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2年走出300多位农民诗人!湖北这个“诗歌小镇”火了

成昱勋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2021-05-17
极目新闻记者 成昱勋 通讯员 胡芳
视频剪辑 金英 
实习生 杨骐源 冀翊

“白天干农活,晚上写诗歌。”
这是湖北咸宁高新区横沟桥镇
300多位农民的日常。

视频摄制:实习生 冀翊

咸宁的诗歌传统源远流长,
而“诗歌小镇”横沟桥镇,
则是有名的“中华诗词之乡”。
这里也是
第三届“美丽中国·乡村振兴”
全国农民诗歌邀请赛的举办地。



在横沟桥镇有一家农民诗社,

注册会员300多人,

其中常年参加诗歌写作培训的

活跃会员有166人,

全年收集的创作诗词可达千首。

他们中,

32人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36人获省中华诗词学会认证。



在这里,许多农民白天干农活,晚上搞创作,诗社两月一次的培训,他们风雨无阻,哪怕不做农活也要来培训。


横沟桥镇的农民诗社究竟有什么魅力?为何会有如此多的诗迷,又为横沟桥的发展建设带来了哪些改变?近日,记者走进“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楹联文化镇”咸宁高新区横沟桥镇,一探这里的诗歌魅力。


写诗“狂魔”,一年创作200多首诗歌

横沟南路52号,是一家不起眼的杂货铺,店子的主人,便是横沟桥镇文化站站长刘平口中的写诗“狂魔”李应雄。




“曲水流觞声应声,潜山淦水舞香城。蒸蒸五月荫凉好,一放情飞九九层!”当刘平站长带着记者找到老李时,他正笔力劲挺地写下这首诗。


号称“一天不写诗、不想诗,就睡不着觉”的李应雄,现年78岁了,是横沟桥镇农民诗社300多名会员中的一员。刘平站长告诉记者,李应雄每年最低往诗社投稿200多首诗,写诗“狂魔”这个外号,起得一点儿也不为过。



一根弯折的笔芯,一本自己拼凑组装的本子,记录下了李应雄每天创作的诗歌。“农民们白天种地,晚上可以写诗,人的精神面貌越来越好,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本质的。”李应雄告诉记者,在横沟桥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民们每两个月便参加一次诗社组织的培训,大家每次活动都风雨无阻,在这里结交了很多兴趣相同的朋友。


记者在李应雄手机微信中看到,与诗歌创作有关的交流群多达10余个,而他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在各个微信群里与诗友们切磋交流。“现在是个好时代,我们要歌颂应该歌颂的事情。像我们这个年纪,也不再追求什么物质,只希望每天陪时代一个笑脸”谈及写诗,李应雄总是难掩笑容。


政府搭台,在乡野写下最美诗篇

2006年初,横沟桥镇十几位农民一拍即合,自发聚在一起写诗作对,抒发自己对党的感恩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四年时间,他们共创作诗词2000余首和楹联300余副,还自费出版了《心语小集》诗联专辑四集,不仅在社会引起共鸣,还在横沟桥一带渐渐形成了一股吟诗赋联风潮。


政府抓住这一文化现象,因势利导、撑腰鼓劲。2009年8月正式成立了“横沟桥镇诗联书画分会”“农民诗社”,明确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发展模式,并以文化站为管理主体,按照“零门槛、零收费”的办社方向,广泛组织城乡群众参与诗联活动,12年时间,农民诗社逐步发展壮大。



横沟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威介绍,诗联书画分会、农民诗社成立后,政府先后投入120万元对乡镇文化站进行装修改造,腾出580平米的楼层专门用于分会、诗社办公场所,按照会员培训室、诗社编辑室、书画创作室和诗联展览厅(三室一厅)的整体布局,解决了诗社原办公场所阴暗简陋难题。


12年来,诗社举办会员培训班48期(每季度一期),培训人数超过8500人次,出版《横沟新曲》刊物23期58000册,举办农民诗联大赛6场次,举办诗联文艺演出8场次。这12年,政府为诗联分会、农民诗社拨活动经费累计超过140万元。


文化惠民,让乡风文明悄悄改变

如今,农民诗社已然成为横沟桥镇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5月12日,记者到访咸宁高新区横沟桥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时看到,来自通山县九宫山镇的文化分管领导正带队在这里参观学习,九宫山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带队来访是希望学习横沟桥镇在文化工作上的经验做法,为今后九宫山镇创建“中国诗词之乡”做准备和铺垫。



“今年第三届‘美丽中国·乡村振兴’全国农民诗歌邀请赛已经开始,横沟桥镇作为大赛承办地,诗社各成员又开始踊跃创作起来!”现年72岁的横沟桥镇诗联书画分会会长刘启善表示,以前乡镇有一些思想比较极端,对社会比较极端的人,在这里有了相同爱好的群体,在群体的感染下,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乡风文明也悄悄改变。


深厚的文化底蕴,浓厚的文化氛围,结出了丰硕的成果。2019年,咸宁高新区横沟桥镇在全市率先同时摘得“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楹联文化镇”两块国字招牌,也是截至目前咸宁唯一一个同时拿到这两项殊荣的乡镇。


在农民诗社300多名会员中,既有日丈大地绘新图的新型农民、也有三尺讲台传诗联的老师,还有部门单位、社区街道吟诗赋联的职工居民和企业员工。他们以诗为伴,以联为友,为诗联满城乡绘就了一幅七彩斑斓的靓丽风景。


编辑肖苔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视频号来了!

欢迎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