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邱实 2018-05-28

极简主义(Minimalism)是一种严肃,同时有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艺术形式,换句话说,它不接受任何违反这一形态的任何事物。如今人们对极简主义的追求更多具有哲学意义,很多人喜爱极简主义的作品,是因为它能平静内心、找寻纯净。


到日本去寻找自己


英国建筑师约翰·帕森(John Pawson)生于1949年,是家中五子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因为从事女装与纺织贸易,约翰·帕森的家庭非常富裕。也因此,他有幸进入了伊顿公学受教育。

建筑师约翰·帕森


伊顿公学毕业后,约翰·帕森顺理成章地进入家族企业工作。作为接班人,家人对他寄予厚望,但是他始终无法在生意场上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约翰·帕森直言,他经营得并不算坏,只不过没有发展。在担任家族企业总经理的第六年,父亲婉转地表达了对他做生意能力的质疑与不满。

van Royen Apartment,伦敦,1981年


那时的约翰·帕森刚刚看了一部关于佛教武术的纪录片,被浓郁的东方气氛所打动,被父亲“辞退”后一直处于迷茫期的他,忽然觉得找到了人生新方向。他买了一张机票,在圣诞夜伴着雪花从英国飞到了日本,这一年他24岁。Wakaba Restaurant,伦敦,1987年


到了日本之后,约翰·帕森联系上了多年前的日本好友,并说明来意。朋友像是很懂约翰·帕森一样,带他去了日本北部的一座寺院。Neuendorf House,西班牙马略卡岛,1987-1989年


约翰·帕森和好友一路驱车向北,一直开到凌晨4点才赶到了寺庙。他很激动,望着静静的院墙和干净的小门,拿手轻轻叩了几下。里面立刻传来应答:“请进,这是你的拖布,请把地板擦亮。”Abbey of Our Lady of Nový Dvůr,捷克,1999-2004年


约翰·帕森没有多问,而是照做了,待到一切做完,寺庙的僧人给了他一碗米饭。约翰·帕森后来在接受采访时,回忆起这段往事,感慨道:“拿着那碗米饭,也可能是其它的什么东西,我一下子清醒了。”Baron House,瑞典,2003-2005年


约翰·帕森当即起身离开了寺庙。要知道,好友在送他去寺庙的时候,他可是告诉了好友,自己要在这里住上一年,等待禅的启示。之后,约翰·帕森便留在了日本,通过在名古屋大学教英文维持生活。Tetsuka House,日本东京,2003-2005年


后来,约翰·帕森有幸向传奇设计大师仓俣史朗(Shiro Kuramata)学习,并深受其影响。仓俣史朗是上世纪日本最有名的设计大师,是日本“性冷淡”风格设计的鼻祖。约翰·帕森在仓俣史朗的工作室待了几个月,但因为没有专业基础,所以对设计的理解只能停留在精神层面。Jigsaw Store,伦敦,1995-1996年


于是仓俣史朗建议他去学习建筑。在日本学习了六年后,约翰·帕森回到英国并取得了建筑学位。回国后,他一直保持与仓俣史朗的联系,二人虽没有以师徒相称,但仓俣史朗可以说是约翰·帕森在设计上的启蒙老师。Chroma,国家歌剧院,英国伦敦,2006年


1981年,约翰·帕森正式独立门户,开设工作室,从此开启了他极具影响力的极简主义建筑生涯。Michael Hue-Williams Gallery,伦敦,1996年


值得一提的是,约翰·帕森也是香港著名设计师傅厚民的老师。傅厚民是香港已故赌王傅榕的孙子,他在英国剑桥大学毕业后,曾经在约翰·帕森的工作室工作过。据传现如今,傅厚民身价已经接近100亿,是约翰·帕森的得意门生。所以,约翰·帕森的极简风格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亚洲的设计。Cathay Pacific Lounges,香港机场,1995-1998年


“空间是平的”


约翰·帕森曾出过一本书叫《空间是平的》,书中收录了30个极简却熠熠发光的全白设计:船、修道院、住宅,甚至是板球场,同名展览也曾在2014年展出过。书名几乎完美地定义了约翰·帕森的设计,到底是怎样的美学追求,会让他沉迷于极简主义的设计而永不厌倦呢?

餐具,2005年

B60 Sloop,德国,2006-2007年


约翰·帕森曾为僧侣们设计过庙宇,但是在最初,就连僧人们也有点儿担心他设计的建筑有点过于“素”了。如今看来,这座庙宇高级到不行,可以算得上是全世界最时髦的寺庙之一了。Abbey of Our Lady of Nový Dvůr,捷克,1999-2004年


在约翰·帕森看来,空间、光线、材料以完美的比例组合在一起,就是设计的全部。而如此极简的追求,也是他的品位与人生信条。Schrager Apartment,纽约,2006-2009年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当欧美的建筑设计还处于奢华风格时期,约翰·帕森就已经开始致力于设计干净简洁的空间。他曾提到,每个项目都是为自己而设计,每一处都不能冗余。只有这样,才能让他感到愉悦。Martyrs Pavilion,英格兰,2007-2009年


达到极简的过程是极其困难和复杂的,而约翰·帕森在给予建筑极简形式的同时,也赋予了它丰富的内涵,这才是他的建筑富有魅力的秘密所在。约翰·帕森住所,1997-1999年


曾有记者问约翰·帕森,在追求极简美学的这40多年里,有没有设计过不是极简风格的东西,或者尝试去做一些改变?他斩钉截铁地回答:“没有,从来不。最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我在做奇怪的事,真正成为主流也不过从最近几年开始的。”Syukou Fujisawa Gallery and Café,日本冲绳,2008-2012年


巴西一位女作家丹妮拉·德·卡马雷有幸在约翰·帕森设计的房子里住过五年,他在设计房子时,就把所有破坏空间感的东西都给隐藏了起来。在这样一间摆个花瓶都会破坏整体美感的房子里居住,让丹妮拉的母亲很是担心。但丹妮拉却说,这样一次前所未有的居住体验,让她明白并且感受到了什么是“纯净”。Plain Space Exhibition,意大利威尼斯,2012年


约翰·帕森很看重空间的开阔感,房间里不允许有任何装饰物。在他眼里,除了白色不需要其它颜色来做设计创新,自然界中的50多种白色已经足够用了。St Tropez Houses,法国普罗旺斯,2006-2013年Paros House III,希腊,2008-2016年


英国《独立报》曾问约翰·帕森,他最想改变自我的一点是什么?约翰·帕森回答说希望自己不要那么吹毛求疵,眼中容不下一粒沙子:“身为完美主义者,犹如置身地狱。”


精彩回顾:

他曾是保安、电梯工,却成为艺术家,影响了一代代大师!

“五一”假期不能错过的全球20大展览!

人美钱多有才华,这位纽约艺术界女王,改变了抽象表现主义的历史!







[编辑、文/邱实]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