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企高质量发展,广东有高招

21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4-11

作 者丨郑玮,胡光旗,李金萍,陈思琦,曹媛,周妙妙,21数据新闻实验室

编 辑丨李振,洪晓文,孙超逸


踔厉奋发勇当先,创新提质立潮头!


2024年2月27日,广东省民营企业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动员部署会在深圳召开。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同样是民营经济大省。2023年,广东民营经济主体(含个体工商户)总量突破1700万户,全国第一,占全省经营主体总量96%以上。


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民营经济在经济、科创、外贸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东省工商联数据显示,广东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50%以上的GDP、60%左右的税收、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新增就业,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底气与招牌。


支持民营经济行稳致远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2024年1月,广东出台30条举措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一系列“高招实招”,推动民营企业提振信心、转型升级,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平稳前进中开创新局。



新粤商助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尝试自主创新的动力需要一种纵容和鼓励想象、创造、冒险和探索的文化。我指的是对一个国家的活力至关重要的三种文化力量:创新的自由度、创新的能力以及最重要的创新的欲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在《增长的逻辑》一书中如是写道。


这位长期观察、甚至一度参与到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学者,曾对中国自主创新提出过三个问题:为什么创新如此重要?这种创新在中国的现阶段有多么重要?中国应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创新速度?


在民营经济大省广东,找到问题的答案似乎不难。


自1978年东莞虎门镇第一次诞生“三来一补”这种创新的贸易形式以来,广东经济开始腾飞;到上世纪90年代末20世纪初,美的、格兰仕等大批乡镇企业转制崛起,带动广东形成民营经济集群式发展格局;再到近10年,华为、腾讯、大疆等一批高新技术民企勇闯无人区,引领中国技术参与全球竞争……数十年间,广东开放、创新的环境催生了一批敢闯、敢想、敢干的民营企业,并逐步在世界舞台绽放光彩。


面向当前及未来一个阶段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的外部环境,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走访多家广东企业发现,新粤商们在不确定性中正保持技术敏感性,持续锻造创新韧性的定力。【详情→】



南财论道|民企“发财到广东”的底气与逻辑



日前,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福建、湖南、安徽、辽宁等多个省份都召开了“新春第一会”,不仅“民营经济”“科技创新”等成为各地第一会的热词,会上更是可见一众民营企业家的身影。


“民营企业是我们的自己人。”搞好市场经济,关键在民营企业;改善市场预期,抓手在民营企业;推动科技创新,重点在民营企业;实现预期目标,发力点仍在民营企业。新时代呼唤新产业,新产业需要新载体,民营企业是推动科技创新与加速内在革新的重要力量。去年,广东在经营主体总量、企业总量、外资企业总量、民营经济主体总量4个维度均位列全国第一。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时至今日,改革开放初期流行起来的这句口号仍在中国大地上回响。而广东经济大省、科技创新大省、制造业大省与人口大省的定位,正是几代企业家“发财到广东”的逻辑支撑、底气所在。广东经济总量连续35年位居全国首位,是当之无愧的经济大省,雄厚稳定的经济实力是民营企业积极开创新局的最大倚仗;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4年居全球第二,高新技术企业、入库中小型科技企业数量双双超过7万家,企业创新活跃成为广东经济的特色长板;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已形成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企业超7.5万家,不断为经济高质量注入强大动能。目前,广东每天实时在粤人口已经达到1.5亿,巨大人口资源禀赋的背后是充沛的劳动力与持续的创新力,大体量、高素质与年轻化的人口结构,为民营企业与产业科技的双向促进提供了深厚动力。【详情→】



民企数量居全国首位 占全省比重超96% 广东撑企有高招




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民营经济在经济、科创、外贸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东省工商联数据显示,广东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50%以上的GDP、60%左右的税收、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新增就业,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底气与招牌。


支持民营经济行稳致远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2024年1月,广东出台30条举措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一系列“高招实招”,推动民营企业提振信心、转型升级,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平稳前进中开创新局。【详情→】



黄卫挺:民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已经形成一定基础



对于政府来说,既要支持少数头部企业开展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也要鼓励占多数的其他企业根据发展情况和市场需要开展与之相适应的创新工作。”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黄卫挺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已经形成一定基础,95%左右的专精特新企业是民营企业,在很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中都有民营企业的身影。


黄卫挺认为,广东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既要聚焦新质生产力,联动港澳、面向全球,紧盯继而引领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发展前沿趋势,加快从创新策源地向原始创新策源地升级,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详细→】



陈甬军:发展新质生产力需从创新引领和改革开放双向发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广东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2023年GDP达13.57万亿元、增长4.8%,成为全国首个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总量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


如何看待广东提出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近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了广东财经大学特聘教授、大湾区双循环发展研究院院长陈甬军。【详细→】


产业科技如何互促双强?深圳民企这样作答



“龙年广东第一会”在深圳举办后,2月27日,广东省民营企业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动员部署会也将在深圳召开。


2月18日召开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指出,广东企业敢于创新、百折不挠,构成了全省推进产业科技创新的厚实家底和强大底气,广东实现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前景无限”。


有“企业家之城”美名的深圳更是挑大梁者。截至去年末,深圳存续商事主体422.3万户,同比上升7.3%,商事主体数量和创业密度稳居全国第一;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达94.9%,同样居全国第一。这其中,民营企业占深圳企业总量超97%,企业家成为深圳创新之源。【详细→】



深圳金融业助力“民营经济第一城”



作为“民营经济第一城”,深圳正在建设与之对应的金融服务能力,满足产业新业态、新制造、新动能所提出的金融新需求。


2023年,深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6万亿元、同比增长6.0%。民营经济高度发达,2023年深圳民营企业进出口2.54万亿元,增长12.3%。伴随深圳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圳通信基站占全球产量1/2、智能手机占全球产量1/7、新能源汽车占全球产量1/8。


新的产业需要新的金融供给。目前,深圳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逐渐形成了新产业金融业态:科技金融激发企业创新动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持续拓宽;绿色金融擦亮经济底色,截至2023年末,深圳绿色贷款余额9114.1亿元,同比增长41.3%。【详细→】


聚焦丨粤企向心力


SFC

本期编辑 江佩佩 实习生 廖家怡

 21君荐读 

新粤商助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民企数量居全国首位 占全省比重超96% 广东撑企有高招


产业科技如何互促双强 深圳民企这样作答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