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祝贺!湖北4人上榜!

极目新闻 2022-10-12

极目新闻记者 郑晶晶 王晨曦

今年8月19日

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


2022年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医师奖”颁奖大会于上午9点在北京举行。会上,第十三届“中国医师奖”名单正式公布,包括“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在内的78位医师入选。湖北4位医师榜上有名。
这4名医师,分别是: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所副所长童叶青、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武汉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罗光伟、宜昌市西陵区西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谢家生。

视频剪辑:郑晶晶

据悉,中国医师奖是经原卫生部批准设立的我国医师行业最高奖,其宗旨是通过表彰奖励医师队伍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代表,展示当代医师救死扶伤、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精神风貌,每两年举行一次,迄今已举行过13次。



“该奖项是对我们这群‘夜行人’长期坚守的褒奖”

【获奖医生】童叶青(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所副所长)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所副所长童叶青(图片来源:童叶青提供)【获奖感言】获此殊荣,我心中感慨万千。作为一名流调“排雷兵”,自新冠疫情发生后的近三载,我和团队已经连续奋战了800多个日夜,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经常半夜一个电话打来,我们就得奔赴工作岗位,这早已成了我们公卫人的日常。因此,我认为,这个奖项不是属于我一个人,而是属于我的团队,属于我们千千万万的公卫医生,更是对我们这群“夜行人”长期坚守的褒奖。过去的两年多,我们至少一半时间都在外奔波,感谢我的团队,在我们中心,领导带头亲力亲为,同事不眠不休,即使再累,也从未退缩,毫无怨言,让我在工作中收获了很多感动;感谢我的家人,是家人无怨无悔的支持,我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没有后顾之忧。我们有很多队员,被抽调到全国各地开展流调工作,湖北疾控人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在全国受到高度认可。这次颁奖大会前,我接到紧急任务,去外地进行流调工作,因此这次不能去北京领奖。身为公卫人,职责使命在肩。未来,我将以此奖项为起点,更好地发挥我们团队专业优势,守护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全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保驾护航!【个人简介】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所副所长、流行病学博士后、主任医师。作为湖北省新冠肺炎防控一线流行病学调查排头兵,童叶青和团队是最早深入武汉金银潭医院开展流调的人,最早调查聚集性疫情的人,最早开展武汉市以外新冠流行病学调查的人。不分昼夜,辗转奔波在医院隔离病房,争分夺秒开展流调排雷工作。他全程参与湖北新冠疫情防控保卫战、新疆新冠疫情阻击战,多次主动请缨参与霍乱、H7N9禽流感、手足口病、结核、诺如等暴发疫情处置,是传染病战场上的“一线排雷兵”,获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全国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新疆新冠防控突出贡献个人”和“省五四青年奖章”,他带领的队伍被誉为“疫线尖刀连”,为保护群众生命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我为我的职业感到自豪”

【获奖医生】彭志勇(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图片来源彭志勇提供)

【获奖感言】

作为一名从事重症医学三十余年的医生,我觉得医生这份职业非常光荣,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每当我们把一个个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时,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我为我的职业而自豪。

获得这个奖项,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团队,我们的团队非常优秀,我给我们团队的定位就是“救火队”,因为重症医学是项团队的工作,包括我们的医生、护士,所有人一起努力才能保证重症病人能够救活。还要感谢我们医院的领导,在我们重症医学科的成长过程当中,医院领导给予了我们很多政策支持,帮助我们团队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未来,我会继续努力,带领我们湖北的重症医学团队往前冲,冲向全国顶尖行列,只有我们自己的工作做好了,才能够更好地照顾我们湖北的父老乡亲们,让我们大家从中获益。

【个人简介】

作为最早投入新冠肺炎救治工作的团队之一,彭志勇领导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团队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彭志勇带领中南医院重症团队建立了湖北省首批新冠肺炎重症隔离病区,在湖北省最早开始收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同时转战武汉市第七医院及雷神山医院,搭建三个ICU隔离病区,48张病床,共收治了180多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是湖北省单一团队中收治危重症病人数最多的团队。

此外,彭志勇作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带领科室在临床和科研上取得重大进步。2021年全国重症医学领域专家学术影响力排行榜,彭志勇位居全国第一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在2020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重症医学专业排行榜上位列全国第三名(2017年-2021年STEM均值全国第四名),在复旦排行榜2020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重症医学专业综合排行榜和专业声誉排行榜中均位列全国第十名。





“从医者要无愧于病人的托付”
【获奖医生】罗光伟(武汉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武汉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罗光伟(图片来源:罗光伟提供)【获奖感言】此次获奖,我感到非常高兴和激动。我认为,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从医者要无愧于病人的托付、无愧于医生的使命。获得该奖项,是对我的激励,感谢武汉市第一医院创造了让我们成长的良好氛围,感谢领导对我的信任,感谢同事们的帮助,感谢家人对我的支持。目前,湖北省全力推进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作为一名呼吸科临床医生,未来,我将继续保持平常心,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助力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打造健康中国行动的“湖北样板”主动作为。同时,不断开展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作为武汉医学会科普分会的主任委员,未来我也将致力于把健康科普和临床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提高老百姓的健康素养,让他们更加正确地认识疾病,使治疗得到更好的效果。【个人简介】从医30多年来,他以精湛的医术、崇高的医德和无私的敬业奉献精神,赢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第五届“敬佑生命•荣耀医者”战疫先锋奖、湖北省先进工作者、武汉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罗光伟临危受命担任医院疫情防控医疗专家组长、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医疗组专家,经常工作到深夜。他刻苦钻研,“罗光伟创新工作室”于2018年12月获得武汉市总工会批复,以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成果迭出。他还积极参与呼吸康复国家指南、国家标准的制定。积极响应《湖北省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带领科室骨干医生手把手帮扶硚口区所有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PCCM规范化建设,主动承接武汉市洪山区以及硚口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人员的肺功能培训等。身为临床医生,罗光伟意识到,医生做科普的意义不亚于治病。他主动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一起下社区进行健康宣教,到乡村给居民普及慢阻肺的防治知识。在武汉医学会的支持下,他发起并成立了武汉医学会科普分会并且担任主任委员,以科普分会为平台,提高武汉市医务工作者的科普能力,积极促进武汉医学科普工作的开展。





“我觉得自己仅仅只是做了本职工作”
【获奖医生】谢家生(宜昌市西陵区西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宜昌市西陵区西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谢家生(左)(图片来源:谢家生提供)【获奖感言】获得中国医师奖,我的内心激动又忐忑。我觉得自己仅仅只是做了本职工作而已,这个奖很重,我一个人的力量无法托举,我认为是颁给我们所有的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很感谢组织及单位给予的培养,基层卫生的发展也给了我们服务百姓的平台。做一名好医生是要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和周末的,病人的病情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要时刻关注病人的病情变化,从医十几年来,我一直努力按此标准要求自己。这样对家庭照顾得很少,感谢我的父母、爱人的付出,让我能心无旁骛地开展工作。感谢我曾经学习的上级医院的医学前辈们对我毫无保留的帮助,经常是为了患者的病情,半夜都在回复我的信息和电话,甚至赶到现场协同急救,这些都让我十分感动。通过向他们学习,我汲取到更多医学的养分,也让我形成了更严谨的临床思维。一名好医生要医术、医德齐头并进,未来,我将不断在全科领域深耕细作,为百姓解决更多问题。将继续深入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做好健康宣教,共同提高健康素养,提高百姓的慢病自我管理能力和急病院前应急能力,让老百姓少生病、更健康。作为一名党员更要不忘初心,时刻秉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永葆激情地工作。【个人简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老百姓就诊的“家门口医院”,13年的工作历程,谢家生始终铭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作为住院部临床一线的医生,为了确保重症胰腺炎、心衰等患者生命安全,他经常一连几天睡在科室,直到病人脱离危险。除了临床工作,他还主动承担公共卫生任务,经常加班加点整理课件资料,往往是下了班又进入社区为辖区居民进行健康宣教。他也深知学习的重要性,选择到三甲医院进行为期三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习。在了解到社区医院水肿病人穿刺技术的难题时,他结合社区医院患者特点等多方因素,主动学习了中心静脉置管的诊疗技术、褥疮治疗技术等并立即在社区医院开展,为患者大大减轻了痛苦。他说,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学什么。此外,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也义无反顾、坚定勇敢,冲到疫情防控的最前线。
致敬!最可爱的人!


来源:极目新闻(记者:郑晶晶 王晨曦)
通讯员:孙苗 周鹏 李晗 张梦石
编辑:黄琳
审核:张欣
实习生:刘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