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大跌70%,奢侈品巨头怎么了?
作 者丨高江虹 实习生 张亿珍
编 辑丨骆一帆
图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
11月8日,卡地亚母公司历峰集团(Richemont)发布了上半财年业绩报告。期内,其销售额下降1%至100.8亿欧元,营业利润下降了17%至 22.1亿欧元,低于Visible Alpha统计的分析师一致预期的24.5亿欧元,净利润则大幅倒退70%至4.6亿欧元——这主要是因为将Yoox Net-A-Porter业务出售给Mytheresa后,录得了12.7亿欧元的非现金减值。
在电话会议中,历峰集团表示,本次发布的业绩情况主要因亚太地区29%的下滑受挫,而该地区在去年占总销售额的份额逾半。零售和批发渠道表现相近。营业利润为1.6亿欧元,利润率为10%,主要受销售额下滑和瑞士法郎走强影响。
财报发布当日收盘时,历峰集团股价下跌6.61%,报收119.30瑞士法郎/股。截至发稿,其股价上涨1.72%至121.35瑞士法郎/股。
在同行在本季度相继折戟后,这个硬奢巨头也难以抵挡市场低迷的寒风。
硬奢吃紧
从品类来看,珠宝部门按固定汇率同比上涨4%至70.9亿欧元,贡献了集团70%的收入来源;腕表部门销售额同比下滑16%至16.6亿欧元,尤其在第二季度下滑更为明显,达19%;其他部门收入同比上涨4%至13.3亿欧元,其他时装类品牌收入增速则约为2%。
作为历峰集团的王牌生意,珠宝部门在上半财年的营业利润率为 32.9%。按固定汇率计算,营业利润下降了 1%。原材料成本上涨对此影响显著,尤其是黄金成本的增加,但价格的上涨只能部分抵消成本压力。
而专业制表部门的销售额下降了16%,对此,历峰集团表示,“手表需求的下降凸显了在生产上保持克制和谨慎的重要性,同时强调了适应市场变化的重要性,这有助于产品保持较高的吸引力。”
但历峰似乎并没有停止“扩张”的脚步。
仅从珠宝品牌的动向来看,卡地亚(Cartier)在意大利瓦伦扎开设了新的生产基地,在美国迈阿密进行了翻新,并在科斯塔梅萨扩建了专卖店。梵克雅宝(Van Cleef & Arpels)在法国多处购置了新的工作室,并在迪拜扩建,布契拉提(Buccellati)则开始在新近购置的意大利工厂运营。除此之外,历峰还在伦敦黄金地段收购了两处投资物业。
今年以来,虽然表类业务表现平平,但在财报中,如“钟表与奇迹”等传播类活动的运营支出均有上升,同时与展会相关宣传和特定时机的支出密切相关。历峰集团首席财务官Burkhart Grund表示,这部分成本增加同中国市场的业务有关,属于计划内支出,且已被计入未来财务预期。
而在谈及爱马仕(Hermès)、香奈儿(Chanel)和迪奥(Dior)等品牌进入硬奢领域的情况时,历峰方面表示,这虽然加剧了竞争,但也促进了创意及多样性提升,并吸引了更多原本可能不会考虑珠宝的客户,该集团仍将热衷于传统、历史悠久的珠宝品牌,同时也欢迎像 Vhernier 这样的新兴品牌加入——今年5月,历峰刚刚从Traglio家族手中收购了这个品牌100%的股份。同时,历峰集团首席执行官Nicolas Bos补充称,其收购策略是确保所收购的品牌能够长期为品牌组合增值,并为消费者提供具有互补性的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Burkhart Grund还单独称,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公布有助于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或将提振集团表现,但他也指出,目前尚难判断特朗普执政下潜在的关税提高风险对公司的具体影响。
亚太市场吃紧
在上半财年,按实际汇率计算,历峰集团在中东及非洲市场的营收同比上涨11%至8.5亿欧元;欧洲市场、美洲市场营收分别同比增长4%和10%至23.5亿和23.4亿欧元;日本市场收入同比增长32%至10.9亿欧元,同美洲市场分别带来了超过2亿欧元的销售额增长,对拉动集团销售额增长贡献最大。
而亚太市场却成为了唯一下滑的地区,同比下滑19%至34.5亿欧元,其中,韩国和马来西亚两位数的较高增长被中国市场27%的下滑抵消,亚洲对集团销售额的贡献率也从去年同期的42%降至34%。
在华成绩低迷,似乎不止在财报上有所凸显。在刚刚结束的进博会上,历峰集团达成了第五年成功参展的记录,但参展品牌数量较前几年都有所减少——从第三届进博会至今,其参展的精品品牌数量分别为11个、11个、10个、8个和7个。西交利物浦大学教授郭剑光也指出,即使是在近期节日的氛围烘托下,历峰旗下各品牌的活动也寥寥无几。
“千禧一代本应是奢侈品市场的主要消费者,但现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会主动的缩减对奢侈品的消费。而有绝对消费力的高端客户也大多不会被纳入第三方经销商或零售商销售渠道,并不在国内购买产品。”郭剑光表示,下个季末的销售额不会有什么惊喜。
要客研究院院长周婷也持相似观点,历峰下一季度颓势很难改变,企业经营者的经营压力在年末会越来越大,揠苗助长的股市并不会给投资者带来预期的信心。但她也认为,虽然暂时中国市场增速放缓,但并不会改变品牌对中国的重视,中国市场,特别是中国消费市场将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一直是全球奢侈品牌最关注的市场。
SFC
本期编辑 黎雨桐
21君荐读
暴跌94%!CEO自愿降薪50%Kimi,突发!创始人被申请仲裁,涉多家投资方
马斯克,大消息!最新官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