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布!楼市价格信号,变了
作 者丨张敏 李彤欣 实习生陈飏
编 辑丨包芳鸣 毕凤至
经历了长期“筑底”的房地产市场,终于迎来了价格信号的真正改善。
2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变化情况。数据显示,今年1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有36个,数量为近17个月以来的新高;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有13个,为近6个月以来的新高。
其中,一线城市新房价格涨幅最大,二线城市次之,三线城市仍处于环比下降状态,但降幅收窄。
价格信号是市场信心最直观的体现。虽然房价尚未全面上涨,但这种变化足够令人振奋。过去一年多来,各级监管部门出台了多项稳楼市政策,力度和频次都堪称空前。期间,市场交易间或有所起色,但难以持续,房价则一直表现低迷。
如今,房地产市场终于实现量与价的同步回温。今年1月,热点城市新房的推盘、交易量明显上涨,二手房的带看指标、信心指数也有所改善。
多家机构预测,今年一季度市场会保持复苏的势头,楼市“小阳春”可期。虽然对市场复苏程度的预期不宜过高,但这种局面至少会在短期内为房价提供支撑。
热点一二线城市领涨
在本轮调整中,各类城市的房价表现都在改善,这也使得整体房价降幅出现收窄。
今年1月,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由上月的持平转为上涨0.2%,二手房价格由下降0.5%转为上涨0.4%。二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由下降0.3%转为上涨0.1%,二手房价格下降0.3%,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1%,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二手房价格下降0.4%,降幅持平。
贝壳研究院市场分析师刘丽杰表示,1月房价整体跌幅收窄,上涨城市个数增多,这是市场底部修复的表现。市场修复有两方面原因带动,一是防疫政策优化,居民观望情绪减弱;二是行业限制性调控政策优化、房贷利率降低,有助于降低购房成本、促进住房需求释放。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还指出,经过持续的房价下跌后,很多项目和房源的性价比凸显,也是吸引购房者入市的重要原因。
2022年以来,各级监管部门出台多项稳楼市政策,意在稳定市场信心、促进合理需求释放。政策效果的叠加,使得当前的购房门槛降至历史低位。
截至今年1月31日,贝壳研究院监测的103个城市中,首套利率低于4.1%的城市共30个。其中有4个城市的最低首套房贷利率达到3.7%,为当前商业贷款利率的最低水平。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未来将有更多的城市房贷利率进入“3时代”。
其中,热点一二线城市再度表现出韧性,并成为领涨者。新房方面,上海、合肥两地的价格环比涨幅最高,为0.7%;二手房方面,北京涨幅最高,为0.9%。
从区域分布来看,上海、合肥、宁波等长三角城市,成都、长沙等区域中心城市的房价表现亮眼。
刘丽杰指出,这是由城市基本面带动的,一线城市和核心二线城市的经济、人口、产业等基本面较好,住房需求支撑性强,政策利好更易在这类城市产生效果。
市场继续回温
1月房价明显改善,实际上早有先兆。岁末年初,多个省市召开稳经济工作会议及住建工作会议,把稳定房地产投资、提振住房消费纳入新一年的经济发展框架中,同时也为今年的房地产政策进行定调。在这些表态中,房地产的“支柱地位”再度被肯定。
经过去年紧锣密鼓的政策落地后,稳楼市政策仍在继续出台。1月5日,央行发布《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赋予房价疲软城市自主下调房贷利率的权限。同时,限购、限售、限贷等限制性措施也在加速退出。
这些举措不仅能起到提振市场信心的作用,还可以进一步降低购房门槛,促进住房消费。
2023年1月,虽有春节假期因素的影响,楼市的表现仍然“可圈可点”。新房方面,在各项优惠措施下,部分三四线城市的返乡置业仍有热度,一些“促销”力度较大的二线城市也表现较好;二手房市场的带看、价格等指标也较为乐观。
从更长的周期来看,房价的调整也不可避免。贝壳研究院指出,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多地房价陆续进入调整期,至2022年末,市场成交缩量跌价较为充分,不少城市价格出清近尾声,跌幅已自然收窄。从贝壳平台业主端调价行为(景气度)来看,代表消费预期的业主快速降价行为已在去年10-11月筑底。
该机构表示,根据景气度拐点领先价格的规律,接下来房价预期企稳的可能性较高。
前期政策的累积效应也不可忽视。贝壳研究院表示,2022年多地陆续出台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举措,尽管政策效果持续性欠佳,但伴随着市场量价筑底和预期修复,前期支持政策和当下各地的精准施策将发挥重要作用。
进入2月,市场回稳的态势仍在继续。21世纪经济报道近期对北京、上海、苏州、深圳等地的调研显示,这些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市场均在2月继续回温。其中,苏州的部分新房项目开始取消价格优惠。
机构也普遍预测,今年一季度市场会保持复苏的势头,楼市“小阳春”可期,这将继续为房价提供支撑。
但李宇嘉提醒,本轮需求释放,多半是滞后和预期适度修复带动的,成交结构以刚需和换房需求为主。这部分需求预计在上半年释放殆尽,且对价格较为敏感,预计后续价格反弹的力度会比较小。他表示,后续楼市企稳还有待政策的进一步纾困和居民收入的修复,但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整体来看,今年市场弱势回升。
SFC
本期编辑 黎雨桐 实习生 肖楠
21君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