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袭长衫,一把纸扇,一声醒木,岁月长河里余音充盈



 28日,相声表演艺术家师胜杰因病去世,享年66岁。师胜杰出身相声世家,是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的关门弟子。师胜杰的相声总是能够与时代的脚步、与老百姓的生活紧密相关,听他的相声,欢笑之余总能听出现实的回声。


“一袭长衫,一把纸扇,一声醒木,

在岁月的长河里余音充盈。

你集一生的精力为相声事业打拼,

你用尽全部的心血,

为得是把父辈的薪火传承。”

——姜昆悼师胜杰



师胜杰(1953年4月—2018年9月28日),著名相声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曲艺艺术贡献奖”。是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的关门弟子。2018年9月28日,师胜杰因病医治无效,在哈尔滨逝世,享年66岁。



 师胜杰:抖响现实主义包袱儿

  • 出生在天津

我是天津人,我生在南市的胡同。我父亲师世元也是相声演员,但他一开始学的不是相声,他学的是手艺,是学织洋袜子的。他总在天津三不管、地道外、鸟市儿、谦德庄那块儿听相声,听大鼓,听太平歌词。那时家里很穷,我父亲从杨村到了城里,人家还没演出,他先唱一段太平歌词,说一段单口相声,行话叫“捡板凳头”。就这样,赚一点儿钱养家糊口。

  • 来到东北

解放后东北需要艺术人才,我父亲就结束了流浪艺人的生涯,在哈尔滨安家了。我跟着奶奶在天津,6岁半到东北找爸爸。那时哈尔滨的相声阵容也很强大,也有很多艺术家。

我就在这种环境里耳濡目染,开始喜欢相声。不是认真地去学,而是解决温饱。那时候吃不饱,家里面冷,到了相声大会的园子里,都是回头座儿的老观众,看到我就知道师世元的儿子来了。那时园子里什么都有,观众常常给我点糖炒栗子、花生、糖墩儿、烧鸡,吃饱了,也听会了好多段相声。

  • 登台表演

登台表演却纯属偶然。有一次,我父母表演完吃夜宵时,听到我在一旁自言自语了一段相声《捉放曹》。我是小孩子自娱自乐,但回头一看吓愣了——父母都停住了筷子,父亲的眼泪都下来了!后来我才懂得当时他的心情:那时候说相声是下九流,他不愿意我再干这一行,但仔细一听,我说的还“像模像样”,才落了泪。

父亲问:你跟谁学的?

我答:没跟谁学呀,自己听的。

父亲问:你会多少段儿?

我答:好多呢。《报菜名》、《地理图》、《夸住宅》、《汾河湾》……会好多。

父亲不信:“真的吗?你再说一段儿我听听。”我又说了一段儿。父亲听罢,哈哈笑起来,说:“这孩子说得可真好!你敢上台吗?”我也不懂得什么怯场不怯场,就说:“那有什么不敢的?”

第二天晚上,我父亲对观众说:“下面这段儿不收费,我和一个票友说。这个票友不是别人,是我儿子。”观众记得那个整天在这混的小孩,都哄堂大笑。于是我登台与父亲合说了一段儿《捉放曹》。这下不得了,观众的鼓掌叫好声仿佛要把房盖儿掀上天去!当时演员不兴返场,但是不说观众不干,父子俩便又说了一段儿。

就这样,我就成了园子里最小的票友,不到7岁。那时园子计时收费不卖票,你进场时开始计时间,20分钟算一段,离开时结算时间和费用。演员下来分份儿钱(工资),有人拿整份儿,我就拿破份儿,就是不足以与别人拿一样的工资。后来一发而不可收,有人天天来听我说相声,我天天上台。开始拿整份儿工资,养家糊口了。

  • 崭露头角

1969年我被遣送到北大荒当了一名农工,农工不是兵团战士,是属于劳动改造的。这一去就是七年,那时我常常梦见舞台,什么时候我能再上台表演,什么时候我才能再当一名相声演员呢?

1976年,全国搞曲艺调演,兵团找到我,让我和姜昆一起说相声。姜昆是以兵团战士身份,我还是以农工的身份演出,但一想到我又能上台了,我真是太兴奋了。那次是在北京演出,我逗哏姜昆捧哏,我们表演的相声《赫哲新花》受到了一致好评,中国广播说唱团也看上了我们。但我的出身不好,结果姜昆就留在了广播说唱团,我又回到了北大荒继续做农工。

  • 拜师

76年这次演出改变了我的命运。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赵连甲看我从小长到大,那次演出后他到后台找我,跟我说,“胜杰,我带你去见一个人。”我跟他走到外面,看见一个人穿着涤卡灰色中山装蹲在墙根儿抽烟。我一看,是侯宝林,十分震惊,我小时候的偶像啊!我下意识地给他鞠了一躬。侯先生站起来说,“小将,你好!”那时候都称呼年轻人叫小将。赵连甲说:“这是师世元的儿子。”侯先生说,“你父亲去世的事儿我们都知道了,你都这么大了。”说着说着侯先生眼圈儿就红了,我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师胜杰与师父侯宝林

1984年,我到青岛参加全国相声新作演出评比,我表演《肝胆相照》。侯先生是那次活动的艺术顾问,第二天研讨会上他对我赞誉有加,说想要收我为关门弟子。

当时我不在场,有个记者把侯先生的话告诉了我。研讨会结束我就跑到侯先生的房间,我说:“我刚才听说了您要收我为徒。”侯先生说:“你都知道了?”我立刻就给侯先生跪下了,叫了一声“师父”,便再也说不出别的话来。

从此,我就拜入了侯氏门下。

  • 创作

我的很多作品都在讲东北的故事,很多“倒口”用的都是东北方言。比如相声《郝市长》,郝市长的原型就是原来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后来到哈尔滨当市长,那个相声是根据他的真人真事改编的。

那时候相声创作必须深入生活,不能闭门造车,或者从网上扒段子。我们在创作《郝市长》的时候,不仅见到了人物原型,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光座谈会就开了好几次。比如专门到公交车站找到公交车司机,调查“郝市长”怎么坐公交汽车。那时候老百姓吃豆腐困难,我们深入调查市长怎么解决百姓困难。那时的创作初衷不是为了哄领导开心,到今天为止,观众也不知道我说的“郝市长”是谁,就单纯觉得这样的干部很可爱。

  • 传承

但是到了今天,很多年轻人展现的相声貌似传统,实则东摘一段西摘一段。观众“原谅着听”,这样就把从事这门艺术的年轻人惯坏了。如果不反映社会,这种艺术形式就会越来越萎靡。

继承相声,不一定是继承传统的段子,而要继承传统相声表演的艺术特点。相声应该严格区别于小品,不能混淆和游离,相声就是以语言为主,就是说学逗唱。在继承的基础上,要赋予它新的内容、新的生命,社会上大家有目共睹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都可以用相声这种形式来表现,这样才能引发社会共鸣。

本文据《天津日报》新闻采访整理



 师胜杰:我是为相声而生的

师胜杰的相声最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总是能够与时代、与老百姓的生活关系在一起,说的都是社情民意、百姓心声。听他的相声,总能听出一个时代。

△师胜杰、常宝华相声:《摇篮曲》

△师胜杰、于世德相声:《郝市长》

△师胜杰、于福生相声:《小鞋匠》


△师胜杰、赵保乐相声:《坐飞机》

……

“有文化的笑话是幽默,

没文化的相声是滑稽”

——师胜杰



张口戏梦人生,

拂袖一路留声。

这个悲伤九月,

众多文艺界人士相继逝世。

2018年9月7日

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华逝世,享年88岁。


2018年9月7日

小提琴家盛中国逝世,享年77岁。


2018年9月11日

评书大师单田芳逝世,享年84岁。


2018年9月15日

表演艺术家朱旭逝世,享年88岁。


2018年9月19日

歌唱家布仁巴雅尔逝世,享年59岁。


2018年9月21日

相声表演艺术家刘文步逝世,享年83岁。


2018年9月28日

相声名家张文霞逝世,享年82岁。


2018年9月26日

粤剧名伶吴君丽逝世,享年84岁


悼念逝者,

追忆他们的艺术人生

 ▽


感谢他们,

带给我们的那些

欢笑、泪水、感动和思考。

经典的作品、艺术的灵魂永远不朽。

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刘璐   审核:肖劲彪

新闻热线—0451-88711002



中国首位女空降兵向家乡木兰县捐千万积蓄,银行却报了警

@没抢到票的你:哈铁十一黄金周加车啦!

51岁泥瓦匠考上大学,又被迫辍学养家,舍友:等你回来!

我省气温再降4-6度|哈市局地有强对流天气,雷暴大风来袭

歼-20总设计师杨伟的剽悍人生。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