或者统一的标准,让投资者去评估他们未来的盈利能力或者发展潜力。我们正在研究,希望有一定的想法之后能够咨询市场,让大家知道我们怎样去做好监管与发展之间的平衡。”
“一直以来,我们这个市场都是开放的,任何符合规则和要求的企业,都欢迎来香港上市,而且香港的上市制度背后就是我们的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能够支撑起这些企业,”许正宇说道。
“在预期之中”
21世纪:香港金管局近期多次入市承接港元沽盘,银行体系总结余已跌破1000亿港元。全球加息周期对香港金融市场以及资金出入带来哪些变化和影响?
许正宇:刚才你说的一些情况,其实是我们整个联系汇率制度设计的一部分,联系汇率(制度)到目前为止已经运行了差不多40年。而且,我们也不是第一次遇到加息周期,所以从这个角度,包括你说的银行结余的情况,也包括香港利息,其实都是我们整个制度设计的一部分。
现在国际的情况,其实也给予机遇来更好地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包括从境外的人民币发债的角度, 因为过去很多发行人可能更倾向于用美元发债,因为美元的利息相对较低;但随着美元利息往上走,人民币的利息有一定的优势。所以,可能现在是一个来用人民币发行债券的时机。我们希望从这个角度来抓紧机遇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我们在9月和广东省大湾区办合作,希望推动内地企业更多地来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用好香港债券市场。
21世纪:因此,这个加息周期并未让香港的金融市场或者资金流向带来比较明显的异常?
许正宇:对,因为过去一直以来,不管怎么样包括疫情、加息,其实体现的就是香港金融市场极大的韧性,而且利率的变化其实也体现了我们制度的设计,这都是在我们预期之中。
监管与发展的平衡
21世纪:香港如何利用好国家“十四五”规划赋予的独特定位,以大湾区发展为切入点,进一步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您如何理解在全球政经形势风云变幻的背景下,香港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
许正宇:大湾区建设给我们极大机遇来推动香港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同时让我们的金融专业服务优势能够更好得去服务国家和实体经济。
第一,从互联互通的角度,2014年以来,我们有股票通、债券通,新一届特区政府上任后宣布了ETF通、利率的互换通。其实香港在与内地的互联互通上走得越来越深,也越来越广。一方面从过去的现货到现在的衍生品,从一开始的股票到债券。这个趋势也给予我们很大的机遇。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最近提出了三个大的举措,包括在股票通里加入国际企业,在境外研究推出国债期货,以及在股票南向通允许投资者能够直接用人民币去购买香港的人民币柜台里的股票。这是互联互通2.0的一个新时代,香港在推动与内地的对接和市场融合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除了互联互通,还要加大或促进两地的投融资活动。我们最近也宣布和前海在私募基金方面的合作,金融不单只是为金融而生,也要支持和支撑实体经济。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科技是一个很大的主题。很多私募基金瞄准的就是一些新兴产业。我们希望通过两地的私募基金合作能够更好地去对接金融和科技。我们一年多前推动的有限合伙基金,已经有超过500家这类基金,而且这些基金的标的都和大湾区科技有关。
第三,让整个金融的价值链能够建立起来,比如一些私募基金投资了一些科技企业,后续也需要退出。让这些企业能够更大范围地去吸纳更多的投资者和股东,我们也在积极推动主板的(上市)规则的修订,让一些硬科技(公司),就算没有盈利和收入,也能够在主板上市。这也是配合国家的科技自立自强的大国策,让一些科技企业能够通过香港作为融资平台去更好地发展。
21世纪:您刚提到的允许未有盈利的这些硬科技公司来港上市,特区政府在其中需要考虑和平衡哪些因素?
许正宇:第一,我们看一下过去做类似动作的成效。2018年,我们让一些生物科技类的企业,在没有收入盈利的情况下,能够在香港上市,成效是显著的。目前我们上市公司总市值里面,有五分之一和这类企业有关。它们一般是需要前期投资比较大的企业,而且如果以这些公司IPO融资额的角度,占募集资金的比例大约是四分之一。我们已经是美国以外第二大的生物科技类的集资中心。
第二,如果现在更大范围地让一些硬科技的企业来香港上市,可能跟生物科技类有些差别。虽然它们都没有收入盈利,但生物科技类的企业有一些客观的标注,比如一些不同发展(阶段)的里程碑,包括在某些阶段产品拿到的一些认证,临床的许可等等。但是如果是比较大范围的硬科技,可能他们没有这些客观的里程碑。从投资者的角度,投资一个东西,必须知道价值大概是多少或者未来预期价值是多少。过去如果一家公司有盈利收入,还是比较容易去估算。但这些硬科技公司种类比较宽泛,而且也没有比较客观或者比较统一的标准,让投资者去评估他们未来的盈利能力或者发展潜力。所以怎么做一个平衡?我们正在研究,希望有一定的想法之后,能够咨询市场,让大家知道我们怎样去做好监管与发展之间的平衡。
“迎四方客”
21世纪:一直以来,香港股票市场是连接内地与国际市场的枢纽。内地企业占香港上市公司的总量、股市成交量不断提升。近日,5家上市公司同步官宣拟将美国存托股份(ADR)从纽交所退市,此举对于香港巩固上市集资中心地位有何意义?
许正宇:一直以来,我们这个市场都是开放的,任何符合规则和要求的企业,都欢迎来香港上市,而且香港的上市制度背后,就是我们的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能够支撑起这些企业。我们一直以来推动不单只是中概股,也包括其他的企业来香港上市。今年年初,我们优化了第二上市制度,让更多的企业能够来香港上市,另外我们也去东南亚出访,希望当地的企业和政府机构能够多了解香港的这种优势,更好地利用我们的这些服务。从宏观的角度,其实我们是迎来四方之客,开着门做生意。
21世纪:对于东南亚的企业而言,他们以往可能会优先选择去新加坡上市,香港有哪些独特的优势或者卖点吸引他们?
许正宇:第一,有很多的亚洲企业,其实他们都是瞄准中国市场,我们有“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来香港上市,对于他们以后进入内地市场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第二,最近中国证监会推出三个大的举措,包括在沪深港通里放入国际企业,这对很多东南亚地区的企业来说,在香港上市能够吸纳的不只是国际资金,也能吸纳来自内地的资金。这对于他们的估值、流动性有很大的支持。
第三,我们希望能够吸引东南亚地区的企业,香港是国际集资融资中心,我们希望吸纳各种各样的企业。这对于提升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有很大的帮助。
私募基金枢纽“三部曲”
21世纪:作为亚洲的财富管理中心,去年香港的资产及财富管理规模达35.5万亿港元。特区政府近年来多管齐下推动私募基金业的发展,据了解政府正与内地机构研究在前海,推动私募基金的“互联互通”,具体构思是怎样的?
许正宇:一直以来,我们的私募基金市场是很蓬勃的。以吸引私募基金汇聚来说,在全亚洲香港是排在第二,(紧跟)内地后面,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够让不同地区私募基金公司落户。我们有一个“三部曲”的策略,首先是推动他们落户香港,包括推出有限合伙制度,让基金注册更加方便。在短短一年多,已有超过500家基金在香港成立。第二我们有税务豁免,给予这些私募基金附带权益100%的税务豁免,第三就是给一些已经在境外成立的老基金,提供一个拆迁回流的机制,他们不用改变原来的法律架构。
下一步,我们要加大跟内地联通,因为很多基金的很多标的都是跟大湾区(内地)尤其是科技(领域)有关。我们怎么样去把这个线连起来,让香港注册的一些生物基金能够更容易在内地落户,而且投资内地的一些科技或者行业项目。这也是我们推动的一个方向。这次我们跟前海合作的一个独特地方,其实也是一定的制度对接,因为他们是某种程度上认可了我们的有限合伙制度,让他们以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的身份更快地在内地落户。而且,这次的综合政策包是联合发的,我们和前海管理局一起做的。我希望这只是开始,日后可以跟深圳或者前海更紧密的合作。
策划:于晓娜
记者:朱丽娜、尹琛
编辑:李艳霞
监制:朱丽娜
设计:白宇航、黄丹虹
审校:强燕、陈晶晶
新媒体统筹:丁青云、梁俊斌、曾静娇
海外运营监制: 黄燕淑
海外运营编辑: 张然、唐双艳、吴婉婕
海外商务合作: 黄子豪
出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E N D
本期编辑 江佩佩 实习生 吴梓楹
百万读者都在看
突然全线飙涨!白酒、锂电反弹!中信集团正组团收购腾讯?回应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